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沙沙,阿是,殷殷来源:“医学界杂志” 年8月18日下午2点,《医学界》编辑迎着淅淅沥沥的小雨,走进了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两天前,这里刚刚成功抢救了一名羊水栓塞的产妇,在最近云南昆明、湖南湘潭连续两起羊水栓塞产妇死亡事件后,这次难得的成功抢救,尤其引人注目。
第一妇婴保健院院长段涛接受了《医学界》采访,这也是该院自事件发生以来,首次接受医疗媒体采访。
段院长介绍,目前产妇病情相对稳定,已经拔管,神智比较清楚,家人、医生都能辨认出来,可进行对话交流。主要器官功能恢复良好。而据抢救新医院透露,医院时情况较危急,重度窒息,多脏器缺氧损伤,经该院新生儿科全力抢救,病情相对稳定,目前给予亚低温、呼吸机治疗,仍需进一步观察。
我们都知道羊水栓塞术前无法预测,是一种产中突发状况,如果不能及时处理,孕妇婴儿随时都有生命危险。而这种及时反应很能考验医生医院本身应急系统的协调有效性。本次抢救历时1天1夜,40位(医院医院的ICU医生)医护人员调动,53袋血液的输入。成功救回产妇生命,上海妇婴保健院是如何做到的呢?
医院急救演练关乎生死
对此,段院长介绍,一妇婴本身有一个紧急情况预警应急机制,发生紧急情况时,相关科室都要到位,然后由现场指挥决定谁走谁留。因为一旦发生大抢救,谁都不知道需要哪些人,需要多少人。医院平常也会对紧急情况进行演练,规定好发生相关情况时,哪些负责科室必须到位。像这次的产妇羊水栓塞案例,是红色预警机制,要求所有相关科室都要迅速到位。“医院里面的急救演练比防火演练还要重要”,段院长如是说。
医院急救演练并不是上海第一妇婴保健院所独有,相关卫医院都有此项要求,不过执行能力方面参差不齐。
段院长总结说,这次抢救成功,主要取决于几个方面。第一,医生发现产妇羊水栓塞症状比较及时;第二,就是发现后,医生及时的应急处理很合理、很到位;第三,家属是非常配合支持医生的工作的。家属一旦不配合,稍有犹豫,后果不堪设想。第四,后续支持也很重要。各个相关科室的支持,医院的ICU医生的支持,这些后续配合也是至关重要。
“这是一个团队合作的结果,靠个人英雄主义是没有用的”,几个环节无论哪个环节出现差错,或者配合不及时,抢救也许就功亏一篑。
羊水栓塞不能靠实验室诊断
段院长表示,认为羊水栓塞是靠肺动脉或下腔静脉中取血而找到羊水成分进行确诊,已经是一种过时的观念。现在的观念更倾向认为羊水栓塞是依靠临床诊断,而非实验室诊断。也就是说,更多的是依靠现场出现的急性呼吸循环衰竭、DIC、肾脏衰竭等临床表现进行快速判断。
“就算在血液里面找到羊水成分也不一定是羊水栓塞,找不到也不能排除。”段院长解释道。而如果一味地等待检查结果出来再进行处理,很可能就错过了抢救时机。
羊水栓塞并非“绝症”
在过去的一个月内,接连3位发生羊水栓塞的产妇以不同的方式进入公众视野,铺天盖地的新闻和评论让众多待产的准妈妈们人心惶惶,争相向自己的医生咨询相关的事宜,而每天几个热线的接入也让产科一线的医生们倍感压力。段院长表示,准妈妈们大可不必忧心,要相信医生——医生是一定会站在产妇的立场上,做出最好的决策的。
在此《医学界》小编插一句话,这个病绝不是今年才有的,在人类第一颗受精卵着床发育时,就有了羊水栓塞的风险,而且并没有文献显示,羊水栓塞的发病率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增高--情况恰恰相反,近期医生们反而在讨论它的发病率是否被高估:比起之前4/10万-6/10万的发病率,一项英国的Meta分析报告得出,其发病率大概是十万分之二,想想咱们的姥姥们、妈妈们就是那十万分之九万九千九百九十八,准妈妈们是不是觉得放心许多呢?
段院长介绍道,在妊娠中不少产妇羊水会进入母体,但不是所有人都会发生羊水栓塞,这更类似一种超过敏反应,像过敏性休克一样。英国的Clarke很早就提出“妊娠类过敏综合征”的概念,认为羊水触发体液因子和免疫反应参与了羊水栓塞的过程。而医生们在临床实践过程中,积极给予抗过敏处理,抢救常常有较好的结果。随着医学观念的革新和进步,羊水栓塞的抢救成功率也随之提高:年发表的一份国外循证研究报告透露,羊水栓塞的死亡率已经下降(加拿大13.3%,美国21.6%,英国24.0%,而瑞典为44.0%),(数据来源:AMNIOTICFLUIDEMBOLISM:ANEVIDENCE-BASEDREVIEW:AmJObstetGynecol.Nov),说明羊水栓塞已经不再是一种无法抢救的绝症。
但产科一线的医生们,却决不能用“这是个负5次方的低概率事件,不会轮到我不会轮到我”的碎碎念来麻痹自己。虽然有人统计过,医院医院(上海市一妇婴年分娩数),也要近十年才可能碰到两个,五年才可能碰到一个--对大多数医生而言,可能终其一生,“羊水栓塞”都只是教科书上的一个词条而已。但医生的职业使命就是与各种分布曲线下方的低概率事件做斗争,努力将患者的生命从死神劈开的裂隙里争夺过来。在采访的最后,段院长表示,希望所有的医生都能练好基本功,多练手术的基本功,知识的基本功,还有和病人沟通的基本功,这些都非常重要。
媒体总算做了件好事
提到和病人家属的沟通问题,段院长笑道:“我相信,抢救能顺利完成,是因为之前有很好的铺垫,让家属对这种罕见的突发情况有了全面的了解,医院的措施。”
确实,近几日关于羊水栓塞的文章铺天盖地而来,让大众恶狠狠的科普了一下什么是羊水栓塞。不管在这些报道中媒体的立场和初衷为何,但就结果而言,媒体总算为医生们做了件好事。
本文为“医学界杂志”北京最好治疗白癜风广州权威的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