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体温会随着年龄、活动和一天中的时间段而有所不同。婴儿的体温通常比大孩子高,每个人的体温都是在下午和黄昏之间最高、在半夜和早晨之间最低。如果直肠温度(肛温)达到38℃或更高,就是发热(俗称“发烧”)了。对婴儿来说,肛温是体温的金标准。
发热本身不是一种疾病,它只是疾病的一个体征或症状。事实上,发热通常是一个积极的信号,意味着身体正在对抗感染。发热刺激身体的某些防御机制,比如白细胞,它可以攻击和摧毁入侵的细菌和病毒。发热实际上是在帮助孩子对抗感染。任何感染都可能引起发热,包括呼吸道疾病、耳部感染、流感、普通感冒、咽喉痛。发热可能伴随肠道、血液、或尿路感染、大脑和脊髓感染(脑膜炎)、和大多数病毒性疾病而发生。
什么时候要去看医生?
如果符合下面的就医指征,就要去看医生:
1、孩子在2月龄或以下,肛温达到38℃或更高,要立即去看医生。在咨询医生之前,不能自行给2月龄以下的婴儿使用任何药物。
2、3月龄到6月龄的孩子,体温达到38.3℃或更高;或6月龄以上,体温达到39.4℃或更高;也要去看医生。
3、孩子的精神状态和活动情况比体温数值更重要。如果孩子在1岁以上,吃、睡、玩都正常,通常不需要立即去看医生。但如果高热持续24小时以上,就要去看医生。
4、任何年龄的孩子,如果发热伴随这些症状:咽喉痛、耳朵痛、咳嗽、不明原因的皮疹、反复呕吐或腹泻、非常易激惹或嗜睡、神志不清,要去看医生。
家庭治疗
发热通常不需要用药物治疗,除非发热使孩子不舒服。即使孩子以前有过热性惊厥史,用药物治疗发热也不能预防热性惊厥,重要的是观察孩子的状态,如果他吃、睡、玩都正常,即使体温超过38.5℃,很可能也不需要任何治疗。如果你觉得发热让孩子不舒服,但又不符合上面的就医指征,可以在家给他使用退热药治疗,对乙酰氨基酚(如泰诺林-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滴剂)和布洛芬(如美林-布洛芬混悬滴剂)是最常用的两种退热药,1岁内婴儿通常用滴剂,1岁以上可以使用混悬液。
注意事项
1、3月龄以上的孩子就可以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剂量请咨询医生或药师),布洛芬要6月龄以上才能用。
2、如果孩子有影响肝脏的疾病,使用对乙酰氨基酚之前要先咨询医生。如果孩子有肾脏疾病、哮喘、溃疡、或其它慢性疾病,使用布洛芬之前要先咨询医生;如果孩子脱水或呕吐,不要使用布洛芬,除非是在医生监控下。
3、退热药要根据孩子的体重来确定剂量,不应只根据年龄。
4、如果同时使用两种或以上药物,要注意各种药物是否有相同的成分,如感冒药通常含有对乙酰氨基酚,同时使用两种含相同成分的药物很容易导致过量发生危险。
5、交替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容易导致用药错误——你可能不记得上一次用的是哪种药——这可能导致潜在的副作用,在联合用药之前要先咨询医生。
6、非处方感冒药不应给6岁以下的孩子使用,因为有潜在的严重副作用,而且研究显示这些感冒药不能有效治疗6岁以下孩子的症状。
7、如果去看医生,不要着急让医生帮孩子“退烧”,更不要主动要求医生给孩子打针、输液、或用什么“好药”。很多发热都是要反复“烧”几天的,只有当孩子的身体战胜病菌之后,才会彻底退热。
其它建议
1、保持房间凉爽,孩子穿衣应轻薄(以孩子感觉舒适为准)。
2、鼓励孩子多摄入液体,如母乳、水、稀释的果汁、补液盐溶液。
3、如果房间比较热或不通风,可以使用风扇来降温和保持空气流动。
4、孩子可以到室外走动,但不能跑或玩得太疯。
5、如果孩子发热是一个高度传染性疾病的症状(如水痘或流感),应该避免和其他孩子或老人或不能很好抵抗感染的人(如癌症患者)接触。
温水浴
美国儿科学会在年发行的第六版《CaringforYourBabyandYoungChild》中已经不再建议使用温水浴或温水擦身来治疗发热。每天正常的洗澡是可以的,但水温不要太高或太低,水温比孩子体温稍微低一点,但不要让孩子觉得冷或不舒服。
退热贴
退热贴不能有效降温,可能使孩子不舒服甚至过敏,建议不要使用。如果一定要使用,注意看退热贴的成分中不能有药物成分;只能贴一帖,不要贴太多;如果孩子抗拒,就不要强迫他使用。
酒精
不要使用酒精来给孩子擦身,这可能会引起寒战,反而提高核心体温。通过皮肤或呼吸吸入酒精还可能导致严重问题。
冷水和冰敷
洗冷水和冰敷也可能引起寒战,反而会提高核心体温。
慎用药物
1、地塞米松,是一种糖皮质激素,可以抑制免疫系统的功能,卫计委《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规定:“不能单纯以退热和止痛为目的使用糖皮质激素”。
2、阿司匹林,可能导致瑞氏综合征,儿童通常不应该使用阿司匹林来退热。
3、赖氨匹林,是阿司匹林和赖氨酸复盐。3月龄以下婴儿禁用,12岁以下儿童慎用,因为可能导致瑞氏综合症。
4、氨基比林,有潜在的致癌性。可致中性粒细胞缺乏、再生障碍性贫血、渗出性红斑、剥脱性皮炎、龟头糜烂等。
5、安乃近,由氨基比林和亚硫酸钠结合而得。血液方面可引起粒细胞缺乏症,重者有致命危险;皮肤方面可引起荨麻疹、渗出性红斑等过敏性表现,严重者可发生剥脱性皮炎、表皮松懈症等;个别病例可发生过敏性休克,甚至导致死亡。儿童用药无可靠参考文献。年开始被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30多个国家禁用。
6、氨酚咖敏片(又称克感敏片、扑感敏片),含有氨基比林,慎用。
7、尼美舒利,12岁以下儿童禁用。
8、利巴韦林,在美国只用来治疗丙型肝炎、病毒性出血热、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有很多副作用。
9、中药注射剂,没必要使用,可能导致严重不良反应甚至死亡。打针或“吊水”(静脉输液)前一定要注意看清楚每种药物的成分,如果成分中有中药名的,一定要小心查证。
参考资料:
1.美国儿科学会.CaringforYourBabyandYoungChild:BirthtoAge5.6thedition..
2.MedlinePlus.Ribavirin..北京白癜风康复中心北京哪家医院治白癜风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