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生儿的生理性体重下降:新生儿出生体重是指出生1小时内的体重,与胎次、胎龄、性别以及宫内营养状况有关。由于生后一周内新生儿需要适应外界相对于宫内“干旱”的环境,再加上摄入不足、水分丢失、尿便排出,可出现暂时性体重下降或称生理性体重下降,约在生后3~4日达最低点下降,但体重下降不应超过10%。此后逐渐回升,至出生后第7—10日应恢复到出生时的体重。如果体重下降超过10%或至第10天还未恢复到出生时的体重,则为病理状态,应积极寻找原因,进行必要的诊治。
.儿童体重的增长规律:小儿出生后在正常喂养情况下,体重将不断增加,这是胎儿宫内体重生长的延续。正常足月婴儿生后第一个月体重增加可达1—1.5kg。生后3个月体重约等于出生时的体重的倍;并且此3个月体重的增加值约等于此后9个月内体重的增加值,到1周岁时体重达到出生时的3倍,是生后体重增长最快的时期,儿童的第一个生长高峰。此后随年龄的增加,体重增长逐渐减慢。因此,儿童体重的增长为非等速的增加。一般,10岁以前男孩较女孩为重,10~16岁,则女孩较男孩为重,此后男孩体重又相对重于同龄女孩。
1.小儿体重测量的方法
1.1.婴儿(新生儿)体重磅:较小婴儿或新生儿、低体重儿、营养不良儿可直接用婴儿(新生儿)体重磅称取体重。测量时需注意不要包裹过多衣物。
1..加减法:家属也可怀抱婴幼儿称取总体重,然后再称取家属及衣物的重量,两者之差即为小儿体重。
1.3.体重计法:幼儿及较大儿童可以自行站立时,可直接在体重计上称取体重。
.测量体重时需注意:
.1体重计或磅必须归零后再使用。
.小儿所穿或裹的衣物不能过多。
.3测量体重前需尽量避免过饱饮食,并且最好排泄掉大小便。
.4每次测量时应尽量选择同一时间、同一状态。
临床工作中,为便于计算药量、评估病情,可以采用下面的公式对小儿体重进行初步估计,然后根据每个小儿的具体情况,综合分析。
体重(kg)初步估算公式:
3-1月:[年龄(月)+9]/;1-1岁:年龄(岁)x+8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公式只是粗略估算小儿的体重。在实际生活中,因为生活水平、营养状态的不同,体重因人而异,需要临床医生综合分析并参照《年九市郊区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测量值》(见附表)以确定是否正常。
(一)体重不增或下降:婴儿期体重增长较快。生后第二年,体重增长速度减慢。青春期前体重增长再次加速。体重的这种有规律地增长是营养和健康的重要标志。在某些病理状态下,体重长时间(持续性)地比同年龄小儿标准体重低5个百分点甚至以上,则称为体重不增。如果体重进行性下降则称为体重下降。临床常见引起体重不增或下降的因素有:
1.食物入量不足:婴幼儿期母乳不足或人工喂奶量不足、不能及时添加辅食、不良进食习惯或伴有胃炎等消化系统疾病、微量元素缺乏以及某些慢性疾病困扰影响食欲时均可导致食物入量不足,随着时间的延长就可能出现体重不增或下降。脑发育迟缓(脑瘫等)、唇腭裂、舍下垂以及消化系统畸形等可引起喂养困难,进食减少,造成体重不增或下降。心衰患儿可出现进食减少。一些婴儿心脏病也可以出现进食不足导致体重减轻、生长发育障碍。
.食物吸收障碍:胰腺功能不全、过敏性肠病、贾第鞭毛虫病、肠吸收不良综合征、肠系膜淋巴结结核以及胆道闭锁及疾病均可导致食物的消化或吸收不良,而引起体重不增或下降。
3.食物丢失:
3.1呕吐和反流:呕吐是由于食道、胃或肠道逆蠕动,伴有腹肌、膈肌强力收缩所致。消化道反流性疾病(如胃食道返流、食管裂孔疝、幽门狭窄、消化道畸形)等均可引起持续性的呕吐,从而导致体重不增或下降。胃肠炎或颅高压(脑炎、出血或占位等)患儿亦可出现频繁呕吐,如未及时诊治,均可能造成体重不增或下降。
3.腹泻:长期腹泻可妨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致体重不增及营养不良。
4.营养利用障碍或代谢增加:
4.1导致食物利用障碍的疾病:多为小儿的各种急、慢性感染,如败血症、反复上呼吸感染、慢性肺部疾病、肠道炎症、肠道寄生虫病、泌尿系统感染、腹部脓肿、骨髓炎、先天和后天性感染性肝炎及心血管疾病等。
4.代谢增加:小儿过度哭叫不安,长期发热、出汗,患甲亢等内分泌疾病,患肿瘤、结核等消耗性疾病等均可促进代谢增加而致体重不增或下降。
5.其他:如青春期女孩可见神经性厌食,部分幼年糖尿病患儿,某些遗传代谢性疾病等均可导致体重不增或下降。部分小儿受其父母体质影响,体格瘦小,食量少,但一般情况良好,活泼愉快,无任何疾病表现,可为正常现象。
综上所述,引起小儿体重不增或下降的原因很多,应注意详细询问病史及仔细认真的体检,并进行有选择的响应辅助检查,以明确病因。
(二)超重:短时间内体重迅速增加常提示体内水分过多,进食过多,可有浮肿。体重缓慢增加可由于长期供给高能食品,进食多,活动过少,智能迟滞以及一些遗传代谢性疾病所致。可参考水肿、营养不良、肥胖等相关章节内容。
本平台其他精彩文章导读(点击即可阅读):
小儿急性中毒的诊断与治疗(1)
小儿颅内低压征的诊断与鉴别
手足口病的诊治要点
十六个问题让你全面看懂过敏性紫癜和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小儿感染性腹泻病诊疗指南版(第二部分)
小儿感染性腹泻病诊疗指南版(第一部分)
小儿中枢神经颅内病变定位诊断总结(1):端脑内病变的定位诊断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治专家共识(年版)解读(上)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治专家共识(年版)解读(下)
住院患儿不同病原体肺炎抗微生物药物治疗指南(草案)
小儿常见危象的诊断要点及处理措施汇总(1):颅高压危象与动眼危象
儿科常见临床急性的中毒的表现及主要治疗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与过敏性紫癜之大PK
小儿物理降温之孰是孰非
反复呼吸道感染临床诊治路径
为健康中国扬起我们的手!
最新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定义国际共识介绍
教你学会正确海姆立克急救法(含成人与小儿)
儿童癫痫持续状态的诊断和治疗
小儿热性惊厥诊疗指南
儿童无创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年9月)
小儿急性呼吸衰竭诊治方案(版)
儿科常用抗微生物药使用剂量指南
毛细支气管炎诊疗指南:美国儿科学会
儿童静脉使用阿奇霉素静脉指南(版初稿)
小儿常用祛痰药使用专家共识
为健康中国扬起我们的手!
让医患和谐的18字黄金法则
孙国强:头CT/MR在儿科的应用(1)
教你全面了解PPD试验
小儿常见9种病原体所致肺炎的临床特点
第三至六对颅神经损害的临床表现与意义原创
小儿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诊治方案
儿童高血压的定义、分期及常见原因
小儿紫绀的鉴别与诊治
小儿危重症的临床判断与评估(上)
小儿危重症的临床判断与评估(下)
小儿呼吸系统常见重点、难点知识汇总
卵圆孔未闭是不是先天性心脏病?
小儿低钾血症诊治精要
赞赏
人赞赏
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有名北京看白癜风好点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