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药监护青霉素类抗菌药物用药监护

用药监护

分类

按照青霉素的来源,可将青霉素类分为天然青霉素类、半合成青霉素类两个大类。后者又可以按照抗菌谱、对青霉素的耐药性以及是否可以口服(耐酸)等特性,再分为下列类型:(1)口服耐酸青霉素,如青霉素V。(2)耐青霉素酶青霉素类,如甲氧西林、苯唑西林、氯唑西林、双氯西林。(3)广谱青霉素类,如氨苄西林,阿莫西林。(4)抗铜绿假单胞菌青霉素类,如羧苄西林、哌拉西林。(5)抗革兰阴性杆菌青霉素类,如美西林、替莫西林。?

(一)用药前必须询问过敏史

青霉素类可引起严重的过敏反应,在各种药物中居首位,发生无一定的规律,且与剂量无关,表现为过敏性休克、溶血性贫血、血清病型反应、药疹、药物热、接触性皮炎、间质性肾炎、哮喘发作等。由开环的β-内酰胺环与自身蛋白结合形成的青霉噻唑-蛋白质聚合物,称为主要抗原决定簇,鉴于不同侧链的青霉素都能形成结构相同的抗原决定簇青霉噻唑基,因此,可以选用-U/ml浓度的青霉素浓度皮内注射0.05-0.1ml做所有青霉素类药的皮肤敏感试验。(1)经20min后,观察皮试结果,呈阳性反应者禁用。必须使用者脱敏后应用,应随时做好过敏反应的急救准备。(2)询问用药史时,必须了解患者有无青霉素类过敏史、其他药物过敏史及过敏性疾病史。(3)无论采用何种给药途径(口服、肌肉或静脉注射),应用青霉素类、青霉素类复方制剂前,须做青霉素皮肤敏感试验。(4)过敏性休克一旦发生,必须就地抢救,并即给患者皮下注射肾上腺素,吸氧,应用血管活性药、糖皮质激素等抗休克治疗。?

(二)根据PK/PD参数制定合理给药方案

依据药效动力学(pharmacokinetic,PK)/药代动力学(pharmacodynamic,PD)参数,青霉素类药基本属于时间依赖型抗菌药物,具有时间依赖性且血浆半衰期较短,几乎无抗生素后效应和首关效应,其抗菌活性与细菌接触药物的时间长短密切相关,而与血浆峰浓度关系较小。主要缘于:(1)青霉素类对繁殖期细菌作用明显,对静止期细菌影响较小。此外,在高渗环境中,细菌虽胞壁损伤担仍继续生存,无致病力,而停药后可迅速合成冰修补胞壁,恢复致病力,因此,必须保持持续、有效的药物浓度,宜每日分次给药。(2)血浆药物浓度低于最小抑菌浓度时,细菌很快生长,当达到MIC时增加药物浓度并不能增加疗效,首要的是延长高于MIC的持续维持时间。(3)研究证明,当T>MIC%达到40%以上时,青霉素类药可显示满意的杀菌效果。

青霉素类药物的疗效与给药方法直接相关。青霉素的血浆半衰期短暂,仅约30min,药物经7个半衰期就将消失殆尽,青霉素对多数敏感细菌的有效血浆浓度可维持5h;另在肾功能正常情况下,给药剂量的75%由肾脏排出。青霉素最有效的给药方法为每隔6个小时给药1次,以保持有效的血浆浓度,同时保持持续接触和杀灭细菌的时间。其他青霉素类药应综合具体药品的血浆半衰期、抗生素后效应、MIC、MBC、AUC、首剂现象等参数衡量决定给药方案。?

(三)选择适宜的溶剂和滴速

青霉素类的结构中具有不稳定母核(β-内酰胺环,6-APA母核),易于裂解而失效。与酸性较强(pH3.5-5.5)的葡萄糖注射液配伍或作为溶剂,可促使青霉素结构裂解为无活性的青霉烯酸、青霉噻唑算,失去效价并易致过敏性反应。需注意:(1)溶剂应选择0.9%氯化钠注射液(pH5.0-7.5)。(2)单剂量容积为50-ml,不宜超过ml。(3)应新鲜配制。(4)静脉滴注时间不宜超过1h(小容积、短时间),即可在短时间形成高血浆浓度,又可减少因滴注时间过长药物裂环分解而致敏。(5)青霉素钾盐不可快速静脉滴注及静脉注射。?

(四)监护青霉素类药的特殊反应

(1)全身应用大剂量青霉素可引起腱反射增强、肌肉痉挛、抽搐、昏迷等中枢神经系统反应(青霉素脑病),此反应易出现于老年和肾功能不全者,对特殊人群包括婴儿、老年人和肾功能不全者尤要注意监护。(2)青霉素不可用于鞘内注射。(3)大量应用青霉素钾、钠盐,可致电解质紊乱。大剂量静脉滴注青霉素钾盐,可发生高血钾症,甚至影响心肌的兴奋性,有心脏停搏危险;大剂量静脉滴注钠盐,可出现低钾血症、代谢性碱中毒和高钠血症。在用药过程中注意监测电解质水平。(4)应用青霉素治疗梅毒、钩端螺旋体病等时,可由于病原体死亡而致症状加剧,称为吉海反应(赫式反应)。此反应一般发生于青霉素初始治疗后6-8h,于12-24h内消失。表现为全身不适、寒战、咽痛、心动过速等;同时现有梅毒病变可有加重现象,如二期梅毒皮疹再现等。在晚期心血管或神经梅毒更严重,甚至危及生命。吉海反应可能为螺旋体抗原与相应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的结果,或与螺旋体释放非内毒素致热有关。联合应用糖皮质激素可能使吉海反应减轻。

初稿:吴宏

编辑排版:陈先枚

审稿:苏炳杰

责编:王岸

END

安全合理用药,药师在您身边!

你这么好看,一定要点个在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dnwm.com/xkzd/151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