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头孢和皮试的相爱相杀,掐指一算已有二十余载。自医院发生一起头孢过敏致死事件后,浙江省卫生部门发文要求在使用头孢菌素前必须进行皮试。年,某著名药企的头孢曲松钠在全球发生了多起过敏性休克死亡病例后,不得不在其新一版的说明书上添加“给药前须进行皮肤过敏试验”的警示。但因种种原因,该公司随后又取消了相应的警示。医院一男子在使用头孢曲松钠后发生过敏性休克致死。
头孢类药物,是否需要皮试guide
皮试的诊断价值
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皮试的主要目的,正是通过检测患者体内是否有针对该类药物及其代谢、降解产物的特异性IgE抗体,预测发生Ⅰ型(速发型)过敏反应的可能性,以降低发生过敏性休克等严重过敏反应风险。
然而,事实证明头孢皮试的准确性并不高。其所致的假阳性会为患者关闭使用头孢的大门,这意味着医生必须转而使用更广谱高效的抗生素,由此势必会进一步加重细菌耐药的问题。同时,头孢皮试所致的高额药费和其他支出也无形中增加了患者及医保的经济负担;而其所致的假阴性亦有可能让患者一命呜呼。
卫健委权威发布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了关于《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皮肤试验指导原则(版)》,针对目前广泛存在的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皮试问题做出了明确指示。
该指导原则对促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保障患者用药安全以及减少医疗资源浪费具有重要意义。
六院药师解读
《指导原则》中最大的变化是不推荐在使用头孢菌素前常规进行皮试,仅以下情况需要皮试:
既往有明确的青霉素或头孢菌素Ⅰ型(速发型)过敏史患者。此类患者如临床确有必要使用头孢菌素,并具有专业人员、急救条件,在获得患者知情同意后,选用与过敏药物侧链不同的头孢菌素进行皮试,其结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药品说明书中规定需进行皮试的。应当向药品提供者进一步了解药品引发过敏反应的机理,皮试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并要求提供相应皮试试剂。
_皮试
预防和降低过敏反应的措施
_详细询问和甄别过敏史
_用药期间的密切观察
_配备过敏反应抢救药品和设备
医务人员熟悉严重过敏反应救治措施
医务人员在采集和甄别过敏史,应认真询问并详细记录:
可疑药物品种
给药途径
给药与出现疑似过敏反应的时间间隔
临床表现
处置与转归
经治医师所做诊断
//与以往经验不同
///
NOCITCE
1、应注意鉴别患者所诉的“过敏反应”是否为非过敏性的药物不良反应。如考虑过敏反应,还应尽量区分为速发型还是迟发型。
2、记录过敏史时,尽量具体到药物品种而非笼统表述为某类药物过敏。
3、既往仅皮试阳性患者,应为“既往皮试阳性”,而不应表述为“过敏”。
在与患者良好的沟通,获得患者可能的过敏相关信息的前提下,为了将可能发生的严重过敏反应所带来的伤害降到最低,如速发型导致的的过敏性休克,医院应在配备齐全抢救相关物品的同时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一旦发生,应快速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抢救的首选用药是肾上腺素,而并非糖皮质激素和抗组胺药物。
//严重过敏反应的救治措施
1、立即停用导致过敏药物,静脉给药者更换输液瓶及输液器,救治过程严密监控心率、血压、呼吸及血氧饱和度;
2、肾上腺素(1:):14岁及以上患者单次0.3~0.5ml深部肌内注射,14岁以下患者0.01ml/kg体重深部肌内注射(单次最大剂量0.3ml),5~15分钟后效果不理想者可重复注射,注射最佳部位为大腿中部外侧;
3、保持气道通畅,吸氧,必要时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如暂无条件建立人工气道,紧急情况下可先行环甲膜穿刺;
4、建立静脉通道(两条或两条以上),静滴晶体液维持血压(液体用量20ml/kg,根据患者情况调整剂量),必要时静脉点滴多巴胺维持血压;
5、若有支气管痉挛,可吸入β2受体激动剂;
6、抗组胺药:如苯海拉明1.25mg/kg,最大量50mg,肌内注射;
7、糖皮质激素:静脉甲泼尼龙40mg/ml生理盐水,或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mg~mg;
8、任一环节中如出现心跳呼吸骤停,立即就地进行规范心肺复苏术。患者经救治脱离危险后,应留院观察至少12小时。
!
药师提醒
与皮试相比,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