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供XXX01年办公后勤疫情
常态化防控工作指引
根据近期国内疫情风险变化,结合国务院、国家有关部委、省市和网公司疫情防控有关政策要求,为扎实做好01年疫情防控工作,制定本工作指引。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公司各部门(单位)及入驻公司各办公场所外协单位均要严格遵照执行。
一、个人及家庭防护1.员工要牢固树立“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理念,养成“一米线”、常通风、勤洗手、戴口罩、公筷制等卫生习惯,咳嗽、打喷嚏时注意遮挡。按照自愿原则接种新冠肺炎疫苗,主动防疫,接种后如出现不良反应,及时按《新冠疫苗接种不良反应处置指引》(附件1)妥善处置。
.员工在居家购买冷冻食品时,尽量避免用手直接触碰;储存此类产品时,最好采用独立封闭包装;不食用生冷海鲜产品,需充分煮熟后再食用;食品加工处理时,要注意生熟分开。员工收到快递包裹后,应先进行消杀,并及时洗手。
3.员工要落实家庭防疫责任,避免同住家属前往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城市及出入国(境)。员工及同住家属如密切接触14天内有过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或1天内国(境)外回国人员、居住小区本栋(共用电梯、楼梯)出现确诊或疑似病例,须第一时间向所属部门(单位)及属地街道(社区)报告,按政府防疫要求落实相关防疫措施,凭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经公司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办公室审批后方能返岗,期间需履行公司请假手续。
二、出行管控4.原则上禁止前往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城市及出入国(境),特殊情况须履行审批手续,并严格落实当地政府疫情防控要求。
5.对于低风险地区的出行,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不再履行审批手续,返岗前无需进行核酸检测。各部门(单位)要切实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严格做好员工出行前、后的备案登记工作(附件),第一时间掌握人员的去向信息。员工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飞机、火车、长途客车)过程中以及入住酒店、到公共场所用餐等,要高度重视并注意做好个人防护。
6.对于确需前往中高风险地区的出行,出行前要履行审批程序(出行及有关事项审批表见附件3)。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出行由公司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组长审批;公司三级副及以上干部出行由公司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常务副组长或授权的副组长审批;公司其他人员出行由公司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审批。从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城市返深前要提前向所属部门(单位)和公司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办公室报告具体返程信息,返深后第一时间向属地街道(社区)报备,严格落实属地政府疫情防控要求。凭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经公司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办公室审批后方能返岗。
7.公司干部员工因公出入国(境)和因私出国(境)的,继续严格履行事前审批手续,由公司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审核后,报网公司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审批,严格落实国家和网公司关于境外疫情防控要求。原则上出国境人员应提前接种新冠疫苗,返回人员要严格执行登机前“核酸和血清双检”要求,并认真落实属地政府部门疫情防控政策,严防境外疫情输入。
三、会议活动8.倡导以视频会议形式召开各类会议,压缩会议规模,减少参会人员。各部门(单位)举办单一会场50人以上会议活动的,要制定疫情防控方案和应急预案,并向公司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办公室报备,会议活动期间,要严格执行“体温必测、行程必查、口罩必戴、场所必消、突发必处”等疫情防控措施。
四、办公生产区域及员工宿舍9.原则上不允许14天内有过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城市旅居史及1天内国(境)外回国人员进出公司办公生产区、集体宿舍等区域。员工进入办公生产区、集体宿舍等区域时,必须按要求进行测温(人员密集场所及重点保护场所保持两道测温防线)。凡经测温超37.3℃者,再追测一次腋下体温,再次超37.3℃者必须劝返,并及时前往就近发热门诊进行排查,第一时间报所属部门(单位),所属部门(单位)做好跟踪并报公司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办公室。
10.保持室内换气通风,空气清新循环。常态化做好办公场所清洁消毒(公共区域工作日次/天)及电梯按钮等高频接触部件的擦拭消毒(工作日4小时/次),并公示相关记录。严格执行快递存放区消毒(次/天),包括对快递外包装的消毒。
11.宿舍直管单位要扎实做好宿舍在住人员摸底,动态更新人员信息,积极配合所在街道(社区)开展入住人员管理和疫情防控宣传工作,持续加强和属地街道(社区)协调联动;物业服务公司严格按照防疫要求对宿舍探访人员查验“健康码”“行程卡”等措施,按照办公场所标准做好宿舍公共区域清洁消毒,提醒员工规范佩戴口罩。
五、食堂供餐1.中高风险区食堂禁止堂食。采用统一打包、错峰领餐形式,员工领餐后在办公室或空旷区域独自就餐。员工领、用餐前后须洗手,减少交流。
13.低风险区食堂采用限制性堂食。采取分散或错峰就餐等方式,用餐峰值人数应控制在总人数的50%以下,打餐前须洗手,全程佩戴口罩(吃饭除外),尽量避免交流。
14.有属地食堂的各单位要严格按照《公司食堂冷链食品防疫管控措施表》(附件4)要求做好食品安全管控,倡导员工惜粮节粮,根据就餐人数精准采购食材,采用“勤炒、少炒”等措施,减少“舌尖上的浪费”。
六、用车保障15.员工公务出行优先选择公司车辆,其次可使用公司网约车服务平台。鼓励员工搭乘公司通勤班车,减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司机(包含兼职司机、外委司机)及乘车人员须全程佩戴口罩,员工上车前须扫码登记、测温方能乘车。车辆使用后及时做好消毒及登记工作,在室外通风状态下用含氯消毒水或酒精擦洗车辆座椅、扶手及地板。
七、来访及外协管控16.临时来访人员及外协人员要按“谁带入、谁负责”的原则,由接待部门(单位)防疫负责人审核,其中进入公司人民桥和新洲办公场所的需同步向公司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办公室报备。来访时严格执行戴口罩、测体温、查验“健康码”“行程卡”等措施。
17.按“谁用工、谁管理、谁负责”“等同管理、前置管理”原则,办公室、综合服务中心组织物业、食堂、车辆、安保消防等外协公司落实本单位疫情防控措施,并做好指导、监督和检查。各部门(单位)做好管辖范围内外协公司及其人员的防控工作,组织外协公司严格执行公司各项防疫要求,加强外协人员住宿、餐饮、交通等重点环节的防控力度,上岗前在执行我公司测温措施基础上,须实行二次测温措施,严禁带病上岗。
18.根据疫情发展形势,公司后勤相关外包服务等高风险群体、重要场所环境样本及物品(会议室、食堂冷库、冷鲜食材、电梯按键、垃圾堆放点、车辆座椅把手等)要不定期开展新冠核酸例行抽检。
八、物资保障19.坚持做好口罩、消毒液、一次性手套等医疗防护物资中长期储备和管理,确保医疗防护物资至少保障一线人员一个月领用需求。保障应急药箱药品供应充足,严格按照《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办公室关于继续做好在零售药店购买退热类药品人员信息登记报告工作的通知》执行相关退热类药品领用实名登记上报工作,并做好健康跟进。
九、宣传及员工关怀0.各部门(单位)要抓好疫情防控宣传教育,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疫苗接种等知识普及,引导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等防护好习惯,增强员工疫情防控自觉性和主动性。持续做好公司应对疫情和保障电力供应、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宣传,挖掘树立先进典型,借助权威媒体发声,引导正面舆论。
1.各部门(单位)要主动了解受疫情影响员工的心理健康状况,做好对在职及离退休人员患病、疑病或隔离期间的关心关爱工作,疏解员工在疫情期间的心理压力,保障员工个人防护方面的实际需求。
十、疫情监测及应急处置.公司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办公室常态化做好疫情信息监测,及时做好涉疫排查。各部门(单位)要做好突发情况快速报告和处置,出现涉疫情况要第一时间汇报公司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办公室,及时启动《公司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处置预案》,迅速处置、周密做好人员排查和重点人群应检尽检工作,密切配合属地政府落实防疫措施。对于出现发热、干咳等疑似症状的人员,要第一时间就医检查,并将相关情况报告所属部门(单位)和公司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办公室,所属部门(单位)应持续跟踪健康状况,未排除疫情风险前,不安排返岗工作。员工在本人或周边出现疫情时,需第一时间向所属部门(单位)及公司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办公室报告,并自觉在公司eLink平台“员工健康信息填报”模块填报信息,无疫情时不需填报。
十一、督查检查3.各部门(单位)要切实履行疫情防控主体责任,进一步发挥自查督导队作用,加强对重点场所、重点人员的监督检查,对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报送公司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办公室。公司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办公室将常态化组织开展疫情防控督查检查,对疫情防控工作中不作为、不尽责、不到位等问题,公司将严肃问责,综合考虑性质和情节、后果和影响、态度和认识等情况,分别采取批评教育、组织约谈、通报批评、诫勉谈话、纪律处分等措施追究责任。
附件1:新冠疫苗接种不良反应处置指引
员工接种新冠疫苗后,一旦出现不良反应症状,须及时反馈至综合服务中心,并采取妥善处理措施,医院就医。具体如下:
一、常见不良反应
1.注射部位出现疼痛、红肿和瘙痒,多数情况下于-3天内自行消失。
.可能出现一过性发热反应,短期自行消失,不需处理。
二、罕见不良反应
1.接种部位出现严重红肿:可采取热敷等方式治疗。
.重度发热反应:应采取物理方法及药物进行对症处理,以防高热惊厥。
三、极罕见不良反应
1.过敏性皮疹:一般接种疫苗后7小时内出现荨麻疹,出现反应时,应及时就诊,给予过敏治疗。
.过敏性紫癜:应及时就诊,应用皮质固醇类药物给予抗过敏治疗,治疗不当或不及时有可能并发紫癜性肾炎。
3.过敏性休克:一般接种疫苗后1小时内发生,应及时就诊,采取注射肾上腺素等抢救措施进行治疗。
四、安全观察
接种疫苗后须在现场留观30分钟,主要是一旦出现严重的过敏性反应或由于紧张及其他的心理性因素出现心因性反应(多数均出现在30分钟内),在现场能够得到及时处理。如已留观30分钟后仍怀疑身体不适,或出现上述罕见不良反应和极罕见不良反应症状,医院及时就医。
附件:低风险地区出行备案登记表
姓名
联系电话
目的地
出行事由
出行时间
出行方式
返回时间
返回方式
紧急联系人
联系电话
注意事项
员工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飞机、火车、长途客车)过程中以及入住酒店、到公共场所用餐等场合,要注意做好个人防护。
其他
附件3: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出行审批表
姓名
部门(单位)
审批事项
领导小组审批事项
□公司三级副及以上领导干部前往国内中高风险地区
□公司干部员工因公出入国(境)(网公司审批事项)
□公司干部员工因私出国(境)(网公司审批事项)
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批事项
□公司其他人员前往国内中高风险地区
出行方式
□自驾□公共交通工具
情况说明
签名:日期:
所在部门
(单位)
意见
签名(盖章):日期:
公司应对疫情
工作领导小组
办公室审批
公司应对疫情
工作领导小组
审批
填表人(联系人):
备注:1.多人出行可汇总使用一张审批表。
.情况说明处填写事由、时间、目的地、工作安排等信息。
附件4:公司食堂冷链食品防疫管控措施表
风险
环节
防疫类型
风险内容
管控措施
食材采购运输
物防方面
食材采购存在
防疫安全隐患(食材来自境内外中高风险区)
暂停采购进口食材和中高风险地区食材,按照食材时令化、国产化要求,做好采购源头管控;对冰冻、冷鲜类食材进行核酸抽检。
采购环境存在
防疫安全隐患
督促食材供应商落实好食材采购运输过程中防交叉感染措施,如接触冷鲜食材须正确佩戴口罩、使用一次性手套;运输车辆每天使用前后进行消毒等。
人防方面
人员直接或间接
接触新冠病毒
对食材采购运输人员落实测温、旅居史记录等措施,必要时按要求进行相关从业人员核酸检测。
食材验收加工
物防方面
食材验收贮存存在
防疫安全隐患
1.验收人员做好个人防护,如验收过程须正确佩戴口罩、使用一次性手套,验收完毕认真洗手等。.严格执行食材验收标准,做好索证索票工作,确保食材来源可追溯。3.所有食材须去除外包装或消毒后再进入后厨。
4.所有冷链食品使用密闭专用容器贮存或覆盖保鲜膜后再放入冷库,半成品须做好标识。
食材加工存在
防疫安全隐患
1.停止供应冷食类、生食类等高风险食品。.确保食品加工生熟分开,且严格区分处理蔬菜、畜禽肉和水产品的工器具,不混放、不交叉使用。
3.如食材经过冷冻贮存,加工前须将其彻底解冻,并烧熟煮透。解冻切配人员须使用专用容器盛放冻品,并正确佩戴口罩、穿防水围裙(必要时可戴橡胶手套)。
4.须采用浸泡搓洗的方法处理生肉,禁止直接冲洗。5.严格落实食品留样制度,每餐次每类食品留样量不少于15g,并冷藏存放48小时以上。
供餐及后厨环境存在防疫安全隐患
1.每餐前高温消毒餐具及直接接触成品的工器具至少30分钟。保持供餐及后厨区域空气流通,一天两次使用消毒水(含氯)进行清洗消毒。.每周对食堂仓库、冷库等区域消毒一次。
人防方面
人员直接或间接接触新冠病毒
1.在执行公司防控具体要求基础上,增加上岗体温晨检、更换工作服及操作间洗手消毒等要求。.加强突发疫情应急预案宣贯学习和培训演练,对于出现发热、咳嗽等不适症状的人员,第一时间协调就医检查,及时排除疫情风险,并持续跟踪健康状况。各单位做好监管工作。
备注:请各食堂严格落实各项措施,各相关单位做好监管工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