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来临我校即将开展综合演练,训练中,钻山林、过草地、溯溪,提高军事技能的同时,也增加了与蛇虫“狭路相逢”的机会。由于缺乏应急常识且对蛇虫伤害认识不足,近年来各地户外训练受到虫蛇侵害的个案不断增多,有人甚至因救治不及时而丧命。
蛇伤虫害应急处理贴士1.蛇咬伤:第一时间稀释毒液防扩散 通常被血循毒类毒蛇或混合毒类毒蛇咬过后,伤口局部常留有一对毒牙痕迹,且周围会出现明显肿胀,伴有剧痛甚至发黑、发紫、流血不止。而被无毒蛇咬后可留两排锯齿形牙痕,局部虽也有疼痛,但渗血少。 “也有些人被毒蛇咬后一开始局部或全身症状并不明显,拖到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时才处理,但往往已太迟。”专家提醒,若被蛇咬后难以判断是否有毒时,建议按毒蛇咬伤情况急救处理。比如,在现场找干净水源冲洗伤口,清洗过程中适当扩创——将伤口切开点,尽量挤压、稀释毒素;也可第一时间用打火机、火柴等烧灼伤口破坏毒素;尽快用绳子或布条结扎伤口近端并将患肢放于低位,减缓毒素回流心脏扩散向体内的速度。而在赶往急救点时最好有人背或抬,若没人,受伤者走动要缓慢,避免奔跑,以免血循环加快致毒素迅速扩散。 治疗方面,最好在24小时内及时使用相应的抗蛇毒血清,但被眼镜王蛇、蝰蛇咬伤,国内无相应抗蛇毒血清,只能采取积极的对症治疗及预防、治疗并发症。只要治疗对症、及时,大多数蛇咬伤病人都能转危为安。
2.蜂蜇伤:清毒刺防过敏休克
在野外活动时,如被蜂群蜇伤后,必须在第一时间检查伤口,小心地拔除毒刺并用清水洗涤伤口。很多人认为蜂毒不如蛇毒危险,其实不然。专家指出,普通人受几只马蜂蜇,可能出现局部皮肤肿痛,问题不太大,但对蜂毒引起的过敏反应者则可能产生过敏性休克。 因此,在现场除了及时为患者做好局部处理之外,还要密切观察患者有无脸面苍白、血压下降、气促甚至呼吸困难等过敏性休克症状。万一患者发生休克,医院急救途中应注意保持其呼吸畅通,可用人工呼吸、心脏按压等急救处理。
3.蚂蟥叮咬:及时止血防感染
野外蚂蟥种类极多,草地或是山溪、泉水中都有,喜欢溯溪的人群遇到的机会更大。虽然被它叮上不至于危及生命,但因其吸血量大,被叮咬后伤口又容易流血不止,若不及时止血并作抗感染处理,可致感染、发炎甚至溃烂。 专家提醒,一旦被这种“吸血鬼”叮上身,切莫用力硬拉,以免适得其反被吸得更紧,或者只扯出其身而将口器留在皮下,更易扩大伤口并引起感染。比较简单的做法是拍拍被咬附近的皮肤将其震落,或用烟头、火柴等将其烫落,清洗伤口后再指压一小会以止血,若有碘酒或酒精,马上涂上消毒伤口更安全。
4.蝎子蛰伤:迅速拔出毒刺
蝎子通过其尾部的钩刺人人体的毒液伤人。被蝎子蛰伤后,应立即拔出毒刺,并在近心端结扎带子,注意每15分钟放松一次,再用20%肥皂水或10%苏打液冲洗。局部可进行冷敷,或用蛇药片调成糊状敷于伤口3cm处。也可用细盐与水调后敷在患处,并用布包好,再放人热水中浸泡,很快就能消除疼捅。同时多喝水,以利排毒。
5.毒蛛咬伤:排除毒素
毒蜘蛛咬伤后,被咬者会出现局部苍白、发红、麻疹,重者可发生局部组织坏死或全身性症状。被毒蜘蛛咬伤后,应立即冲洗伤口,吸吮排毒,在近心端进行包扎,其处置方法与蛇伤相同。伤口应用氨水、肥皂水等碱性液体涂在患处,也可用清凉油、风油精、止痒剂、龙紫胆(紫药水)涂擦。中草药白花蛇舌草、七叶一枝花洗净捣烂敷在发炎处,也会产生较好效果。如果症状较为严重,可口服扑尔敏,每次4mg,每日3次。
6蜈蚣咬伤:立刻清洗伤口
蜈蚣俗称“百足虫”,被它咬伤后,多数人只有局部红、肿、热、痛;中毒严重者可出现全身症状,如高热、全身发麻、眩晕、恶心、呕吐等;极少有昏迷、过敏性休克等。遇到这种情况应立即用肥皂水或3%氨水、或5%~10%小苏打溶液冲洗伤口,忌用碘酊或酸性药物冲洗或涂擦伤口。适当条件下用甘草各等份研成细末后,用菜油调匀涂患处,或用季德胜蛇药调成糊状,涂擦在伤口周围。也可用雄鸡口内唾液涂抹伤口。
总结野外钻山林、过草地时,最好穿上长袖上衣、长裤及鞋袜,扎紧袖口、领口,必要时将裤脚也扎在袜子里,并戴上草帽;实在无法“武装”而不得不裸露在外的皮肤最好搽点防蚊虫的药水;女性切忌抹香水、发胶等有强烈芳香气味的化妆品,不要穿着太鲜艳,以免诱发毒蜂攻击。尽量少在蛇类喜欢待的潮湿树阴下和草地上坐卧。行走在野外时,可就地取材找根木棍,经过草丛繁茂的地方或人迹罕至的树林、溪畔时敲敲打打,赶走可能潜伏的蛇。但有时打草也未必总能惊走蛇,比如眼镜王蛇就会主动攻击人,有根棍子在手上,危急时也能起到一定的防身作用。若看到蛇时尚未惊动它,尽量避开走;若已引起其注意,应保持镇定,站在原处注意其来势以便左右避闪,伺机用手中的棍子自卫,也可将手中物品扔向旁边转移其注意力,或把衣服、雨披扔过去蒙住它后尽快跑开。
编辑:谭思成刘海金
边防指挥系团总支全心全意为您服务
投稿邮箱bianfangzhihuixi
.北京治疗白癜风好的医院北京治疗白癜风那家医院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