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视过敏性休克足以致命

心脏病、中风、癌症等可致命的严重病症,相信没什么人会掉以轻心,可是有种病症可在饮食、服药,甚至被昆虫叮咬几下,就有机会引发,严重时更可在短时间内足以致命。如此可怕的疾病,并非什么罕见奇难杂症,而是近年愈来愈见普遍的过敏性休克。

同时出现多种症状相信很多人都知道,过敏是源于免疫系统将无害的致敏原识别为有害,并产生不必要的免疫反应,身体会因而制造抗体,攻击皮肤、气道或消化系统等部位,引致过敏,严重时更会引起全身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免疫及过敏病专科医生表示,过敏性休克是指急性过敏反应,一般都是指两小时以内,同时出现不止一种的严重情况,例如皮肤出现红肿或发生系统性问题如呼吸不畅、气喘,甚至血压急剧下降,又或消化系统如肚泻、呕吐等问题,因此过敏性休克严重时足以致命。虽然病名称为过敏性休克,专科医生指出,判断此症毋须看患者是否失去知觉,只要出现两种以上急性过敏反应,已属过敏性休克。“一般而言,大部分人首次出现过敏反应都不会太过强烈,因此出现过敏性休克的人士,大都已知道自己会对某种致敏原产生过敏反应”他补充。长期用药必须慎察日常生活的致敏原几乎无处不在,可以是食物、药物,甚至是某种生物。专科医生表示,较常见的过敏是药物过敏。他说:“最常见的是非类固醇类消炎药,它不但被广泛使用,而且很容易买到,其次是抗生素,最常见的是盘尼西林,而其它生物制药物如胰岛素、血清等,都有机会引起过敏反应。”药物敏感大多不会在首次服药时发生,病人更多时是在长期服药后(如长期服用抗生素或经常使用同一种药物),才慢慢引发过敏反应的──这意味“以前冇事,唔代表之后会一直冇事”,绝不可轻忽视之!除药物外,昆虫是另一种需要注意的致敏原,“虽然港人不常接触大自然,昆虫引发的过敏并不常见,一般是常于户外工作的人才会较易中招。”专科医生补充,香港常见的昆虫过敏个案包括蜜蜂、黄蜂、红火蚁等,如只被叮咬一两次,反应大都不太强,可是一旦被叮咬多次,就有机会引致过敏性休克,严重时可致命。至于市民最常接触的食物过敏,专科医生坦言,大约有5%儿童有机会对食物出现过敏反应,成年后则会下降至约1%至2%,“但大部分食物敏感引起的过敏反应,不会严重至休克,一般反应只是痕痒、肚痛等情况”。长期用药人士较容易出现药物过敏。湿疹患者易食物敏感虽然前文提到,首次过敏反应就出现休克的机会不太高,可是仍不能完全排除其风险,现时坊间检测方式如此多样,是否及早带孩子检验会更安全?专科医生说:“一般情况下,医生都不建议做检验,因检测后也是要观察临床反应才可判断,加上首次过敏就出现严重反应的情况不多,太早检验不会有很大效果。当然,如有特别情况的病人,例如本身患有肥大细胞活跃症等免疫系统病症,引发昆虫过敏的机率就会比较高,或者病人有严重哮喘,便会较容易引起非类固醇类消炎药反应,又或者孩子本身有严重湿疹,相对容易对食物有过敏反应,我们就会建议他们做较详细的检测,以策万全。”哮喘病情严重者或孕妇,须分外小心。严重哮喘者应小心过敏性休克严重的时候可以致命,其实有没有方法可有效预防,那平日是否真的只有“坐以待毙”?专科医生指出,可多留意如之前提及的患有严重哮喘者或孕妇等,较易引起过敏反应的高危群组,在用药及进食时多加留心,过敏一般与年龄及性别没太大关系,可是如长者或本身患有心血管疾病,他们对过敏产生的气喘、肚泻、呕吐等剧烈反应未必可承受,日常生活就需要更加小心。过敏性休克勿延误救治,以防致命。病发时勿延误救治于应对上,专科医生说:“最重要仍是患者本人尽可能掌握自己会出现的过敏反应,尤其在求医时清楚表明自己对哪种药物有不良反应。一旦感到不适,要实时求助,千万别死忍。”他又补充,如患者实在感到十分不适,可尽量让其平躺,舒缓患者因低血压或呼吸系统问题而令脑部缺氧的症状,以尽量维持患者意识。“最重要是立即召唤救护车,进行急救,一旦缺氧时间太长,除会引起中风等有关脑部的后遗症外,长时间低血压亦会引致心血管问题,所以一旦有事,千万别拖延”他又指,如真的想根治过敏,也可以选择进行脱敏治疗,因为现时的脱敏治疗除小麦外,其实大部分致敏原问题都可根治。

觉得内容还不错的话,给我点个“在看”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dnwm.com/xkhl/11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