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集中的权力集于一身,这是普京与斯大林最大的共同点,不同的是斯大林背后是一套完整的革命方法论来指导他治国理政,而普京只有一本东正教的圣经来引导他让上帝保佑俄罗斯。
普京对前苏联怀有复杂的感情,前苏联是他人生成长最重要时期的重要回忆,但是成长起来的普京建功立业却是发生在苏联解体之后。普京对苏联的历史评价是,如果俄罗斯人忘记苏联那就是没有良心,如果俄罗斯人想要复活苏联那就是没有未来。
斯大林从列宁手里接过了苏维埃政权,他重建了共产国际秩序,他让共产国际与美英法主导国联分庭抗礼,他后来又主导建了华约来制衡美国领导的北约。斯大林模式深深印在苏联政治经济文化信仰之中,既然后来赫鲁晓夫全面清算斯大林政治遗产想要摆脱斯大林模式,但是斯大林模式却越来越强。
崇尚个人崇拜,建立高度集权的个人权威,这很符合当时的苏联国情需求,斯大林创立自己政治风格路线方针具有鲜明时代性。
年叶利钦与苏联加盟共和国领导人们一起高兴签署《布洛韦日协议》,从法律上宣告了苏联的死亡后,本以为跑步进入资本主义的他们能与广大西方国家相逢一笑泯恩仇、称兄道弟谱新篇,却遭到了西方世界的无情嘲讽。
美国人为苏联继承人俄罗斯准备脱胎换骨计划,美国资本全面进入俄罗斯能源产业链,美国政治经济顾问团开启改造俄罗斯公有制体制的近程。
叶利钦支持了美国提出让俄罗斯实行休克疗法的方案,俄罗斯开始去公有制经济体制全面迈入私有制社会。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去国有经济主导地位来完成私有制为主体市场经济改造,俄罗斯真正消灭了斯大林模式。
没有强有力的政治领导和公有制主导国有经济,俄罗斯在叶利钦执政的第三个阶段陷入经济破产的围城之中,俄罗斯寡头集团利用其经济影响力干涉政治,一时间俄罗斯衰落成三流国家。
叶利钦被民意和反对派势力赶下台,年轻的俄罗斯总理普京接任总统职位,他上任后与寡头集团保持一段时间蜜月期,等到普京站稳脚跟后展开全面清理寡头集团的动作。普京一方面清除寡头政治,另一方面主持车臣战争来稳定俄罗斯政局。
年前,普京跟随西方脚步来改造俄罗斯体制,但是他换来的不是欧盟的吸纳而是美国及欧盟的孤立。
年为了阻止北约继续东扩,从而维护俄罗斯国家安全利益,普京果断的决策并入克里米亚为俄罗斯领土。
克里米亚独立之战是普京与西方国家划清界限的重要战略转折点,这个转折点的方案设计者普遍被认为是杜金。
杜金被称为是普京主义的代表人物,他是俄罗斯著名的社会学家。曾经是俄罗斯军事科学院的研究员。他有多本著作,著书立说,主张要建立以俄罗斯为主导的欧亚帝国。俄罗斯要根据自己的资源条件和实力,向欧洲和亚洲扩展。最后建立起一个以俄罗斯为核心的世界大帝国,一一欧亚帝国。
斯大林以德国人共产主义学说为自己领导苏联革命的方法论,而普京则根据自己政治经历而选择了将俄罗斯打造成一个欧亚文明的国家。
欧亚文明与中国文明型国家定义并行,普京想要的是一个汇聚欧洲民主信仰和亚洲多元化的政治战略。普京欧亚帝国与斯大林华约是有巨大不同的,俄罗斯不想成为高度中央集权的苏联,俄罗斯希望逐步从总统制过渡到联邦制政体。
西方国家认为普京是斯大林化身,这显然是没有深入了解杜金的欧亚文明型国家的方法论,普京不会干一辈子俄罗斯总统,他为俄罗斯联邦建立一整套民主体制,这是他欧亚文明型国家愿景重要支撑点。
按照杜金先生的观点,欧亚大陆的心脏地带,应该是一个自成一体的独立文化圈。这里虽然民族众多,但他们在精神是一致的,与东方或者西方文化都截然不同。
俄罗斯是这个文化圈当仁不让的核心与霸主,它的历史使命,就是将周边国家整合起来,构建一个疆域更为辽阔的俄罗斯帝国,或者,就像他最近所说的,东斯拉夫联盟。
普京的“大脑”杜金
这是老杜为俄罗斯设定的底线,是其所谓“新欧亚主义地缘政治学”的基础。
他希望围绕俄罗斯,以“俄国—德国—日本—伊朗”为轴心,构建欧亚主义联盟体系,对抗以美国为核心的大西洋体系。
很显然普京需要这样一个政治方法论来指引他带领俄罗斯走出被西方国家孤立的围城,俄罗斯会是一个东西方文明型国家交流的重要枢纽,俄罗斯需要构建一个匹敌北约组织的新联盟。
综合而言,普京不是当代的斯大林,他是一个独立自主思考和决策的俄罗斯联邦总统,他想要创立一个欧亚文明型的俄罗斯联邦,俄罗斯不会恢复苏联和华约的历史,俄罗斯在维护联合国框架内秩序和自己话语权来保障自己国家安全与大国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