6月2日下午4点左右,八步区开山镇的副镇长吴某被发现瘫倒在床上猝死,八步区公安局初步排除了他杀致死,医疗机构初步推断导致猝死的原因为血栓脉管炎胃动脉栓塞。为这位副镇长默哀,也希望其家人节哀顺变。沐瑾姐姐整理了一下有较大猝死风险的疾病,家里若有人不幸患有以下这些疾病,大家要提醒一下该怎么做,多关心照顾好身边的人。??
1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可以迅速出现休克、昏迷,以致猝死。
2脑出血
高血压病患者易患脑出血,出血积存在颅内,无法排出,压迫脑组织而致猝死。
3肺栓塞
瘀血形成血栓,栓塞在肺动脉而猝死。
4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暴饮暴食、酗酒是发病原因,造成胰脏出血坏死、外溢,发生自体消化所致。
5哮喘
哮喘病人在某些刺激物的侵袭下,突发呼吸道强力收缩,进而不幸丧命。
6过敏
青霉素、普鲁卡因易引起药物过敏,造成病人过敏性休克死亡。
7猝死症候群
此病多见于年轻人(17~40岁),死前各项检查均正常。原因可能与钠离子通道代谢异常有关。
8葡萄球菌性暴发性紫癜
临床表现为在呼吸道感染康复过程中,突然发生病情恶化,病人多死于中毒性休克。
9毒品
某些药品过量,也易造成猝死。
10心源性和非心源性疾病
前者最常见,特别是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最为多见。
记住六点,防范猝死
及时就医,对那些潜在性的慢性病进行全面的检查和正规的治疗,做到自己的健康状况心中有数。
每天适量运动,可提高心肌收缩能力,增强机体免疫力,加快新陈代谢,推迟神经细胞的衰老。
及时疏解心理压力,尽力保持心情舒畅。面对工作、情感、学习、生活的各种压力,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太累了就好好休息下,适度休息。疲劳是一种信号,它提醒我们机体已经超负荷了,应停止工作。
根据自己的实际身体状况,一年或半年时间内进行一次体检。对潜在性的慢性病进行全面的检查。特别是有心脑血管、肿瘤等慢性疾病的家族遗传史的人群,除常规体检外,还要有针对性地选择体检项目。
已患有慢性疾病的中年人应制订适度的工作、生活时间表,切不可长时间地透支体力。
心脏性猝死可能有这些“先兆”
心脏性猝死者在发生心脏骤停前,可能有数天或数周甚至数月的时间出现相关症状。心跳不规律、头晕、胸闷、极度疲乏感及其他非特异性的不适症状,这些前驱症状恰恰并非心脏性猝死所特有,往往容易和其他疾病的症状相混淆。心脏性猝死发作时,患者主要表现是意识丧失,惊厥、抽搐、心跳呼吸停止、皮肤出现紫绀、瞳孔散大、对光反应消失。一旦发生心脏性猝死,在场人员必须立即就地抢救,病人才有起死回生的希望。若超过5分钟仍未施行有效的心肺复苏,病人将或失去生存的可能,即使抢救成功也往往会变成植物人。
责任编辑|温沐瑾
校对|黄若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