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凌晨1点40分,一位年轻帅气的小伙子“金鸡独立”,一步一跳地来医院外科急诊室。
原来,是被蜈蚣咬了脚!
今年27岁的蒲先生从外地到石塘旅游,本想避暑纳凉放松心情,没想到招惹了蜈蚣,打乱了自己行程。
蒲先生住在石塘一家民宿,当时席地而坐在玩手机,突然左脚一阵刺痛,起初蒲先生并不在意,以为左脚碰到了一旁点着的那盘蚊香。
结果定睛一看,险些叫出声来。
“好家伙!一条大蜈蚣在脚上!”
受到惊吓的蒲先生拼命抖脚,把蜈蚣甩了出去!然后叫醒随行同伴,医院就诊。
蒲先生的左脚背有两个小孔,除了疼痛尚无不适。蒲先生表示,自己从石塘赶来需要20多分钟。
“我在路上查被蜈蚣咬伤的信息,所幸没有出现网上描述的发热、恶心、呕吐、抽搐等不适。”说起来,蒲先生感觉还有些小庆幸。
根据蒲先生描述,蜈蚣不粗,但长16厘米左右,就跟医生书写病历的笔差不多长。
在急诊室,医生给予抗过敏、预防感染等治疗后,蒲先生已无大碍。
“蜈蚣白天往往隐藏在暗处,晚上出来活动。”医院外科医生表示,随着天气转热,加上湿气重,各种毒虫已经开始活跃,该院目前就已遇到十几例被蜈蚣等各种毒虫咬伤的病例,甚至有被野蜂蛰了过敏性休克的病人。
蜈蚣属于五毒之一,人被蜈蚣咬伤以后,它的毒腺会分泌大量毒液,从而进入咬伤者皮肤,导致出现中毒,蜈蚣越大,螫入时注进毒素越多,中毒症状也更严重。蜈蚣毒液呈酸性,含有两种类似蜂毒的有毒成分,会导致皮肤红肿、疼痛、灼热、瘙痒、麻木感,头晕、头痛、心慌、恶心、呕吐等,严重的可能会导致出现有呼吸困难,心率快,休克等。
如果被毒虫咬伤后要及时就医,切不用嘴吸允伤口、用手挤压或用针挑伤口,避免毒液扩散,不要用碘酒或者消毒水涂抹伤口,碘酒容易导致皮肤染色,影响医生对病情判断,可用清水或者肥皂水进行冲洗。
编辑:小H
作者:林赛君
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