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节公益专项“长江说法儿童紧急救援计划”探访
江西省南昌市江西烧伤中心
中华儿慈会紧急救助部探访团队
短视频筹资团队
年8月15日当天,南昌最高气温达到了40℃。
江西省烧伤中心院内,长得繁茂苍翠的香樟树,在阳光的暴晒下,闪动着斑驳五彩的光点,表现着属于夏天才有的活力无限,而分明的寂静却藏在其中。
这并不是这个夏季最炎热的一天。
却是躺在病床上的一对姐妹在这个夏天所经历的又一个需要苦捱的一天。
姐姐万馨,今年11岁,妹妹万琪,今年8岁。
这个夏天,在一场煤气罐爆炸的事故中,她们遭受意外烧伤,陷入危局之中。
当天,医院的时候,情况已经非常危险,姐姐万馨烧伤部位为臀部、双腿,右手和右脚烧伤严重,后期需要做康复治疗;妹妹万琪烧伤情况更为严重,全脸、身体、双手烧伤严重,手臂骨头神经被烧已坏死.....
经江西省烧伤中心医护工作者共同抢救之后,两个孩子虽然暂时脱离危险,但后续治疗刻不容缓,必须争分夺秒。
然而,两个孩子的母亲李桃妹陷入了绝望之中,因为她已经没有钱给孩子进行后续的治疗。烧伤科护士长在了解到这一情况之后,帮忙求助到了儿童紧急救助中心,希望能够通过公益力量介入,帮助两个孩子。
在接到科室的求助电话之后,第一时间进行情况核实和评估。8月15日,中华儿慈会紧急救助中心探访团队来到江西省烧伤中心,专程来看望万馨和万琪姐妹俩。
01
两张病床
8月15日下午,中华儿慈会探访团队到达江西省烧伤中心的时候,万馨万琪姐妹俩分别躺在病房的两张床上。
去往病房的路上,烧伤科王丽辉护士长与探访团队的项目人员谈起两个孩子的状况时,心情依旧难以平复。
“孩子现在的情况怎么样?”
“现在情况稳定一些了,就是妹妹还处于感染状态,每天都会发烧,实在是太让人心疼了。我们也是考虑到他们的困难,尽力去帮她们,脱离危险之后,就把她们都转到普通病房来了。”
“是,太揪心了,很不容易。”
护士长王丽辉与探访团队项目人员
说明姐妹俩的情况
走进病房,靠近窗户的那张病床上,万馨侧躺着身子,目光在手中那个小小的手机上,她的下半身暴露在外面,纱布之下,包裹着烧伤的双腿和臀部。
靠近姐姐病床的右边,就是妹妹万琪。比起姐姐的伤势,她的烧伤更为严重,浑身几乎被纱布裹了个遍。只是,在头部纱布的缝隙之中,她那双明亮而天真的眼睛里,依旧能看到对于这一切的不安。
看到妈妈与探访团队项目人员的到来,妹妹万琪比姐姐更开心。
受疫情影响,医院对进出病房的家属管控严格,这是事故发生之后,李桃妹第一次与小女儿万琪面对面相见。
意外发生后,李桃妹与万琪第一次见面
“妈妈,疼,好疼——”看到妈妈,万琪难以抑制地小声哭着喊李桃妹。听到小女儿这么说,李桃妹也只能是强忍着心疼,宽慰女儿忍一忍。
“妈妈知道,你最乖了,忍一忍,我们再坚持一段时间就可以回家了,好不好?”李桃妹望着女儿含着泪的眼,温柔地努力挤出一个笑脸。
李桃妹告诉探访团队项目人员,之前为了缓解女儿的疼痛,她专门从亲戚那里借来了一个平板电脑让万琪玩,以便转移她的注意力。只是,万琪的双手已经严重损伤,只能用同样受伤但伤势较轻的脚趾来滑动屏幕。
李桃妹站在病床前,看着女儿用脚趾费力地滑动着由一个支架架在病床上的平板屏幕,茫然无助的神情又一次出现在了她的脸上。
妹妹万琪用受伤的脚滑动屏幕
突然之间,万琪的右腿开始控制不住地颤抖,她不由自主地低声发出痛苦而短促的呻吟:“啊!啊,啊!疼——”
另一边,玩手机的姐姐万馨也开始因为伤口愈合带来的痛痒感到折磨,她扭动着自己的胳膊和身体,难耐地想要减轻一些痛苦。
李桃妹看到大女儿的样子,心疼又无奈地安慰:“宝贝,忍耐一下,忍一下就过去了好吗?痒是伤口在愈合,不要去动,我们要坚强,好吧?”
实际上,这两个年纪幼小的女孩正在经历的这一切,她们自己都还没有理解,面对着全然陌生的痛苦,她们更是不知道如何是好。
她们的母亲李桃妹亦是根本不敢去想象,两个女儿在意外发生之后,在没有自己的陪伴之下,如何能够无助地熬到现在以及从重症监护室到普通病房,她们所经历的那些痛苦......
意外发生后的每一天,李桃妹不止一次祈祷,希望自己能够代替孩子承受这所有的一切。
02
天塌了
7月22日,煤气罐爆炸的那天,整个家里都着了火,因爆炸昏迷的万馨万琪很快被送到了江西省烧伤中心。
就在爆炸发医院的途中,刚出门不久的李桃妹接到了嫂子的电话。
“......家里着火了,孩子受伤了,医院!”
听着嫂子电话那头慌张的声音,李桃妹脑袋一下子空掉了,只冒出来三个字:天塌了。
事故发生前的姐妹俩
医院。
“赶过来,也看不到孩子,看到医生拍的孩子的照片,腿都吓软了。伤得很重,尤其是万琪,全脸都烧伤了,都是肿的。”
时隔近一个月,回忆当时的情景,李桃妹的心还是像被一块重重的石头坠着一样,一直沉重地下堕,没有尽头。
然而,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她只能告诉自己:一定要坚强,不能放弃。
“如果我自己都放弃了,谁来管她们?我是她们的妈妈啊!只能是硬着头皮面对。当时最担心两件事,首先,孩子伤得很重,会不会危及生命?第二,钱的问题,到哪里凑那么高的手术费?”
那一夜,李桃妹心急如焚地在外面等候,等候未知的一切,也等候可以预想到的一切。
经过医生第一时间的救治之后,姐姐万馨被推往了普通病房,等待后续的手术与治疗;妹妹万琪当时则处于休克状态,在ICU接受抢救。
病床上的万琪
“这两个孩子被送来的时候都伤得比较重,姐姐的情况主要是以双下肢的烧伤为主,比妹妹的烧伤面积轻一点。八岁的妹妹,烧伤程度更严重,全身烧伤达到47%,创面的程度也特别深。
送来的时候就处于急性血容量不足的情况,当时的急救主要就是做抗休克的处理,孩子休克期过了之后,我们积极开展手术,清除掉全身多处的坏组织。因为烧伤面积范围很大,程度也很深,后期还要不断通过多次手术的自体皮移植,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危及她生命的问题,从而进行彻底的创面修复。”江西省烧伤中心烧伤科副主任医师陈刚泉这样说明当时姐妹俩的情况。
所幸,在医护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万琪在ICU脱离危险之后,不久被送往了普通病房,和姐姐万馨一同等待后续的治疗。
尽管还见不到孩子,但李桃妹悬着的心暂时落了下来。
03
母女三人
“我和姐姐说话,姐姐都不理我......”
“她觉得我话很多......”
“姐姐的手没事,所以她晚上就可以玩游戏,我的手受伤了,不能玩......”
病房里,万琪忽闪着那双明亮纯净的双眼,有些委屈地地说着。
姐姐万馨在另一边听了,不作反应。她今年已经十一岁了,对于孩童而言,十二岁就是他们面对的第一个成长节点。
现在的万馨就站在这个节点面前,就像李桃妹说的一样,她内向、不爱说话。但是,她的眼神中潜藏着的些许漠然和冷静,并不能掩盖她那一颗敏感的心。
对于已经发生的一切,她或许早已有了自己的判断和思考,只是不愿说。
沉默的姐姐万馨
望着沉默着的万馨的脸,李桃妹轻声问:“上午妈妈拿过来的水果,你和妹妹吃了没?”
“我的吃了,妹妹的,她只吃了几口。”万馨说。
李桃妹打开病床旁桌上的水果盒,里面装着的是切得碎碎的水果丁,她拿起勺子开始喂小女儿万琪。
“妈妈,我想吃果冻。”万琪撒娇着说。
“先吃点水果,好不好?你们需要多多补充营养。”
听了妈妈的话,万琪乖乖地点了点头。
能够这样陪伴两个孩子,即使是一些平常的事情,也让李桃妹觉得安心。
李桃妹喂万琪喝水
在这之前,母女三人的见面时常是通过打视频电话。万馨拿着手机,万琪看到妈妈的时候,总是会说“想回家,想妈妈”。
在得知万馨万琪的经历之后,李桃妹身边的朋友和家人都尽力帮助她们母女三人。知道小孩子要用手机,李桃妹之前工作的手机店老板寄过来一部手机,让大女儿万馨用。
“平时虽然见不到面,只能通过视频看一看孩子的情况好不好,问她们想吃什么,在这边好不好、冷不冷。看看孩子们,心会安一点。”
探访团队项目人员在经过与李桃妹的交谈后,了解到她们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还是治疗费用的短缺。“到目前为止,两个孩子的治疗已经花了五十多万元,基本上都是和亲戚朋友借的,家中实在没有积蓄了。”
事故发生前的万琪
为了照顾两个孩子,目前李桃妹已经辞去了工作,暂住在妹妹的家里。对于以后,她的打算很简单也很明确,后续手术完成出院之后,她会坚持给孩子做康复,了解更多烧伤相关的知识,努力让两个孩子回到正常小孩的生活里。
“情况好一点之后,继续回去工作,好好地把她们抚养长大,每天监督孩子们做康复治疗,再苦再难也要坚持下去。”李桃妹坚定地说。
李桃妹一直不愿提及的,是丈夫因这次事故的离开。
在此之前,整个家庭就是靠着她一个人过活。每个月的房租、两个孩子的生活费用和学费、一家人的日常开支,都是李桃妹一个人在努力维持。
那时候,尽管生活很拮据,但因为万琪喜欢跳舞,李桃妹还是非常坚决地为孩子报了舞蹈班。一年四千多块钱,对这个家庭来说,虽然并不轻松,但李桃妹从来不想因为没有钱耽误了孩子。
李桃妹只身一人
现在,发生了这样的事情,这个年轻的女人,心头的无助感更深了,肩上的担子也更重了。
在此之前,儿童紧医院科室帮助妈妈发出的求助信息,因属于意外伤害救助范畴,信息发展部第一时间进行了情况核实和评估,并开通了紧急绿色帮扶通道,医疗评估组也很快优先审核及进入内部系统的入档和备案。
对于后续的治疗,江西省烧伤中心烧伤科副主任医师陈刚泉也表示,还需要更多的资金支持,才能针对两个孩子进行治疗和康复。“后续的话,姐姐需要注意的是瘢痕的修复;妹妹的情况最重,最根本的就是通过做手术以及自体移植的方式,对双手和面部的外观及功能进行修复。目前可能还需要做三次大型手术以及康复和抗瘢痕治疗。”
医院之前,探访团队项目人员鼓励万琪
因此,此次探访之后,紧急拨款6万元(来自“长江说法儿童紧急救援计划”专项和“救急难支持计划”专项)到江西省烧伤中心,用于姐妹俩的治疗,也为孩子们搭建了支持后续治疗费用的筹款通道,呼吁更多爱心人士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