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退黄神药须加警示语

专家:注射液禁用,口服剂型安全“怎么办呀?我家宝宝已经吃了好几天的茵栀黄!”最近,用于退黄疸的中成药“茵栀黄”陷入舆论风波,一位来自福州闽侯的家长谈之色变。事件缘于国家食药监总局8月31日发布的公告,公告要求茵栀黄注射液修改说明书,明确标注“新生儿、婴幼儿禁用”,以及“过敏性休克”等8条不良反应。据了解,年,陕西就有4名新生儿因使用茵栀黄注射液后出现不良反应,其中1名新生儿出生9天后死亡。茵栀黄注射液禁用于婴幼儿记者了解到:茵栀黄是一种中药合剂,成分为茵陈提取物、栀子提取物、黄芩苷、金银花提取物,功效是清热,解毒,利湿,退黄,用于肝胆湿热,面目悉黄,胸胁胀痛,恶心呕吐,小便黄赤。急性、迁延性、慢性肝炎,属上述证候者。临床上,茵栀黄经常被用于治疗新生儿黄疸,被不少人奉为“退黄神药”。8月31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关于修订茵栀黄注射液说明书的公告》。公告称,根据药品不良反应评估结果,为进一步保障公众用药安全,决定对茵栀黄注射液说明书增加警示语,并对“不良反应”“禁忌”和“注意事项”项进行修订。修订要求包括,茵栀黄注射液说明书应增加警示语,标明“本品不良反应包括过敏性休克,应在有抢救条件的医疗机构使用,使用者应接受过过敏性休克抢救培训,用药后出现过敏反应或其他严重不良反应须立即停药并及时救治”。在注意事项中,标注“目前尚无儿童应用本品的系统研究资料,不建议儿童使用”。在禁忌一项中,总局要求茵栀黄注射液标注“对本品或含有茵陈、栀子、黄芩、金银花制剂及成分中所列辅料过敏或有严重不良反应病史者禁用”,以及“新生儿、婴幼儿禁用”和“孕妇禁用”。专家:口服剂型安全有效公告发布后,很多妈妈谈“茵”色变,对茵栀黄口服液也惶惶不安。“中药注射液改变了传统的给药途径,不良反应比较大。”福建医院药学部刘茂柏主任告诉记者,自年4月开始,该院就停用了所有的中药注射液。而且,自他在该院负责药品的7年时间内,该院并未使用过茵栀黄的产品,无论针剂还是口服剂型。据介绍,茵栀黄配方除了有注射液,还包括软胶囊、口服液、泡腾片、颗粒等不同剂型,茵栀黄注射液是以静脉滴注的方式给药的,而医学上本来就不提倡静脉给药,所以才有“能口服就不要注射,能注射就不要输液”的说法。“加上中医作为一种传统的医学,在古代就没有注射的做法,所以医学界对中药注射持谨慎态度。”不过刘主任认为,茵栀黄的口服剂型还是足够安全的。对此说法,医院儿科杨文庆主任也表示认同。中药注射液的问题主要在于提取工艺,可能达不到静脉制剂的工艺标准,容易引起不良反应。所以鱼腥草等中药注射液都慢慢退出了市场;但若作为口服剂型,经过肠胃吸收、肝胆代谢来起效,茵栀黄的配方还是很经典的,对于大部分病理性黄疸都比较安全有效。据介绍,医院在这方面使用的是自己的配方,叫茵陈蒿汤,跟茵栀黄口服液有所相似。







































鐧界櫆椋庡尰闄㈢宸炲摢瀹跺ソ
鐧界櫆椋庢庝箞娌?



转载请注明:http://www.adnwm.com/xkcs/732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