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食栗派食栗派ChestnutMates
夏天卷着热浪,说来就来。
又到了在夜市里疯狂嗦小龙虾的季节,据说今年的小龙虾价格大跳水。这刚入夏,小栗子就已经在朋友圈刷到好几波麻辣小龙虾的靓照了...
和小龙虾降价一起挂上热搜的,还有#医生建议吃小龙虾1个人不要超过1斤#
小龙虾到底是善是恶?有没有营养?能吃多少?安不安全?和小栗子一起来看看吧!
小龙虾是善是恶?
从身世来看
1.小龙虾祖籍美国,日本曾引进做牛蛙饲料;被中国吃货盯上后开始大规模养殖,成为餐饮界巨星,绝非网传的“日本基因改造怪物”。
2.小龙虾虽然能在泥潭臭水沟里生存,但并不脏,只是生存能力超强罢了!它们最爱的还是干净的居住环境,现在咱们能吃到的小龙虾9成9是人工养殖的,健康又肥美!并不是什么“最脏食物”。
从营养来看
1.小龙虾营养丰富,每g小龙虾肉含有14.8g蛋白质,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食物。
▲更多食物信息,用栗子饮食日记来对比吧!
2.小龙虾热量低,每g小龙虾肉(以可食部为31%计算,1斤小龙虾大约有g虾肉),只有93大卡的热量,和半根香蕉的热量一样多!(1根香蕉约g)就算是麻辣小龙虾,热量也没有想象中那么高(虾不怎么吸油)。
▲盒马在售的一款麻辣小龙虾,热量并不高。
所以,只要把小龙虾洗干净,做熟煮透、掐头去壳、别撑着,吃1斤一点问题都没有。
等等,别急!
小龙虾也不是那么"纯良"的!!
小龙虾的四宗罪
横纹肌溶解
每到小龙虾上市的季节,就会出现“××吃小龙虾后横纹肌溶解”的新闻,横肌纹溶解的主要表现是肌肉疼痛、肿胀、无力,同时还可能发热、以及白细胞升高等炎症反应,以及酱油尿等。
通常发生在食用大量水产品、剧烈过量运动之后。
▲今年小龙虾刚上市,同款新闻就出现了!
每年都有人吃了小龙虾之后得这个病,江苏、安微等地的调查也证明,特定季节吃了小龙虾之后发现的病例确实与小龙虾相关。
但这样是不是说:小龙虾就是元凶呢?
不一定!这里要搬出那句高大上的科学"格言":相关性不等于因果性!
目前小龙虾导致横纹肌溶解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都不明确,可能和养殖、清洗、烹饪等环节有关。医院某年接诊的患者,很大一部分吃的是野生、非养殖小龙虾,推测可能跟水体中的某种有害物质有关。
不过不用太过担心,这种病发病概率极低;就算不幸中招,及时发现并就诊,是完全可以治愈的。
过敏
不少人表示在吃了小龙虾后,身上起了一大片一大片的红疹子。
有人甚至患上“急性荨麻疹”,出现呼吸急促,过敏性休克的危险症状。这是为什么呢?
虽然小龙虾不是海鲜,但是它致敏的道理和海鲜大同小异:含有丰富的异体蛋白,摄入过量容易引发过敏反应。
不过过敏这事很玄乎:食物中的异体蛋白各不相同,人和人之间的个体差异也很大,有些对海鲜完全不过敏的人,可能吃两个小龙虾就中招啦。
吃小龙虾的时候,别贪多,如果有不舒服,赶紧"收嘴"吧~
寄生虫
的确有,但不是小龙虾专属,鱼啊、蟹之类的水产品都可能携带。
寄生虫说起来可怕,消灭它也简单:
1.彻底煮熟。加热达到℃,持续几分钟,就不需要担心啦!
2.好好清洗。比如肺吸虫这种虫子,通常寄生在水产品的消化系统里,像是头部、腮部和虾线;小心清洗,去掉虾线,风险大大降低。或者,更直接↓↓
3.不吃虾头,避开虾线。
▲快交代!你是不是经常这样吸虾头!
高嘌呤
啤酒配麻小,夏天才酸爽!
但千万要小心:小龙虾嘌呤含量较高,而酒精不仅增加尿酸合成,还会造成肾脏排泄尿酸减少。
尿酸高或者有痛风病史的人,经常吃、大量吃,容易引发痛风性关节炎。
这些人不适合吃小龙虾
鉴于上述"罪过",有下面这些情况的朋友,吃小龙虾得小心!
1.过敏体质、有哮喘的人。
2.服用他汀类降血脂药的人群。这类药物对横纹肌有直接毒性作用,服药期间少吃或不吃小龙虾。
3.孕妇、老人幼儿等体弱者。小龙虾没洗干净或者没煮熟,容易引起急性胃肠炎或寄生虫感染。
4.痛风、高尿酸人群。
夏天小龙虾
怎么吃更健康?
1.选大个的。个头大的小龙虾生存环境可能更优良,头和身子都要大哦~
2.要活的,尾巴直直的不要。如果在外面吃,身体卷曲的小龙虾最好;尾巴直直的很可能入锅前就死掉了!
3.缺胳膊断腿的不要。不新鲜的虾炒的时候钳子更容易脱落。
4.水里多泡一会儿。自己料理的话,清水浸泡2-3小时,把脏东西吐干净;再仔细洗干净,最好提前去掉虾线。
5.完全煮熟。
6.虾头、虾线不吃。
7.一顿吃完,不要吃隔夜的。
夏天的傍晚,约上三五好友,点上2斤小龙虾。一边剥虾,一边从诗词歌赋聊到人生哲学,也是一种放下手机,回归真实世界的好方式嘛!
今日互动
麻辣小龙虾
蒜蓉小龙虾
椒盐小龙虾
蛋黄小龙虾
冰镇小龙虾
十三香小龙虾
......
你最喜欢哪个口味?
编辑
茉莉
设计
柚子
?
以上信息仅为科普,不应视为诊疗建议
不能取代医生对特定患者的个体化判断
?
原标题:《小龙虾今年跌到10元/斤?我能玩命儿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