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内,经常会定期对医师和药师进行药物临床应用知识和规范化管理的培训,但是,不要忘了,在医师制定的药疗方案中,有一个重要人员——临床护士的参与。作为药疗的执行者和实施者,护士的合理用药知识也不能少,护士的合理用药培训更不能被忽视。
某医院,各病区的大屏幕上用通红的字幕醒目地通知:医院定于年元月26日下午16:00,在九楼多功能厅,举办《药物临床应用知识和规范化管理的培训》,参加人员:各病区医生、药师,除值班者外,一律参加规范化培训!
这则通知里,并没有要求护士参与培训。那么,我们来看看,这次培训都有什么内容?这些内容是否真的和护士无关?
将经验治疗转为科学治疗▼病情较重或长期顽固的感染,通过留取标本送细菌培养和进行药物敏感试验,明确感染病原菌及其敏感药物,血清学检查细菌抗体价值有限。
▼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需要等待3-5天出结果,且细菌学检查阳性率偏低。
▼通常先依据临床经验选择抗菌药物,同时送细菌学检查标本,经验治疗无效,依据细菌结果再次选择药物治疗。
(点评:护士也需要知道,医生们为什么一边用着抗生素,一边还不厌其烦的下医嘱留取标本送细菌培养和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出来了,又更换抗生素,频繁更换、滥用抗生素之嫌,顺理成章的转化为科学合理用药治疗。)
个体化用药▼详细观察病情和疗效。
▼尽早取得细菌性证据。
▼及时调整使用的抗菌药物是提高抗菌疗效的保证。
(护士有了“个体化用药”的概念,观察患者病情和疗效、用药不良反应,更为细致,患者用药将会更多一道安全保障。)
特殊患者用药选择▼肝肾功能障碍、妊娠期妇女、儿童和老人抗菌药物的选择有其特殊要求。
▼肝功能异常的患者抗感染治疗时,宜选用经肾脏排泄的抗菌药物,如青霉素类抗生素,第一代和第二代头孢菌素以及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肾功能障碍的患者抗感染治疗宜选用经肝胆排泄的抗菌药物如头孢哌酮、头孢曲松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和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特殊患者用药要小心谨慎。尤其是肝肾功能障碍、妊娠期妇女、儿童和老人等特殊人群,有着各自需要注意的用药范围和禁忌,要让临床护士对这个‘特殊患者’再次强化印象,使其在这些特殊患者的用药过程中,小心小心,再小心!)
妊娠期特殊用药▼妊娠期妇女出现感染时,应选择对胎儿无影响的抗菌药物,可选择青霉素类抗生素。
▼避免使用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哺乳期妇女使用抗菌药物期间,宜暂停哺乳。
(这些可以有!护士做健康宣教时,都是些护理人员必须掌握的干货!)
正确给药剂量、方式、方法▼掌握正确的给药方法,是保证疗效的前提。
▼给药方式有口服和静脉注射,每日一次和每日多次给药。
(每日一次的用药——某种意义上可以理解为,剂量性药物)
每日给药次数▼依据药代学和药效学的特点,分为时间依赖性药物和浓度依赖性药物。
▼时间依赖性药物的抗菌作用,药物与细菌接触的有效浓度持续时间相关,药物有效浓度持续时间越长,疗效越高。
▼每日分次给药:利于保持血液和体液中抗菌药物有效浓度使用青霉素、头孢菌素、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主张每日剂量分为2-4次静脉滴注。
(时间依赖性药物——需要护士严格执行用药时间;浓度依赖性药物——需要护士执行医嘱时,剂量、溶媒、容量,都要引起注意,以保证用药浓度。)
剂量依赖性药物的抗菌作用▼剂量性药物的抗菌作用与细菌接触的最高药物浓度有关,血液或体液药物最高浓度越高,疗效越好。
▼每日一次给药有利于提高血液和体液中抗菌药物的最高浓度。
▼使用喹诺酮类抗菌药和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利福霉素等抗生素时,主张每日剂量一次静脉滴注。
(彻底明白了为什么有的抗菌药物那么省事,qd就搞定,为什么有的q4h、q6h、q8h、q12h……的折腾了?)
静脉滴注给药时注意事项▼选择溶解抗菌药物液体和使用溶解液体量。
▼给予青霉素、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亚胺培南等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时,宜选用生理盐水作为溶解药物的液体,1g-2g的药物用-ml液体溶解,现配现用,于1-2小时内滴完。
▼避免溶解后药物降解,发挥最大作用。
▼超过5h报废。
(这些,分明就是专门讲给我们护士的嘛!这场培训缺了护士的参与,岂能圆满?)
药物过敏试验1、青霉素和头孢菌素在使用过程中易出现过敏反应,严重的过敏性休克可导致患者死亡。使用青霉素和头孢菌素前:仔细询问青霉素和头孢菌素药物过敏史。
2、有过敏史慎重选择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
3、既往药物皮试阳性或用药过程中出现皮疹者,可再次做药物皮试。如皮试阴性者,可谨慎使用。
4、有药物过敏休克者,禁止再次用过敏药物做皮试。
(药物皮试,护理人员可是临床专家,这个主题属于护士专利!)
大家看,医院里培训《临床用药知识规范化管理》时,护士参与有没有必要?不要忘了,患者药疗方案中的执行者——临床护士,护士的合理用药培训不能被忽视和遗忘。
护士每天都经手大量的患者用药,合理用药在护理工作中,能得到最优,最细的展现,护士也是把好临床用药的最后一道关口。医院管理者,医务科、药事部和护理部在安排用药安全专题培训时,要考虑到临床护士对这方面的需求,却保患者用药合理化、安全化,医院对医生、药师进行临床合理用药培训时,不要遗忘了护士这个群体,要求临床护士也可以积极参加这样的专题培训,以强化护士的用药安全意识,有效提升医疗护理质量。
原创文章,转载须经授权
↓↓↓点击关键词
往期回顾
平台简介
功能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