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起守沪如何识别致死性哮喘的高危人群

<

原创掌健识上海市医学会健康科普

做健康的传播者,一路同行,一起成长

近1月疫情期间连续听到有哮喘患者急性加重不幸去世的消息,震惊之余迫使我们要帮助广大哮喘患者了解哮喘,认识自身哮喘的严重程度、危险因素及如何防治。本科普主要就如何识别致死性哮喘的高危人群作一阐述。

首先我们谈谈如何认识哮喘急性加重。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个慢性炎症性疾病,可是很多老百姓都想不明白,认为只有出现明显喘息胸闷甚至更加严重的症状时才是哮喘,而真理是这种情况只是哮喘的一种表现阶段称之为急性加重期,另外还有慢性持续期和临床缓解期。而急性加重期根据其严重程度分为轻、中、重、危重度。危重度哮喘急性发作的主要症状包括不能讲话、嗜睡甚至叫不醒、呼吸反而减弱变慢,与平时的呼吸急促、喘息状态不同;而猝死是哮喘急性发作最严重的并发症,常无明显先兆,病情突发并快速恶化,往往来不及抢救而死亡。因此识别具有哮喘相关死亡高危因素对于避免致死性哮喘的发生非常重要。

接下来我们从下面几点谈谈如何识别致死性哮喘的高危人群,以帮助患者并加强防范。

既往有过因哮喘急性发作需要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病史。这类人群尤其需要规范用药,随身携带急救用药,避免过敏原。

在过去1年中因为哮喘急性发作而住院或急诊就诊的病史。哮喘急性发作是哮喘未控制的重要标志,应该重新评估监测,寻找原因,必要时调整方案。

重症哮喘患者。有大约10%的哮喘患者属于重症哮喘,平时除了规律吸入中、高剂量激素例如常见的吸入制剂如舒利迭每日2次的剂量或信必可大于每日2次的剂量,甚至还需要口服激素控制,尤其是遇见哮喘发作的常见诱因如季节:春季、秋季;病毒呼吸道感染;过敏原(尘螨、猫毛狗毛、花粉、食物)等;或者最近刚刚停用口服激素。

未使用吸入激素控制哮喘的患者。有一些哮喘患者自认为比较轻,发作次数较少,甚至数年未出现急性加重,平时生活工作未受到哮喘的影响,因此几乎无常规备药,也缺乏心理建设;对急性加重前的隐匿表现认识不足。这种情况患者更多是对疾病感知不足。哮喘严重程度评估有正规、相对客观的指标,由专业呼吸科甚至哮喘亚学科的医师完成,因此这类的患者每年至少1-2医院的评估。仍然需要哮喘急性加重的常规备药。

过分依赖使用沙丁胺醇(或等效药物)的吸入制剂,甚至每月超过1支的患者。这类患者主要对哮喘认知不足。哮喘是气道的慢性炎症,需要吸入糖皮质激素控制炎症从而减少哮喘急性加重。而平时过多的沙丁胺醇吸入还会导致其受体不敏感,减弱沙丁胺醇的疗效。

有食物过敏史。食物过敏会诱发全身变态反应,甚至过敏性休克。也会诱发支气管哮喘发作,喉头水肿,需要紧急抗过敏处理。重在预防,避免过敏食物,尤其是深加工食物。

最后希望哮喘患者能在这段疫情中规范用药、平稳度过。

供稿:上海市医学会呼吸病专科分会哮喘学组

执笔:余莉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审核:邱忠民上海市医学会呼吸病专科分会哮喘学组组长

上海市医学会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开拓医学科普新局面。持续开展“健康方向盘”、“架起彩虹桥”和“青年医学科普能力大赛”三大系列品牌活动。青年医学科普能力大赛已经成为沪上乃至全国最具影响力的医学科普比赛之一,培养了大批医学青年科普人才,为青年医学工作者打造了新时代“有情怀、有温度、有传承、有创新”的四有科普舞台,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添砖加瓦。觉得好看,请点这里??

原标题:《一起守“沪”|如何识别致死性哮喘的高危人群》




转载请注明:http://www.adnwm.com/xkyf/170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