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TA咬了一口,厦门女白领呼吸困难紧急

白癜风感恩回馈 http://pf.39.net/bdfyy/bdfyc/171121/5863544.html

在户外一不小心被野蜂蜇伤

你知道该怎么处理吗?

来看看这位厦门女白领的处理方式

医生表示

她的应对处置非常正确

值得大家学习哦!

日前,某公司女白领小兰(化名)在写字楼下的小花园休息时,不幸被一只野蜂蜇伤头顶,她没有片刻犹豫,拦下医院。

据了解,医院时,除了头顶部被野蜂蜇伤处有明显红肿外,还出现了呼吸困难、大汗淋漓等中毒症状。同时,她回答医生问诊时,虽然能正确表达,但反应明显迟钝。医生判断蜇伤小兰的野蜂很可能是带毒蜂,其身体出现的症状就是毒素进入血液的表现。医生及时为小兰对症进行消除毒素、防止休克等急救治疗。

二十多分钟后,小兰的危急症状消失,身体恢复正常。小兰告诉医生,她两年前也曾被野蜂蜇伤导致休克,一度非常危险,幸而成功获救。因此这次不幸又被野蜂蜇伤后,她便条件医院。

对此

医院皮肤科主治医师应文安介绍

不少野蜂带有剧毒,除了被蜇后出现中毒性过敏性休克外,还有人被蜇后喉头水肿造成窒息。而有的人被带毒野蜂蜇伤后没有及时就医,酿成失去生命的惨剧。小兰被野医院接受治疗,是源于她曾经的危险经历,大家一旦遭遇类似经历不可掉以轻心,应及时求助医生接受诊断治疗。

野蜂的杀伤力

相信大家都有所耳闻

年9月

湖北恩施的一位挖机师傅正在赤膊作业,突然挖到了一个蜂窝。铺天盖地的野蜂疯狂蛰向挖机师傅,情况十分凶险。15个电话,4次接力转送,挖机师傅被紧急送到40多公医院救援中心,成功救回性命。

年6月

广东1名58岁男子被野蜂蜇伤晕倒,由于伤势过重,该名伤者最终经抢救无效死亡。事故发生在深圳罗湖银湖度假村相思林公园半山腰。

广东云浮男童小文被野蜂蜇针,最后全身血液被过滤10遍,才得以脱险。

被野蜂蜇伤,小文从鬼门关走了一回。(南方日报记者摄)

为了防止悲剧重演

晨晨为大家梳理一下

遇到这种野外杀手

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办?

被野蜂蜇后有生命危险

蜂类包括蜜蜂和马蜂(学名胡蜂,也被称为黄蜂),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数量最大的昆虫之一。

蜜蜂体型较小,毒针有逆钩,蜇人后毒针常残留体内,蜜蜂毒是一种较强的致敏毒素。

马蜂体型较大,毒液除了引起过敏以外,还可导致溶血、出血和神经毒作用,中毒较快较严重。

蜂蜇伤的主要症状

* 局部红、肿、热、痛、重者变黑、瘀点,并可发生组织坏死。

* 若被蜜蜂蜇伤,有螫针残留。全身中毒反应可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胸闷、呼吸困难以及红斑、瘙痒等过敏反应。

* 轻者可在数小时内消失,若为群蜂多处蜇伤,则可发生严重中毒反应,出现溶血、出血、呼吸困难乃至呼吸衰竭。

* 对蜂毒敏感的个体,即使被单个蜂蜇伤可能发生过敏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根据马蜂的习性,当气温在12~13℃时马蜂出蛰活动,在16~18℃时开始筑巢,秋后气温降至6~10℃时开始越冬。所以,现在还是马蜂活跃期,一些有关马蜂的防护知识,大家一定要注意哦~

马蜂活跃季节

秋季是马蜂最活跃的时候,是其回巢的季节,其生长、发育、繁殖筑巢的速度加快,但马蜂通常不会主动攻击人。但在寻食的过程中,马蜂对人有心无心的惊扰异常敏感,所以易发蜇人事件。

如何防范马蜂

马蜂嗅觉十分敏锐,一些化妆品的气味往往模仿天然花香,易被误认为蜜源而招来马蜂;还有身上的汗味也容易招来马蜂的攻击,饮酒的人也容易受到马蜂的攻击。因此,在山野中游玩不要抹香水,以防野蜂闻风而至;也不要穿得花枝招展,以防野蜂误会;携带的甜食和饮料要尽量密封好,以免招蜂引蝶。而人为伤亡人中绝大多数是主动攻击蜂巢时遭到报复。

野蜂(网络图片)

那么,如何进行蜂蜇伤治疗?

蜂蜇伤治疗主要以局部清创消毒,使用抗炎止痛药物为主,有毒针的还需要尽快拔出。出现全身中毒症状的还需要进行抗过敏、抗休克、保护肝肾功能等治疗。

一旦被攻击,用衣物护住头部

蜂毒威力不可小觑,但蜂类一般不会主动攻击。万一遇到野蜂攻击,要立即用衣物保护好头颈,若是风大,可以逆风逃跑,或者原地趴下,千万不要扑打反击,否则会招更多蜂攻击。

野外活动不要接近蜂巢或者蜂群,特别是要教育儿童不要追打蜂群。另外,颜色鲜艳的衣服也比较容易吸引蜜蜂。如果居民区发现蜂巢,最好请消防官兵或者其他专业人员及时处理,不要轻易去“捅马蜂窝”。如果不慎发生蜂蜇医院就医,防止发生全身中毒甚至更严重的后果。

来源:海西晨报、厦门日报社新媒体中心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adnwm.com/xkyf/1188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