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动态郑州七院CT室举行碘对比剂过敏性休克

使用碘对比增强造影是CT室常用的检查方法,在使用过程中或使用后少数病人可出现过敏反应,严重者可导致过敏性休克和喉头水肿,若诊治不及时,患者可因心血管及呼吸系统功能严重障碍而迅速死亡。因碘过敏主要与人体特质有关,无有效的预防措施,因此正确判断和积极抢救成为挽救病人生命的关键。

为规范碘对比剂过敏性休克应急抢救流程,提高CT室医、技、护和急诊科人员应对碘对比剂过敏性休克的急救和整体协调能力,4月8日下午17:30,CT室全体工作人员在16排CT检查室举行了应急演练。

首先,由CT室张兴雨主任对碘对比剂的临床表现、主要特征以及抢救的具体步骤等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并指出防治过敏性休克必须询问病史详细、观察仔细、发现及时、用药紧急。同时,强调每天正式检查前对急救药品、急救设施的检查的重要性,要求CT室每位工作人员根据自己可能承担的岗位并对照演练脚本,掌握所在岗位应该承担的职责。17:45赵君红护师一声令下,演练开始。

按照演练预案,在CT增强造影时,病人发生过敏反应。护士通过检查窗口突然发现病人异常,迅速通知技术员停止扫描,并进行过敏反应判断,确定为过敏反应时(出现胸闷、心悸、呼吸困难),立即停止使用造影剂,退出扫描床,紧急启动“CT室造影剂引起过敏性休克急救应急预案”,CT室护士(王灵灵、徐蒙蒙)迅速给患者吸氧、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建立静脉通道,同时检查技师迅速通知急诊室、科室住院总医师,并上报护士长及CT室主任,随即推平车,与CT室技师护士一起将病人移到平车上;不到一分钟,急诊科医师到场,询问病情和观察病人后下医嘱,护士为病人静脉注射肾上腺素1mg、地塞米松10mg,补偿血容量;发现有呼吸抑制及心脏骤停时,CT室技师秦大攀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约5分钟,急诊科医生、护士赶到现场,CT室在场工作人员积极配合急诊科医护人员共同进行抢救。

15分钟后,演练结束,整个演练过程有条不紊,参与演练的医护人员全情投入。

演练过后,张兴雨主任认真组织演练人员及观摩人员进行讨论。通过这次学习演练,使大家巩固了原有急救知识,掌握了抢救的步骤和要点,规范了急救流程;加强了医生、技师、护士的分工合作,融洽了关系,营造了和谐协作的工作氛围;进一步提高了全体CT室工作人员对碘过敏性休克的防范意识和抢救危重症病人的实际处置能力,为科室医疗安全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张兴雨CT室主任

河南省医学会心胸学组委员。从事医学影像工作20余年,医院、医院、盛京医院进修学习CT、MRI及介入治疗,对少见病、疑难病的诊断及CT引导下介入诊疗具有较丰富临床经验。现主要从事心血管疾病CT诊断。在省级、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









































白癜风医生
北京哪家医院是最好的白癜风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dnwm.com/xkyy/96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