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生都惊呆了,抽出的血居然是乳白的麻醉

上周,我们手术室建院以来开辟性的迎来一位多斤的病人。手术之前,大家的的焦点问题是该上什么麻醉呀?

想想也是,如果是全麻。术中不可避免的会加大药量,这么大的药量很有可能导致术后不醒或者出现其他意外或者并发症。而如果采用下半身麻醉的方式,像面板一样的后背,穿刺难度极大。一时之间,大家都拿不出一个完美的麻醉方案。

考虑到这个病人手术部位在小腿,因此大家还是倾向于椎管内麻醉。椎管内麻醉的好处就是,对全身影响小。如果再将麻醉范围控制在一只腿上,将更有利于术中的管理。

但目前一个现实的问题是,这个病人的穿刺难度可能极大:

首先,定位就是一个大问题。不夸张地说,哪里是腰都分不清。找脊柱位置的时候,恨不得拿尺量。在中点的位置,划一条线,姑且算它是脊柱的走形路线。至于具体是哪个脊椎节段,更是没有办法准确确定。如果是非常收的人,可以通过查第12肋的位置确定腰椎节段,也可以通过准确判断骶骨而找到腰5骶1间隙而准确定位。但目前,显然这些都是不可能的。还得根据经验判断目标穿刺点大概的位置。

这里,有人会很紧张。这么没准,就敢穿刺啊?其实,判断大概位置后,麻醉医生还是有办法准确判断的。有一个诀窍,就是穿此前在给病人打局麻药的时候,通过针尖通过的位置,可以判断出皮下的组织结构,尤其是棘突所在的位置。只要锁定的一个棘突,穿刺的其他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因此,麻醉科派出具有丰富经验的一名麻醉医生负责这台手术的穿刺。

当这个病人躺在手术台上之后,大家心有灵犀地产生一个共同的感觉:这个手术床对他来说太小了。为了把他弄成易于穿刺的侧卧位,七八个男医生一起上手才勉强符合穿刺要求。

在穿刺过程中,也是一波三折。肥胖的人,一般都比较怕疼。在最近的一些国际研究中,也证实了这一点。因此,很正常的打局麻药,他都在那里哇哇叫。因此,严重影响了麻醉医生的操作:一边劝他别喊了,一边还要专心穿刺。局麻针打进去,犹如石沉大海。原来,是由于他的皮下脂肪3厘米长的普通注射器针头根本穿不透。在换过更长的注射器针头后,才勉强找到棘突所在的位置。穿刺过程,由于他的肚子太大没办法弯腰。几乎是几个男医生使劲搂着他的推、压着他的头,才勉强完成了穿刺。

穿刺完成后,负责穿刺的麻醉医生手也抽筋了,负责控制病人的医生胳膊也酸了。

天有不测风云,手术过程中又有新情况:由于他的病变部位在腿的深部,在手术分离远超过正常人厚度的组织过程中出血量比较大。虽然他的血量比较大,不是太多的血,就不用担心失血性休克的问题。但什么事都怕万一,因此麻醉医生让护士抽一个血交叉以应对可能的术中出血。

当护士拿来采血管后,在大家努力之下可算在厚厚的脂肪下面找到了一根静脉血管。

可是,就在钢针扎进去的时候,一个奇怪的现象惊呆了众人:按道理,应该有鲜红的血液流出。可流到他采血管里的居然是乳白色、略带一点粉的东西。

护士抬头看看麻醉医生,看那意思像是在询问:是不是搞错了?麻醉医生也是一愣,但很快就示意继续抽,就送这瓶去检验。

拔出针后,护士悄悄地问麻醉医生:你确定那是血吗?麻醉医生告诉她,我以前见过一次因血脂太高血液呈现乳白色的情况。虽然这东西非常像乳糜液,但胳膊上没有乳糜管。因此,从排除法,它也是血液。

回报结果显示,那确实是血。再看他的血脂化验结果,果然血脂是飙高的。从这项检查,就可以直接判断他有非常严重的高脂血症。

特别提示大家:高脂血症是指血脂水平过高,目前,高血脂症的患者极为普遍,它包括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脂血症及复合性高脂血症,这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主要因素之一。它对肾脏、末梢循环、胰脏、瘙痒症、免疫系统、血液系统疾病也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

一胖毁所有,因此建议大家,要注重科学的生活方式、要控制体重。




转载请注明:http://www.adnwm.com/xkyy/165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