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些公知错误言论的思想根源

白癜风有什么好偏方 http://m.39.net/pf/a_4658934.html

大家通过观察一些“公知”的长期言论已经发现,这些“公知”总觉得西方这里好那里不错,自己的祖国这里不行那里也差。他们之所以这样,我认为是受一个很片面的主观结论影响:资本主义比社会主义好太多,社会主义根本不行。这个主观结论不断给他们心理暗示,影响、干扰了他们,使他们对很多事情的判断总带着先入为主的“我们不如人家”的感情色彩。

这个主观结论是怎么得来的呢?我认为首先来源于他们根据片面的、不完整的甚至被歪曲的历史事实,得出的推论。

思想根源之一: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认识的历史误区

很多人看到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强盛,就过多归因于其制度、思想和文化的所谓“先进性”、“优越性”,对资本主义崇拜羡慕不已。这是简单化片面化看问题。一个国家、民族的强盛和衰败,由很多因素共同促成(其中不乏一些偶然因素)。不能简单地下结论。

我认为很多人高估了资本主义的内生动力,却大大低估或者遗忘了其有失公平、正义的掠夺性,侵略性和扩张性。的确不假,资本主义推动了工业革命,大大提高了生产力。但正如马克思所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资本的逐利性决定了它既可以推动开发创新,也可以对别人巧取豪夺。必需要实现资本的原始积累,资本主义才可能兴起和繁荣。那么,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是怎么完成资本原始积累的?还记得英国的圈地运动吗?还记得西班牙、葡萄牙对美洲的征服和对金银矿的掠夺吗?还有荷兰和大英帝国的殖民扩张(东印度公司)以及对大洋洲的征服,还有美国对原住民的赶尽杀绝以及对墨西哥的侵略?资本主义繁荣的十九世纪,欧洲对全世界的殖民扩张和统治,又攫取掠夺了多少资源、市场乃至人口(奴隶)红利。如果没有两次世界大战的巨大红利,美国又是怎样的后来?

更令人痛心的是,很多人都以为,日本通过明治维新,通过全盘西化的改革,通过教育提高国民素质,走西方资本主义道路,经济就迅速发展,就使日本进入了世界强国之列。可大家千万别忘了,一个《马关条约》就掳走中国两亿三千多万两白银,相当于日本4年的财政总收入,使它可以大力发展教育、工业和军事,从而能在十年后在日俄战争中击败沙俄。如果没有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的胜利,日本能强大到哪里?

二战结束后,大规模核武器的相互威慑,阻止了大规模战争的发生。和平年代,尤其上世纪80年代末冷战结束后,资本主义的掠夺、侵略和扩张有所收敛,比过去不再那么血腥和残酷。这也得益于人类社会进步,人道主义深入人心。更重要的是,如果资本能通过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内生动力获取利润,自然会减少一些掠夺、侵略的外延扩张。但掠夺、侵略和扩张从未停止过。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美国为首的国际资本通过货币、金融、贸易和投资等手段,不断收割全世界。阿根廷、墨西哥等拉丁美洲的债务危机,年亚洲金融危机,都有国际资本收割的魔影。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在参与国际经济循环过程中,也付出了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破坏严重的沉痛代价,也等于被变相剥削收割。

上世纪90年代初,苏联东欧剧变,很多人认为社会主义彻底失败,资本主义如何如何好,如何如何优越。9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的高增长、低通胀、低失业率的暂时繁荣,更让人们误以为资本主义多么优越完美。

我要说的是,首先,不能遗忘的是,社会主义在50-60年代曾经取得辉煌和阶段性胜利。多年来马克思主义指导的反抗阶级剥削和压迫的斗争,终于迫使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大幅提高员工工资和国民福利待遇。这就是社会主义的一种胜利,尽管社会主义失去一些政权,但多年来为工人阶级争取利益的理念、主张和要求,得到了很大实现。

第二,苏联东欧的失败,主要源于冷战时期漫长军备竞赛的消耗竞争中,由于思想和体制僵化,生产效率降低而被对手在竞争中拖垮。这不等于胜利者就多么强大,制度、思想和文化就多么优越。

第三,年以来的中国,通过改革开放,走与苏联东欧完全不同的务实、灵活道路,焕发出勃勃生机。人民生活蒸蒸日上,国家日益强大,显示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越性。这一事实证明,尊重科学、切合实际、与时俱进的社会主义道路,不但有顽强生命力,而且也具有优越性和成长空间。第四,美国在苏联瓦解后对俄罗斯“休克疗法”的彻底失败,占领伊拉克和利比亚“颜色革命”后这两个国家的长期动荡和混乱,都暴露出资本主义的种种弊端。更不用说今日西方一片混乱。

思想根源之二:彻底无视西方自由主义+议会民主制的重大缺陷

一些“公知”无比崇拜、迷信西方自由主义。认为只有充分尊重和保护个人自由,才能释放和激发个人的进取心和创造力,进而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这个逻辑的缺陷在于,人是群体动物和社会性动物,人与人之间有大量博弈和竞争(合作也是博弈的一种结果)。强者在博弈和竞争中胜出,获得下一次博弈和竞争更强的实力,继续赢得下一次博弈和竞争……弱者正好相反。如此循环下去的话,放任自由竞争,不加干预,必然带来马太效应,造成不可逆的两极分化。进而走向垄断。

强者对弱者的比赛,能算是公平、正义的吗?两极分化非常严重时,不需要政府干预吗?

另一方面,自由主义者们迷信完全放任的自由市场经济,相信那只看不见的手会自然调节,使市场供求趋于平衡。市场参与各方的利益也可以通过市场供求关系的自然调节,趋于平衡。这种想法的确天真到无知。他们恰恰忘了,市场是由人参与由人构成,人会因自利、贪婪、恐惧、善变、自大、侥幸和无知等等缺点而犯错,一旦集体犯错就容易导致危机发生。危机严重到触发人的恐慌时,就容易产生连锁反应,形成恶性循环。到那时市场就失灵了。大灾大难降临时,市场那只看不见的手能来调节、修正吗?也许能来,但在市场的反向调节、修正到来之前,多少人可能早就饿死和跳楼了。

很多人认为,由于政府人员是自利的,会通过政府干预市场从中获利。因此,政府不能干预,开了干预的头就刹不住车,政府就会干预越来越多、越来越深,从而阻碍、破坏经济发展。这个逻辑看似非常有说服力,但它有一个根本缺陷:它完全忽略了一种情况的存在。政府人员要不要干预市场,干预多深,他们事先会衡量干预的后果,以及这个后果带来的利益回报。如果不干预,能让蛋糕做大或保证蛋糕不缩小。那么可以分到蛋糕。如果干预,蛋糕做不大甚至缩小了,分不到蛋糕但得到另外的补偿。如果不需要干预市场时,分到的蛋糕多于另外的补偿,谁还愿意干预市场?

有人会说,利益驱动会干扰政府人员客观判断,导致不该干预时误以为需要干预。这种情况的确难以避免。但一个好的趋势是,随着信息科技飞速发展,大数据运用等信息技术为决策和管理提供了越来越多支持和帮助,有助于减少判断和决策失误。

不能否认,社会主义也难免存在一些问题和有待完善的地方,资本主义也有不少可取之处。正是因为有全面深刻正确的认识,党中央才会切合实际,科学地、有的放矢地提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尊重经济规律,发挥市场机制,又适时适度发挥政府的引导、调控作用。

自由主义和议会民主制组合在一起是什么后果呢?

第一个后果是整个社会效率降低,成本上升。一方面,前面提到,自由竞争带来马太效应,带来两极分化。两极的利益冲突越来越严重,越来越难以调和。社会上层利用自己的实力和各种资源,社会中下层利用自己的投票人数,互相争夺和影响权力,互不相让,其结果可想而知。

第二个后果是,实行代议制,议员和政府官员为了讨好选民争取选票,不断加码给予选民利益,这种给予甚至超出国家经济承受能力。这一方面增加国家财政负担,另一方面增加选民的懈怠、懒惰和对国家福利的依赖,进而丧失进取心和国际竞争力。

今日西方民粹主义盛行,种族、宗教矛盾增加,社会分裂、动荡和混乱,已经证明了自由主义+议会民主制组合存在缺陷和弊端。相反,中国在防控新冠疫情上的决策和执行的高效,以及强大的社会动员能力,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限于篇幅,本期先说到这里。下期说说错误的信仰,歪曲、抹黑中国,以及思维缺陷的问题。欢迎并希望各位继续


转载请注明:http://www.adnwm.com/xkhl/1624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