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病是每个人一生不可避免的
很多小伙伴经常是
发烧感冒时打一针
头晕胸闷时打一针
大病小病都打一针
...
但是
今天小椰哥想告诉你
据不完全统计
我国每年约有20万人死于输液不良反应
实际上
静脉输液是公认最危险的给药方式
下面小椰哥带你看看
过度输液有哪些危害
▼
发热反应
输入致热物质、输液瓶清洁灭菌不完善或被污染等原因,都会导致病人发冷、打寒战和发热,严重者高热达40~41摄氏度。
肺水肿
因输液过快,短时间内输入过多液体,使循环血容量急剧增加,心脏负担过重而引起水肿,严重者有生命危险。
静脉炎
因为长期输注浓度过高、刺激性较强的药液,或静脉内放置刺激性大的塑料管时间太长,可引起局部静脉壁的化学炎性反应,也可因在输液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引起局部静脉的感染。
空气栓塞
原因在于,输液时空气未排尽,橡胶管连接不紧有漏缝。只要少量空气进入静脉,患者就会感到胸部异常不适,随即发生呼吸困难、严重绀紫和缺氧,并可导致猝死。
药物不良反应
打点滴也比口服药物更容易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特别是过敏反应。口服药物如果引起过敏,杂质能在消化道中被消化,但打点滴时杂质却直接进入了血液,严重的能引起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
肉芽肿危害
人的肉眼可以看到直径在50微米以上的微粒,而恰恰是那些直径在2-50微米之间,肉眼看不见,会移动,不能在体内代谢的有害微粒进入血管,导致了各种输液污染病。
医源性感染
在几种给药方式中,打点滴是最危险的。打点滴穿透皮肤屏障,直接把药液输入血液中,需要严格的无菌处理。如果医疗环境中不能做到完全无菌,则会导致交叉感染。
医疗联合体建设
海南省卫计委已经会同省医改办出台《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的指导意见》,医院改革试点城市(海口、三亚、儋州)开展市域医联体建设,逐步规范门诊输液,医院普通门诊就诊人次。医院改革试点城市逐步停止门诊输液(除急诊、儿科门诊外)。
专家指出
能吃药的病就不打针
能打针的病就不吊瓶
口服药物是第一选择
---End---
综合:海南日报,编辑:椰城
领导说了!
你点一个小编的工资涨五毛!
点分享
本地资讯
旅游文化
搞笑配音
椰城
在海口,看椰城
白癜风治疗效果好的医院小孩得白癜风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