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日喀则旅游,不知道吃什么,吃货们的福利来啦!
日喀则美食推荐
朋必:在西藏,人们一提到朋必,就会想到日喀则,它是日喀则独有的特色小吃。
1、朋必原料:朋必的制作原料并不太复杂,做朋必的豆汁是从做粉丝的汁液中提取出来的。做粉丝时,先把豆子碾成沫,沉淀后把最上面的一层汁液倒掉或喂家畜,沉淀在底层的是做粉丝的淀粉,而中间较绸的一层汁液是做朋必的原料。
2、制作方法:聪明的日喀则人把那一层汁液充分利用起来,熬出了独一无二的日喀则朋比。其做法是将豆汁熬成糊状,冷却后即可成形,因其中所加佐料的不同而有所区别,有加藏葱的,有加咖喱的,有加青油的,还有的加入一些肉末。食用时佐以当地口味的一种辣椒,十分美味。
风干肉:风干肉一般在冬天,往往是十一月底做。这时气温都在零度以下,牛、羊宰杀后,将精肉成条割下来,挂在阴凉处,让其冰冻风干。既去水份又保持鲜味。到了第二年三月以后拿下来烤食或生食,味道很鲜美。
血肠?藏语叫“结玛”,就是将宰杀牛羊的鲜血用勺子舀出盛在盆里,放盐使其凝结,然后在血中放入剁好的肉丁、油脂,加入盐、藏茴香等调料,灌入洗干净的牛羊的小肠内并扎口,煮熟即可食用。
野生亚东木耳:有较高药用价值,用于咳嗽、咳血、肺结核等症,是虚弱者的高级补品。对通风、关节炎、防癌等有作用。也是女士的纯天然美容新产品。
后藏包子:包子馅用当地的牦牛肉剁成酱,加入秘制调料调制而成,包子皮用上等面粉发酵。味道绵糯松软,肉质鲜美,加上秘制的蘸水,香辣爽口。
岗巴烤全羊:原材料有岗巴羊、洋葱、大葱、芹菜,辅以大蒜、生姜等佐料,再在岗巴羊上抹上色拉油、料酒、味精、糖等调味料,将羊肉腌制三小时候放入烤箱烘烤,八成熟时取出,一盘做法独特、能够充分体现后藏风味的美食就出炉了。
鲜椒雅江鱼原材料为野生雅江鱼、青尖椒、红尖椒、自制豉油,先将雅江鱼洗净,刀切后上笼蒸,随后摆盘浇汁即可,野生雅江鱼肉质鲜嫩营养丰富,椒香微辣。
翡翠银丝以白朗县当地白朗瓜、仔姜、粉丝、香菜为原料,切丝兑入秘汁,口味酱香、酸辣开胃、爽口脆嫩。
高原之子以日喀则地区特色的岗巴羊排,用温水洗净后用红糖进行上色,再用盐巴、嘎果粒(一种药材)、葱、孜然粒炖好装盘。此道菜保留传统,又有创新,色泽红亮且羊肉细嫩,口味鲜美。
雪域之恋原料为曲夏水萝卜和鲜奶渣,此菜品保留了民间传统家常菜风格,色泽白净且营养丰富。
酥油茶:日喀则藏族群众每日不离的饮料。一般藏族群众早上一定要喝上几杯酥油茶,才去劳动或工作。到藏族群众家中作客,一般都会得到酥油茶的款待。
制作方法:将砖茶用水熬成浓汁,把茶水倒入“董莫”(酥油茶桶),放入酥油和食盐,用力将“甲罗”上下来回抽几十下,搅得水乳交融,再倒进锅里加热,便制成了可口的酥油茶。
保健功效:酥油茶因为有酥油,所以能产生很大的热量,喝后可御寒,是一种很适合高寒地区的饮料。酥油茶里茶汁也很浓,又能起生津止渴的作用。
?喝酥油茶规矩:一般是边喝边添,不一口喝完,但客人的茶杯总要添满;假如你不想喝,就不要动它;假如喝了一半,再喝不下了,主人把杯里的茶添满,你就摆着,告辞时再一饮而尽,这样,才符合藏族人民的习惯和礼貌。
糌粑:俗称青稞炒面
制作方法:将青稞(属大麦类,有白色、紫黑色二种)晒干炒熟,磨成细面,这便是待食的糌粑了。这与中国北方的炒面有点相似,但北方的炒面是先磨后炒,西藏的糌粑却是先炒后磨,不除皮。
食用方法:藏族吃糌粑,大都是把糌粑面放在碗里,加点酥油茶,用手不断搅匀,到能捏成团时为止,食时用手不断在碗里搅捏,成团叫“粑”,送嘴而食。糌粑比冬小麦营养丰富,又携带方便,出门只要怀揣木碗、腰束“唐古”(糌粑口袋),再解决一点茶水就行了,因此食用起来也非常方便。
酸奶:酸奶是牛奶经过糖化作用以后的食品,营养更为丰富,也较易消化,适合老人和小孩吃。酸奶又有两种,一种是用提炼过酥油的奶制作的,藏语叫“达雪”;另一种是没提过酥油的牛奶做的,藏语称“俄雪”。
不管你是在日喀则或者正在去日喀则的路上,美食美景两不相负才称的上不虚此行,带上行囊带上胃,粗发吧!
来源:日喀则旅游
为了提供更好的服务 欢迎点击下面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