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蜂蛰伤的处理措施
1拔除毒刺胡蜂一般不留刺在人体,蜜蜂可能留刺在人体,所以蜂蛰伤后应先检查皮肤内是否有毒刺滞留,如果有应小心拔除。拔刺时可以用胶布粘贴后揭起或用镊子将刺挑出来。
但是如果是黄蜂蛰伤的话,滞留于体内的毒刺还附带着毒腺囊,如果用镊子把毒刺挑出来,反而会把毒腺囊的毒液挤出来使得毒性反应加重;这种情况不能用镊子拔除毒刺,只能用消毒过的针头或者尖细的刀尖把毒刺和毒腺囊整体挑出。
把毒刺挑出后,应用大量的清水冲洗伤口。
2中和毒素不同种类的蜂蛰伤,蜂毒的化学性质也不同,因此在中和毒素是要了解清楚蜂的种类,以免增加毒液的吸收而加重中毒反应。
一般来说,胡蜂的毒液为碱性,伤口可以用醋、硼酸、醋酸等酸性物质冲洗。如果在野外没有酸性物质,可以考虑用尿液冲洗伤口。
蜜蜂的毒液一般为酸性,可以用肥皂水、5%-10%的碳酸氢钠溶液来冲洗伤口。
然后用碘酊来涂擦伤口,可以杀灭伤口周围的病原微生物和破坏生物毒素。
3局部处理被蜂蛰伤后,局部皮肤会出现红肿、疼痛、发热、发痒和肿胀等症状,建议减少活动,以减少对蜂毒的吸收;可以冰敷来减轻局部反应;对于过敏严重者应给予肾上腺素和糖皮质激素。
4蜂蛰伤的危害
1蜂毒对人体的主要损害蜂毒直接作用神经毒素造成中枢及周围神经损伤,引起头痛、头晕、昏迷、衰竭、肢体麻木等症状;溶血毒素致溶血反应,凝血功能障碍,横纹肌溶解。
蜂毒致过敏反应包括Ⅰ型变态反应,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喉头水肿,肺水肿,过敏性休克;Ⅲ型过敏反应:血清病样反应及肾损害、发热、皮疹、关节病、淋巴结肿大。
蜂毒继发性损害溶血可导致急性肾小管坏死,而细胞损害可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引起多脏器功能损害,如肝衰、肾衰、心衰、肺水肿、脑水肿。创面破溃可引起继发性感染等。
2蜂蛰伤的主要致死原因溶血毒素引起溶血及肌溶解致急性肾衰竭。
神经毒素致脑水肿,中毒性脑病。
蜂毒引起喉头水肿、肺水肿、过敏性休克。
群蜂蛰伤致严重多脏器损伤及功能衰竭。
大面积创面感染致败血症。
5蜂蛰伤的防治
1预防夏秋季是胡蜂活动角度的季节,多分布于野外植物茂盛的地方,到郊外游玩或者到野外工作时,要穿长袖衣裤,少暴露皮肤面积;
遇到蜂巢时,应绕行;
遇到群峰时应尽快躲避,切勿主动打拍和驱赶;
蜂类的视觉系统对深色物体在浅色背景下移动比较敏感,建议外出时穿浅色光滑的衣服;
误惹群蜂时,要马上采取保护措施,如果周围有建筑物,建议赶紧躲进建筑物内并关好门窗;如果周围没有建筑物,建议就地趴下,用衣物覆盖好自己的头面部,减少暴露面积,等待群峰自行散去或者救援。
非专业人员不要触动蜂巢。
2治疗局部创面清洗消毒处理。
外敷季胜德蛇药或者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药酒,有一定的解毒消肿作用。
中医认为,蜂蛰伤临床以火毒证、风毒证多见,可以内服季胜德蛇药并煎服具有清热凉血、祛风解毒的中药,这样可以达到消热解毒,增强免疫力,扶正祛邪的作用,同时可辅助外洗具有清热解毒的中药改善局部循环、消肿止痛。
抗过敏治疗,这样既可治疗蜂毒致人体产生的变态反应,又可提高人体对对各种毒素的耐受性,减轻炎症反应。对于过敏性休克的患者,应及时进行扩容、抗休克治疗。
抗感染治疗,尽量避免创面感染。
注意纠正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
护肝治疗:蜂蛰伤早期肝损伤很重,常见皮肤黄染,应予复方甘草酸苷或硫普罗宁,可针对性治疗药物及毒物所致的肝损伤。
预防及治疗消化道出血,可给予药物对症治疗。
利通二便,可煎服中草药促进排便和排尿,加促体内毒素和代谢物的排泄,必要时可以碱化尿液。
药师app下载下载方法:
按住上图2秒钟,点“识别图中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医生北京去哪治疗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