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是以骨量低下,骨的脆性增加,极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代谢性骨病。其主要临床表现有疼痛、驼背、身高变矮、骨折。
疼痛疼痛是骨质疏松症最常见、最主要的症状,原因是由于骨转换过快,骨吸收增加导致骨小梁的破坏、消失、骨膜下皮质骨的破坏均可引起全身骨痛。另外,由于骨质疏松其骨的承重能力明显下降,而肌肉必然承受更多的力,长久必然引起肌肉疲劳、劳损,从而产生肌肉及肌膜性疼痛,尤以腰、背部为甚。疼痛患者负荷增加时疼痛加重或活动受限,严重时翻身、起坐及行走有困难。
驼背、身高变矮它是由于骨质疏松造成椎体变形而引起的,也是临床上的重要体征之一。
骨折骨质疏松症最严重的后果是骨折。骨折非外伤或轻微外伤发生的骨折为脆性骨折,如从站高或小于站高跌倒或因其他日常活动而发生的骨折。在临床上主要发生在富含松质骨的区域,如髋部、胸腰椎、桡骨远端、肱骨近端及踝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