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皮肤试验指导原则(版)》规定:“不推荐使用头孢菌素前常规进行皮试,除既往有明确的青霉素或头孢菌素Ⅰ型(速发型)过敏史患者及药品说明书中规定需进行皮试的”。
你打过最疼的针是什么?很多人都会说是“皮试”,这滋味真是谁试谁知道!在使用青霉素或头孢菌素之前,医生会提出皮试。什么是皮试?哪些药物需要皮试?
1
什么是皮试?
药物性过敏反应主要包括皮疹、皮炎、发热、过敏性休克等,其中过敏性休克很严重,会有生命危险。皮试是皮肤敏感试验,包括点刺试验和皮内试验,目前国内抗菌药物皮肤试验常规采用皮内试验,即将微量的药液注射到皮下来预测是否出现过敏。为了避免或减少药物过敏性休克的发生,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及《临床用药须知》规定,一些药物在使用前要求做皮肤过敏试验,皮试阴性的药物患者可用,皮试阳性的药物患者不可用。
2
哪些药物需要做皮试?
临床上广泛应用的只有青霉素皮试。科学规范的青霉素皮试对过敏性休克等速发型过敏反应的阴性预测值可达97%-99%。更换了青霉素的种类、厂家或批次,都需要再一次进行皮试。
头孢菌素皮试存在争议,原因在于引发过敏反应的半抗原-主要决定簇与次要决定簇尚不明确。有专家指出:1、头孢菌素过敏的发生率在千分之一到几百万分之一,是比较低的;2、有研究证明头孢菌素皮试的阳性预测值与敏感性都很低;3、滥用皮试会造成经济损失与资源浪费;4、国外比如日本在年已经取消头孢菌素的皮试。
生物制品对人体而言是一种异性蛋白,具有抗原性,可导致机体过敏反应,在使用前可能会要求进行皮试,如白喉抗毒素、破伤风抗毒素等。还有一些容易出现过敏的药品,且药品说明书中要求做皮试的药品,如糜蛋白酶、胸腺肽注射液(过敏体质者需做皮试)等。
3
“皮试阴性,用药就一定不会过敏吗?”
“皮试阳性,就一定不能用药吗?”
答案都是否定的。
皮试仅为预防过敏反应的措施之一,其预测作用仅限于少数药物引发的IgE介导的速发型过敏反应,对其他超敏反应并无预测作用。皮试结果常出现与机体实际情况不符的情况,即:“假阳性”和“假阴性”现象,可能的原因有:
①患者自身因素:年龄、性别、皮肤的敏感性、自身疾病,使用了其他干扰药物。
②皮试过程:皮试液的剂量、浓度,注入药液的量,溶媒的选择不当,穿刺时消毒液尚未挥发随针眼进入皮内等因素。
③医护的因素:操作过程不够谨慎、结果判读不准确等。
④缺乏对照实验:未用生理盐水进行对照实验。
⑤环境因素:患者进入治疗室,可能会出现胸闷、憋气以及其他类似过敏的反应。
4
“青霉素皮试阳性”
不等于“青霉素过敏”
仅有皮试反应阳性但不伴随过敏表现时应当描述为“青霉素皮试阳性”。多种影响因素的存在,使得皮试阳性并不是用药绝对禁忌,如果治疗需要,既往皮试阳性患者在某些情况下可再行皮试重新评估,并做好阴性对照。但如果曾经出现过敏性休克,则禁止尝试再次皮试或用药。
患者恐慌:既然皮试不能确保过敏反应不发生,该怎么办?
与其纠结做不做皮试、皮试结果可不可靠,更重要的是做好药物过敏的抢救准备工作!
医生—护士—药师通力合作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1.用药前应仔细阅读说明书,说明书要求皮试的必须皮试。
2.仔细询问过敏史,无药物过敏史的患者无需皮试。
3.有青霉素过敏性休克者或头孢过敏史者,不宜再选用头孢菌素。
4.做好用药监护,要求患者及家属观察用药反应,及时报告医护。
5.科室抢救药、抢救设备准备充分,不在没有急救药物和抢救设备的条件下使用青霉素和头孢类药物。
References:
1.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皮肤试验指导原则(版).国卫办医函〔〕号.
2.龚新,辛新.青霉素皮试假阳性原因及预防对策的探讨[J].药物与临床,,35(11):-.
3.孙园园.头孢菌素类药物皮试假阳性的影响因素临床分析[J].ModernPracticalMedicine,,25(1):-.
4.宋燕梅,方雪云,江淑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皮试假阴性的原因分析及预防[J].当代护士,,NO.9:-.
5.李平,卜书红,周佳,姚慧娟,刘昕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临床交叉过敏反应的发生机制及美国相关处理流程介绍[J].中国药房,,28(26):-.
版权声明
本公众医院药学部原创,欢迎转发,如需转载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