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进医院不管什么病,似乎输液已经被看成是一种常规项目,在很多临沂人的观念中,输液会使病情好转得更快。而就在上周,一2岁男童在输液时突然过敏休克,经过抢救,幸无大碍。在医院里,当医生开出输液打吊针处方的时候,临沂的家长们一定要小心了……
输液过程中2岁男童过敏休克
据开封市的张女士反映,由于自己2岁多的儿子贝贝(化名)近一周持续感冒,张医院就医。医生在询问了孩子的相关症状后,建议输液治疗。
看到儿子突然出现休克的情况,张女士吓得两腿发软,赶紧叫来医生进行抢救。
经过抢救,贝贝已经转危为安,医院住院接受治疗。张女士表示,孩子前后输了头孢和喜炎平两种药品。
头孢、喜炎平,谁是罪魁祸首?
使用头孢类抗菌药到底应不应该做皮试?
小编查阅相关资料发现:中国药典委员会主编的《临床用药须知》和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总后卫生部联合发布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两个重要文件中,明确规定使用青霉素类药物之前要进行皮试,过敏者禁用;而并无头孢类药物进行皮试的规定。
“头孢”的全身性一般过敏反应发生率为1%—2.8%,目前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头孢皮试可准确预测是否发生过敏反应,头孢皮试的预报率仅为30%。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建议:
1.喜炎平注射液易发生过敏反应,建议医护人员在用药前详细询问患者的过敏史,对穿心莲类药物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老人、儿童、肝肾功能异常患者等特殊人群和初次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患者应慎重使用,加强监测。
2.喜炎平注射液严禁与其他药物混合配伍,谨慎联合用药,如确需联合使用其他药品时,应谨慎考虑与本品的间隔时间以及药物相互作用等问题。
由此看来,不管是头孢还是喜炎平都可能出现过敏性的反应,一旦抢救不及时,很可能会出现休克,甚至死亡等严重后果,临沂的家长们还是小心为妙!
baby的这些疾病请对“输液”请说NO!
其实并不是所有疾病都需要输液的,能吃药就别输液,各位爹地妈咪要牢记哦。对于普通感冒发烧其实没必要让宝宝输液呢,下面几种情况请对“输液”说NO!
1、手足口病
对于手足口普通病例,口服抗病毒药物以及对症治疗就OK了。如果手足口病变严重,则需要住院输液。
2、儿童普通哮喘
宝宝哮喘疾病发作如果未合并感染,口服药物或雾化治疗即可。不过对于混合感染的小宝宝,医生一般会帮其输液。
3、普通感冒发烧
普通感冒是不需要输液的,除非宝宝出现连续高热,流脓性鼻涕,血检呈白细胞增高等指征,否则不用输液。当然具体还是要听医生的指导。
4、少儿腹泻病
如果宝宝只是轻度脱水,口服补液情况有所缓解的话,不需要输液。
5、疱疹性咽峡炎
宝宝没有出现发热情况,精神状态好,血象也不高,不输液也OK。
6、毛细支气管炎
假如孩子只是轻度喘息,可以不输液。
输液进行时,麻麻必get技能看这里
宝宝输液前,家长要确认到底需不需要做皮试,因为孩子的免疫系统还比较脆弱,如果对药物过敏反应则会比较强烈。
1、输液不做皮试?简直是耍流氓!
一些药物容易引起过敏,输液前需要做皮试,家长们最好了解清楚。另外做了皮试不等于可以放心输液,例如青霉素输液后24小时内有效,一旦过了24小时,就要重新做过敏测试。
2、提防熊娃闹腾,抱好再扎针
输液当天最好给宝宝穿宽松一点的衣服,输液前先让孩子排尿,之后家长们要协助护士,找到比较合适的扎针体位,家长们还要防止宝宝拔掉穿刺针哦。
3、别手贱!输液滴速不能随意调
各位爹地妈咪不要任性哦,滴速过快可能会加重宝宝心脏负荷,引起心衰或肺水肿等不良反应,一定要牢记。
4、警惕!输液出现异常需STOP
宝宝输液时,家长一定要在旁边观察,大多数宝宝的输液反应通常在15分钟-30分钟,假如宝宝体温出现变化,穿刺部位肿起,药液渗漏异常,血管出现红、肿、痛的表现,家长要立即通知医务人员,甚至要迅速拔掉针头。
输液之后这些事情千万不要做:
1、拔针头酱紫按压才不痛
拔掉针头没多久,针眼附近可以会出现青紫,这个时候别光责怪护士,可能是你的按压方式不对。拔针时,需要将棉片与血管平行直压在血管上,同时按压表皮针眼和血管针眼,并按压5分钟。
2、输液后不要立马带娃耍
拔掉针头后,家长不要马上带宝宝出去玩耍,最好让孩子静坐半个小时,这样才能有效防止局部皮肤及皮下发生出血或淤血。输液过程如果宝宝乱动,爹地妈咪要安抚好北鼻的情绪哦。
3、针眼位置要保持干燥、清洁
如果针眼出现淤血斑,24小时后可以用湿毛巾热敷。此外,要注意保持伤口清洁、干燥。
临沂的粑粑麻麻们看清楚了吗?给孩子们输液时,一定要格外小心哦,同意的请点zan↓↓↓
临沂医指通情系千万家为健康护航
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