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入侵生物!
小男孩被红火蚁咬伤休克
家属求助交警
紧急送医转危为安
“五一”假期,很多家长都会带孩子外出游玩。外出游玩时,一定要注意防范一种“小虫”——红火蚁。
据交警介绍,4月30日,“五一”假期第一天,四川凉山公安交警在西昌市核桃村路面执勤,突然一名游客抱着一名小男孩着急地向交警求助。
经过询问了解到,小孩被毒蚂蚁咬伤,引发过敏性休克,情况危险。医院,并一路护送小孩就医。经过抢救,小孩目前生命特征稳定,正在进一步观察中。
▲小男孩被红火蚁咬伤,紧急送医治疗。
孩子姑姑表示,小孩在邛海边玩耍时,不小心捅了蚂蚁窝,很快出现了休克。“非常感谢两位交警,开医院,还给我们联系急救医生。当时真的吓死了,一会儿时间,就出现了休克。”
医生介绍,人体被红火蚁螯针刺后有灼伤般疼痛感,可出现如灼伤般的水泡、脓包,敏感体质人群会出现局部或全身过敏,甚至休克、死亡。
记者了解到,红火蚁源于美洲南部,是全球公认的种最具破坏力的入侵生物之一。据农业农村部门监测,截至年3月,红火蚁已传播至我国12个省(区、市)个县(市、区),曾接近秦岭地区了。
年四川西昌首次在龙眼井公园发现红火蚁,此后在邛海湿地及一些绿化带里,也发现了红火蚁踪迹。专家分析,或为外地疫区运入草皮、带土苗木时不慎引入。
医生介绍,红火蚁属于外来入侵物种,以难以防治出名。5月至11月,红火蚁陆续进入频繁活动期,多见于人行道边绿化带、公共绿地、丢荒地、河堤等处。人体被红火蚁螯针刺后有灼伤般疼痛感,可出现如灼伤般的水泡、脓包,敏感体质人群会出现局部或全身过敏,甚至休克、死亡。如果不慎被红火蚁咬伤,出现特殊生理反应,应立即就医。
紧急提醒:
如果不慎被红火蚁咬伤,一定要记住“清洗、冰敷、不抓、就医”4项原则。
用肥皂和水清洗患处;冰敷或冷敷;不要挠破水泡,避免细菌感染;若出现过敏反应,如脸部燥红、荨麻疹、脸部和喉咙肿胀、说话模糊、胸痛、呼吸困难、心跳加速等症状,或其他特殊生理反应,医院就医。
近日高发!出游时警惕!医院连续接诊8例蜱虫患者!近日,医院连续接诊了8例蜱虫叮咬患者,其中一位70岁患者出现发热、神志不清、血小板减少等重症表现,经规范治疗后病情方才稳定。
4月28日,人民日报微博报道,医院接诊了一位感染“新型布尼亚病毒”的大伯,他因多脏器功能衰竭被紧急送入重症监护室抢救,而罪魁祸首就是蜱虫。医生提醒:蜱虫可传播新型布尼亚病毒,严重的会致死。蜱(pí)
又名蜱虫、壁虱、扁虱、草爬子,是一种体形极小的蛛形纲蜱螨亚纲蜱总科的节肢动物寄生物。多数蜱种的宿主很广泛。
世界性分布种,分为软蜱、硬蜱。
硬蜱多生活在森林、灌木丛、草原中等。
软蜱多栖息于家畜的圈舍、野生动物园的洞穴、鸟巢中。
蜱虫有着超乎寻常的嗅觉
特别是对汗臭和动物及人
呼出的二氧化碳极为敏感
感知距离可达15米
蜱一般寄生在动物的皮肤较薄
不易被搔动的部位
游离动物体后附着在草上
可叮人、吸血
到底怎么防蜱虫
问题一
宠物犬钻进草丛里玩之后,你会查看其身上是否携带了蜱虫么?
问题二
郊外露营的时候,你会暴露双腿在树林里穿梭么?
问题三
孩子去野外玩耍之后,你会仔细检查一遍他的身体么?
蜱虫可以生存的场所远比我们想象中日常。这已经不再是一种荒郊野岭,深山老林里的危险了,小区楼下的高一点的草丛、灌木,周末郊游的树林,自家喜欢钻树丛的小狗,都可能与之相遇。比起叮咬后的处理,更重要的是提前预防。
我们可以做好以下这几点:
1
去户外前,将衣物喷上含有除虫菊脂的驱蚊水。
2
减少在较高的草丛及灌木间的走动。穿长裤,必要时可用高帮袜子束住裤脚。
3
从户外回来后,更换衣服并检查身体和衣物是否有藏匿的蜱虫,重点检查部位有:腋下,耳周,脐部,膝后侧,大腿内侧,腰部,脚踝,头发(不管脱不脱发)。
4
如携带宠物出门,宠物又喜欢跑进草丛之类的地方,要检查宠物是否被叮咬。
如果被叮咬了,如何处理?
提醒:如无把握,应尽医院,让医生处理。
若发现了这些情况,赶紧去看医生:
1.出现不适症状或被咬处的红斑持续性扩大;
2.口器残留无法进一步取出;
3.伤口感染;
4.感觉蜱虫附着已经超过24小时。
中国疾控中心发布提醒
假期野外活动时做好个人防护
应穿长袖长裤、扎紧裤腿
裸露皮肤涂抹驱避剂
避免在草地、树林等环境中
长时间坐卧,防止蜱虫叮咬!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