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的急诊室,每一辆抢救车、每一个急救药箱里,都有肾上腺素!
肾上腺素能够直接兴奋α和β受体,心脏β1受体兴奋,可使心肌收缩力加强,心率加快,心排血量增加,作用于冠脉上的β受体,引起冠脉舒张。
肾上腺素作用如此强大,可遇上心跳骤停、过敏性休克、心动过缓、低血压状态,这把急诊「屠龙刀」如何使用才正确?
心跳骤停:快速静脉推注!
1.如何判断患者发生了心跳骤停
通过患者没有反应(拍打和呼叫的时候患者没有任何反应)+没有正常呼吸(没有呼吸或只有濒死样的叹气样呼吸)+没有脉搏(十秒钟之内不能够确定患者有颈动脉搏动),来判断患者发生了心跳骤停。
2.肾上腺素使用建议
心跳骤停患者使用肾上腺素,可以通过兴奋α受体,提高舒张压和冠脉灌注压,可以提高心肌有效的灌注,从而可以提高心跳骤停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在《AHA心肺复苏指南》中,对于肾上腺素的使用有如下建议:
对于可电击心律(室颤和无脉室速),肾上腺素应该在第二次电击之后进行使用。
对于不可电击心律(心室停博和无脉电活动),肾上腺素应该尽早的使用,既建立静脉或者骨通路之后立即使用。
肾上腺素的使用时间间隔建议为每3~5分钟使用一次,由于对心跳骤停患者的评估是2分钟一次,可以直接简化为每4分钟使用一次肾上腺素。
肾上腺素每次使用的剂量是1mg。
肾上腺素的使用途径建议为静脉通路(肘正中及以上)和骨内通路给药,不建议心内注射。
肾上腺素的注射方式为快速静脉推注,之后注射生理盐水。
过敏性休克:肌注!
1.如何判断患者发生了过敏性休克
过敏性休克一般发生与接触过敏原之后,短期内出现:血压下降、呼吸困难等表现。如果不紧急抢救,患者会很快死亡(如,青霉素过敏)。
过敏性休克的时候,肾上腺素作为α受体激动剂,可以逆转外周血管舒张(提升血压),减轻水肿(比如致命的喉头水肿)。其β受体活性扩张支气管气道(扩张气管),增加心肌收缩力,抑制组胺和白三烯释放。
肥大细胞上还存在抑制活化的β-2肾上腺素能受体,因此早期肾上腺素可减弱IgE介导的过敏反应的严重程度。
2.肾上腺素使用建议
(1)肾上腺素使用剂量:
0.3~0.5mg(美国AHA建议0.3mg,欧洲ERC建议0.5mg)。5~15分钟之后,症状无好转,可以重复使用第二剂量的肾上腺素。
(2)肾上腺素的使用方法:
肌肉注射,推荐的注射位置为大腿的外侧中间。注射后按摩有助于药物的吸收。
(3)注意事项
不建议没有经验的医生给过敏性休克的患者静脉使用肾上腺素。
建议过敏体质的患者随身携带肾上腺素注射器。
心动过缓:阿托品效果不佳再上!
1.心动过缓的定义
心动过缓一般是指心率低于60次/分,但很多爱好运动的人,在平静的时候,心率可能低于60次/分。临床上一般心率低于50次/分的患者,才会有临床症状。
肾上腺素和阿托品一样,都是提升心心率的药物。和阿托品解除副交感神经对心脏的抑制提升心率不同的是,肾上腺素是通过激动β1受体,来提升心率的。
2.肾上腺素使用建议
使用剂量:肾上腺素2~10μg/分钟,静脉输注。根据患者反应从小剂量开始。
一般是在阿托品使用效果不佳的之后使用。
如果肾上腺素效果不佳,应该进行考虑心内科会诊,进行经静脉起搏。
低血压状态:小剂量静注升压!
1.低血压状态的定义
这里说的低血压状态是指在心功能基本正常,但血压低于正常水平的情况。
肾上腺素治疗低血压是通过肾上腺素激动α受体,收缩血管,来提升血压的,所以去甲肾上腺素也是升压药物。
2.肾上腺素使用建议
肾上腺素0.1~0.5μg/kg/分钟,静脉输注。根据患者反应从小剂量开始。
应该在除外低血容量的前提下使用。
亦可以考虑使用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
相关阅读
肾上腺素8大注意事项用错小心患者被「秒杀」作为临床中,最让人措手不及的疾病——过敏性休克,其致死原因以急性呼吸道阻塞为主,其次是循环衰竭。而肾上腺素的应用机制为激动α受体,增加增加循环和心血管灌注,减少血管扩张,以及激动β受体使支气管扩张,并减少炎症介质的释放。
由此看来,肾上腺素可谓是过敏性休克的「救星」,然而应用时有些事项如果不注意,患者可能惨遭「一针毙命」。先让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个病例:
病例分析
患者,男,58岁,因上呼吸道感染入院治疗,青霉素皮试阴性,应用青霉素类抗生素治疗。后出现胸闷,呼吸抑制等休克症状,为判断为青霉素药物引起的过敏性休克。给予立即停止使用该药,立即快速静脉注射0.1%肾上腺素1mL,并补充血容量,然,抢救无效,患者死亡。面对像上述案例中的过敏性休克,都用了肾上腺素了,为何患者还是死亡了?
其实这个「救星」也不是万能的,还有这么多种情况是你万万想不到的,「救星」也会秒变「克星」,让我们一起来找茬。这中间可能出现哪些错误呢?
错误一
静脉注射速度过快,剂量过大,引起血压骤升,甚至有诱发脑出血的危险,也可引起心律失常,甚至心室颤动,病人没了。
错误二
该病例中,肾上腺素未经稀释直接采用静脉注射的方式,病人没了。注意:过敏性休克时肾上腺素切不可直接静脉使用,务必稀释。搞错了你就知道什么叫真正的「秒杀」。可采用皮下注射或肌注肾上腺素0.5~1mg(小儿0.25-0.5mg),也可用0.1~0.5mg缓慢静注(以生理盐水稀释至10mL)。如疗效不好,可改用4~8mg静滴(溶于5%葡萄糖液-mL)。
错误三
对拟交感胺类药过敏者,交叉过敏,对肾上腺素也过敏了,过敏性休克的「终结者」也会发生过敏。当然这种情况也是十分罕见的,此种不良反应的报道也较少,但是也需医护人员密切观察。
错误四
病人有高血压,应用肾上腺素后血压骤然升高,而引发脑血管意外、心律失常、急性左心衰竭等,病人没了。肾上腺素是α、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可收缩血管,血压升高,因此肾上腺素的禁忌证包括高血压,器质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疾病等。
那么就有人好奇了,对于有这些疾病的患者们遇到过敏性休克,怎么办?难道真的束手无策。当然了,肾上腺素仍是抢救除肾上腺素抵抗者之外,所有过敏性休克患者的首选救命药物。每一种药物都有其使用的特定条件,对某一个疾病来说可能是救命的,而对另一个疾病来说却是致命的。
这是就需要权衡利弊,所谓两相其害取其轻!
对于过敏性休克这种紧急的威胁来说,高血压和器质性心脏病并非不重要,只是可暂缓考虑,故对此类患者,肾上腺素仍然是救命药物。对于此类患者,必须早期小剂量肌肉注射:重症患者可稀释10倍后缓慢注射,并注意其剂量和速度,同时严密监测血压和心率变化,以避免血压急剧升高而诱发各类致命性心脑血管并发症。
错误五
病人有心源性哮喘,就肾上腺素而言,对于肺源性哮喘是救命的,而对于心源性哮喘却是致命的。肾上腺素为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可兴奋心脏,加强心肌收缩力,使心排出量和每搏量增加,这就足以让心源性哮喘致命的,面对这样的病人万万不能使用肾上腺素。
错误六
病人长期服用普萘洛尔(β-受体阻断剂),应用肾上腺素无效,过敏性休克抢救无效,病人没了。身为受体激动药的肾上腺素与β-受体阻断剂同时服用时,可发生「矛盾反应」。即抵消了肾上腺素的作用,因而虽使用,但无效。对于此类患者,可考虑应用胰高血糖素,几乎不受β受体阻断剂的影响。此药为短效制剂,每5分钟1-2mg,肌注或静推。
也有报道指出β-受体阻断剂可能对过敏反应有增强作用。还有报道指出应用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的患者,在使用含有肾上腺素的局麻药时,可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因此最好在使用含有肾上腺素的麻醉药前停用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如普萘洛尔应当在3日前停药)。
错误七
肾上腺素「变质」了,注射后引起了严重的不良反应,甚至死亡。肾上腺素及其不稳定,遇氧化物、碱类、光线及热均可分解变色,其水溶液露置于空气及光线中即分解变为红色,此时的肾上腺素不宜使用。为了安全起见,肾上腺素使用时应临时配置,避免接触日光。
错误八
除了上述情况,在同时应用这些药物时也会让肾上腺素变成「魔鬼」:肾上腺素与三环类抗抑郁药(阿米替林、氯丙嗪等)合用时,可引起心律失常,高血压。肾上腺素若和其他拟交感胺类药(麻黄碱,异丙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合用时,对心血管作用加剧,会使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大大增加。
肾上腺素在与洋地黄类药物(地高辛等)合用时,洋地黄类药物可增加心肌对肾上腺素的敏感性,可导致心律失常。除了洋地黄,全麻药也可增加心肌对其的敏感,有发生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及急性肺水肿的危险。因此,肾上腺素应避免与上述药物联合使用,若必须合用,肾上腺素用量应减小,同时要密切注意血压与心率变化。
大家都在看
肾上腺素使用基本大法
抢救时,肾上腺素给药需谨慎!
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区别
肾上腺素是把双刃剑:用的好救命用不好致命
去甲肾上腺素or多巴胺,心源性休克该怎么选?
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异丙肾上腺素的异同点
为什么在休克时,选择去甲肾上腺素,而不是去氧肾上腺素?
★★★★★
看完记得分享哦
服务医生,期待支持!《HAOYISHENG》为旗下超万读者诚邀广大界友分享您的佳作,让更多医生受益,欢迎广大医师投稿: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