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搜狐健康文/医院段文利
世界新闻曾报道,一加拿大蒙特利尔20岁姑娘被男友亲吻后,突发过敏性休克不治而亡。经调查原来是小伙子刚刚吃过花生,其口腔的花生残渣诱发了女友的过敏性休克。
过敏性休克是一种严重的、速发的、危及生命的全身多系统过敏反应,人体会迅速(或)部分或全部出现皮肤痒、呼吸困难、心律失常、晕厥、意识丧失等。
已有研究显示大约1-2%的美国普通人群对花生过敏,那么中国人发生过敏性休克的诱因有哪些?
日前,医院变态反应科尹佳、姜楠楠、文利平、李宏等通过历时15年的全球单中心过敏性休克最大样本回顾性研究,在国际上首次发布了中国人发生过敏性休克的诱因排序,及其在不同年龄段人群中的分布特点。论文发表在《亚洲临床免疫与变态反应杂志》上,为全球过敏性休克诱因的研究补上了“中国大单”,弥补了中国无本土过敏性休克流调文献的缺陷,进一步验证了过敏性休克诱因存在显著地域性差异。作为全国过敏性疾病诊疗中心,医院变态反应科门诊从年至年15年间接诊的全国各地愈千例过敏性休克患者中,按照年美国国家过敏及感染性疾病研究院制定的严重过敏反应诊断标准,筛选出例纳入本研究。
我国过敏性休克的诱因有哪些?
经过对例病人的次休克发作进行回顾性研究发现,85%的休克诱因可以明确。
从总的大盘看,食物诱因占77%,药物占7%,昆虫占0.6%,余15%为不明原因的“特发性”休克。在诱发过敏性休克的食物清单里,小麦为元凶,占到总诱因的37%,水果/蔬菜排第二,占到20%,随后是豆类/花生占7%、坚果/种子占5%,其中最常见的致敏水果为桃子,最常见的坚果为腰果。
从发病严重程度看,小麦诱发了57%的重度过敏反应,而水果蔬菜类倾向于轻中度。
我国过敏性休克的主要发生于哪个年龄段?
尹佳等将个病例按年龄段分组作进一步分析,结果发现中国成人严重过敏反应发病率显著高于儿童,68%的严重过敏反应发生在18~50岁,不同年龄段人群发生过敏性休克首因不同。
0~3岁的婴幼儿62%的过敏性休克首因为牛奶;4~9岁的儿童59%首因为水果蔬菜。10岁之后的青少年及成人组,小麦诱发过敏性休克跃升首位,且随年龄增长占比不断攀升。如10~17岁的青少年过敏性休克,小麦诱发的占到20%;而18~50岁的,小麦诱发占到42%。专家推测,国内缺少“免面筋”的小麦制品及国人遗传易感性或为中国小麦诱发休克比例偏高的原因。
新加坡、韩国等亚洲国家报告的儿童食物过敏性休克发病率也低于西方国家。这一点不同于欧美认为食物诱发过敏性休克最常见于儿童的观点。尹佳表示,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中国过敏性疾病包括严重过敏反应,会呈现出与西方国家相似的发展趋势与模式。儿童食物过敏可能是未来全球趋势。
过敏性休克诱因是否呈显著地区性差异?
近年随着欧美国家食物诱发过敏性休克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这种可危及生命的全身性、系统性、速发型严重过敏反应引起全球高度白癜风传染途径白癜风初期是什么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