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造影作为一种常见的检查手段,被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然而,就像任何其他医疗过程一样,心脏造影也存在着一些危害和风险。本文将介绍心脏造影对人体的4大危害,并提供3个小贴士,帮助患者降低自身损伤。
首先,心脏造影可能导致肾脏损伤。心脏造影过程中,需要使用碘化剂注入患者体内,以增强影像的清晰度。然而,碘化剂会增加肾脏的负担,尤其是对于那些已经存在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而言。因此,患者在接受心脏造影前应当告知医生自己的肾功能状况,并根据医生的建议决定是否进行该检查。
其次,心脏造影可能引发过敏反应。由于碘化剂的使用,部分患者可能对其产生过敏反应,表现为皮肤发红、瘙痒、呼吸困难等症状。这些过敏反应往往是轻微的,但在极少数情况下可能会引发严重的过敏反应,如过敏性休克。因此,医生在进行心脏造影前会询问患者有无对碘化剂过敏的历史,以便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第三,心脏造影可能导致放射性损伤。心脏造影需要使用X射线来获取影像,这意味着患者会接受一定的辐射剂量。虽然现代的设备和技术已经将辐射剂量降至最低,但长时间的、频繁的心脏造影仍可能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一定的损害。因此,医生通常会尽量减少拍摄次数和曝光时间,以降低辐射对患者的影响。
最后,心脏造影可能引发血管损伤。在心脏造影过程中,医生需要在血管内插入导管,以便将碘化剂注入心脏及周围血管。这样的操作会对血管造成一定的创伤,导致血管损伤、炎症甚至局部出血。因此,术前术后的护理十分关键,包括保持导管通畅、避免感染等,以预防并控制血管损伤。
为了帮助患者降低自身损伤,下面给出3个小贴士:
第一,患者在接受心脏造影前应积极主动告知医生自己的病史、用药情况以及过敏反应等信息。这样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评估患者的风险,并在心脏造影过程中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潜在的危害。
第二,患者在心脏造影术前应注意保持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这包括适量饮水,保持肾脏功能的正常排泄,避免过度疲劳,增强身体的抵抗力等。良好的身体状态可以降低患者在接受心脏造影过程中的风险。
第三,患者在接受心脏造影后应遵循医生的嘱咐进行术后护理。这包括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重物提拿,定期观察伤口情况,及时就医处理任何异常症状等。遵循医嘱可以减少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促进康复。
综上所述,心脏造影虽然在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一定的危害和风险。患者在接受心脏造影时应理性对待,并遵循医生的建议和指导,以降低自身的损伤风险。同时,医疗机构也应加强措施,减少心脏造影带来的潜在危害,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参考文献:
1.AlharbiA,etal.Contrast-InducedNephropathyinPatientsUndergoingCardiacComputedTomography:ASystematicReviewandMeta-Analysis.Angiology.;7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