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案例介绍
患者xxx,女,37岁。因急性扁桃体炎就医,经青霉素皮试阴性后肌注氨苄西林2.0g,4小时后患者出现后背部瘙痒,未予重视。当日下午又注射了1次,2小时候患者全身出现点状充血性丘疹,继而成片状,伴有高热、咽痛、声嘶,于急诊给予输液、抗过敏等治疗无效,于次日上午出现血压下降、烦躁不安,最终呼吸心跳停止。
案例分析
使用青霉素做皮试,一般不会发生过敏反应,但本例患者发生了过敏性休克。说明药物过敏反应具有不可预测性,即使小剂量也可能引起严重过敏反应。
氨苄西林导致迟发性过敏反应性休克罕见,往往因症状出现较晚,失去医护人员监护而贻误抢救时机,应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尽早使用抗过敏药物,一旦发生休克应尽快就地抢救。
药师建议
氨苄西林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过敏反应,如皮疹,其中过敏性休克罕见;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和腹泻。少数患者出现假膜性肠炎;血液系统反应,如贫血、血小板减少、血细胞减少和粒细胞缺乏等,有时可见二重感染。
同一药物的不良反应,在不同年龄、性别、种族、感应性、适应症、不同疾病的患者中表现可能不同,加上药物制剂中赋形剂的影响使问题进一步复杂化,需要引起注意。
临床使用青霉素类抗菌药物时,不管是否进行了皮试,或皮试是否为阴性,用药后1小时内都应严密观察,一旦出现过敏反应征兆,须立即进行处理。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