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学殿堂病理生理学,备战前夜

1、名词解释

诱因代谢性酸中毒低容量性高钠血症阴离子间隙病理过程低容量性低钠血症水肿阴离子间隙急性肾功能衰竭,慢性肾功能衰竭肾性高血压,氮质血症呼吸衰竭肺性脑病假性神经递质肝性脑病

心力衰竭心肌重构劳力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紧张源性扩张紫绀内生致热原缺氧发热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低血容量性休克血管源性休克

 

2、单项选择题

1不属于生物性致病因素的是

A.病毒

B.细菌

C.四氯化碳

D.立克次体

E.疟原虫

2病理生理学的主要任务是

A.研究致病因素的种类及作用方式

B.疾病时机体的代偿调节方式

C.疾病的症状和体征

D.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规律

E.研究疾病时机体变化的科学

3出汗过多又无水喝,最易发生哪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A.低渗性脱水

B.等渗性脱水

C.高渗性脱水

D.水肿

E.低镁血症

4临床死亡的标志是

A.心跳停止

B.呼吸停止

C.瞳孔散大

D.脑死亡

E.脉搏消失

5水肿首先出现于身体低垂部位,可能是

A.肾炎性水肿

B.肾病性水肿

C.心性水肿

D.肝性水肿

E.肺水肿

6能够引起疾病并决定该病特征的因素称为

A.内因

B.外因

C.原因

D.诱因

E.条件

7高渗性脱水患者体液丢失的特点是

A.细胞内液减少,细胞外液明显增多

B.细胞内液减少,细胞外液正常

C.细胞内液明显减少,细胞外液也减少

D.细胞内液明显增多,细胞外液明显减少

E.细胞内液正常,细胞外液减少

8使组织液生成增多(水肿)的因素是

A.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升高

B.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

C.血浆胶体渗透压增高

D.组织间液胶体渗透压降低

E.淋巴回流增强

9血浆[HCO3-]原发性降低可见于

A.代谢性酸中毒

B.代谢性碱中毒

C.呼吸性酸中毒

D.呼吸性碱中毒

E.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

10酸中毒往往引起

A.高钾血症

B.低钾血症

C.高镁血症

D.低钠血症

E.高钠血症

11疾病发生的外环境不包括

A.生物因素

B.化学因素

C.营养因素

D.种族因素

E.物理因素

12WHO对健康的定义

A.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

B.精神上的完好状态

C.身体上的完好状态

D.精神和身体上的完好状态

E.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

13血浆中含量最多的离子是

A.Na+

B.K+

C.Mg2+

D.Ca2+

E.Zn2+

14机体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最多的酸性物质是

A.乳酸

B.磷酸

C.碳酸

D.硫酸

E.丙酮酸

15体液大量丢失后只补充葡萄糖液容易使机体发生

A.等渗性脱水

B.水肿

C.高渗性脱水

D.水中毒

E.低渗性脱水

16海平面条件下,诊断呼吸衰竭的根据之一是PaO2

A<40mmHg(5.3kPa)

B<50mmHg(6.7kPa)

C<60mmHg(8.0kPa)

D<70mmHg(9.3kPa)

E<80mmHg(10.6kPa)

17限制性通气不足的原因是

A呼吸中枢抑制

B肺泡壁厚度增加

C气道阻力增高

D肺泡膜面积减少

E肺内通气血流比失调

18功能性分流是指

A部分肺泡通气增多

B部分肺泡血流不足

C肺泡通气不足而血流正常或增加

D肺泡血流不足而通气正常

EA-V吻合支开放

19完整的呼吸过程是指

A肺通气功能

B肺换气功能

C细胞呼吸功能

D内、外呼吸功能

E内、外呼吸功能及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20胸内中央型气道阻塞可发生

A呼气性呼吸困难

B吸气性呼吸困难

C呼气吸气同等困难

D呼气吸气均无困难

E阵发性呼吸困难

21氧疗对于下列哪种情况引起的病变基本无效

A通气障碍

B气体弥散障碍

C功能性分流

D死腔样通气

E解剖分流增多

22应用左旋多巴可治疗某些肝性脑病患者,其机制是

A降低血氨

B入脑后可形成正常神经递质

C促进脑氨的清除

D促进支链氨基酸进入脑组织

E减少芳香氨基酸进入脑内

23上消化道出血诱发肝性脑病的主要机制是

A引起失血性休克

B脑组织缺血缺氧

C经肠道细菌作用而产生氨

D血液中苯乙胺和酪胺增加

E破坏血脑屏障,假性神经递质入脑

24假性神经递质的毒性作用是

A.对抗乙酰胆碱

B.阻碍三羧酸循环

C.抑制糖酵解

D.降低谷氨酸和天冬氨酸

E.干扰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的功能

25肝性脑病患者氨清除不足的原因主要见于:

A.三羧酸循环障碍

B.谷氨酸合成障碍

C.谷氨酰胺合成障碍

D.鸟氨酸循环障碍

E.肾小管分泌氢减少

26肝性脑病患者,血浆氨基酸失衡表现为:

A.支链氨基酸含量降低,芳香族氨基酸含量降低

B.支链氨基酸含量降低,芳香族氨基酸含量增加

C.支链氨基酸含量增加,芳香族氨基酸含量增加

D.支链氨基酸含量增加,芳香族氨基酸含量正常

E.支链氨基酸含量正常,芳香族氨基酸含量降低

27血氨升高对神经递质的影响是:

A、乙酰胆碱减少、谷氨酸增高、γ-氨基丁酸减少、谷氨酰胺增高

B、乙酰胆碱减少、谷氨酸增高、γ-氨基丁酸减少、谷氨酰胺减少

C、乙酰胆碱减少、谷氨酸减少、γ-氨基丁酸增高、谷氨酰胺增高

D、乙酰胆碱增高、谷氨酸减少、γ-氨基丁酸增高、谷氨酰胺减少

E、乙酰胆碱减少、谷氨酸减少、γ-氨基丁酸减少、谷氨酰胺增高

28引起肾前性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是

A.急性肾炎

B.肾血栓形成

C.休克

D.尿路梗阻

E.汞中毒

29.缺血性肾小管坏死的特点是

A.局限在近曲小管

B.局限在远曲小管

C.局限在集合管

D.散在分布于全部肾小管,基底膜破坏

E.散在分布于全部肾小管,基底膜完整

30.引起肾后性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是

A.急性肾炎

B.肾血栓形成

C.休克

D.输尿管结石

E.肾结核

31.急性肾功能衰竭较常见的首要症状是

A.血尿

B.多尿

C.少尿

D.蛋白尿

E.脓尿

32.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病人最常见的电解质紊乱是

A.高钠血症

B.高钾血症

C.低钾血症

D.高钙血症

E.低镁血症

33.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病人最常见的酸碱平衡紊乱类型是

A.代谢性酸中毒

B.代谢性碱中毒

C.呼吸性酸中毒

D.呼吸性碱中毒

E.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

34.慢性肾功能衰竭最常见的病因

A.糖尿病肾病

B.系统性红斑狼疮

C.慢性肾小球肾炎

D.休克

E.慢性肾盂肾炎

35.慢性肾功能衰竭最早出现的症状是

A.少尿

B.夜尿

C.高钾血症

D.尿毒症

E.高血压

36.慢性肾功能衰竭可导致

A.高钙血症

B.低磷血症

C.骨质脱钙

D.甲状旁腺功能减退

E.骨质钙化

10.膀胱肿瘤可引起

A.肾前性急性肾功能衰竭

B.肾后性急性肾功能衰竭

C.肾性急性肾功能衰竭

D.慢性肾功能衰竭

E.尿毒症

37.下列哪项不是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临床表现

A.高钠血症

B.水潴留

C.高钾血症

D.氮质血症

E.代谢性酸中毒

38.肾功能衰竭是指

A.持续少尿或无尿的病理过程

B.引起氮质血症的各种疾病

C.尿中出现蛋白质、管型、红细胞和白细胞的病理过程

D.各种肾实质病变

E.因肾功能障碍导致代谢产物蓄积,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以及肾内分泌功能紊乱的综合征

39.引起肾小管阻塞的原因不包括

A.肾小管上皮细胞脱落坏死

B.肾小球率过滤降低

C.蛋白凝块沉积

D.原尿流速减慢

E.磺胺等药物结晶

40.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生机制中下列哪项不存在

A.肾血管收缩

B.肾血流灌压下降

C.肾小管阻塞

D.原尿返流

E.甲状旁腺亢进

41.下列哪项不是急性肾功能衰竭多尿期出现多尿机制

A.肾小球滤过功能逐渐恢复

B.肾小管阻塞解除

C.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D.新生的肾小管上皮细胞浓缩功能低下

E.渗透性利尿

42.维生素B1缺乏引起心力衰竭的主要机制是:

A.心肌收缩蛋白大量破坏

B.心肌能量生成障碍

C.心肌能量储存障碍

D.心肌能量利用障碍

E.心肌兴奋-收缩耦联障碍

43.引起高输出量性心力衰竭的疾病是:

A.贫血

B.冠心病

C.心肌病

D.心脏瓣膜病

E.高血压

44.心力衰竭时血液灌流量减少最显著的器官是

A.肝脏

B.皮肤

C.肾脏

D.骨骼肌

E.脑

45.下列哪种因素可导致左心室后负荷过度

A.肺动脉高压

B.高血压

C.血容量增加

D.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E.二尖瓣关闭不全

46.心力衰竭时,心脏最快的一种代偿反应是

A.心肌肥大

B.心率加快

C.血液重新分布

D.交感神经兴奋

E.心脏扩张

47.离心性肥大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心肌能量代谢障碍

B.心肌结构破坏

C.心肌兴奋收缩耦联障碍

D.心脏前负荷长期过重

E.心脏后负荷长期过重

48.慢性心力衰竭时心脏代偿反应是

A.心率加快

B.心肌肥大

C.血液重新分布

D.心肌收缩力增强

E.心脏肌源性扩张

49..心脏向心性肥大的本质是

A.心肌细胞体积增大

B.肌节的并联性增生

C.肌节的串联性增生

D.心肌纤维长度加大

E.心肌细胞数量增多

50.心力衰竭时,下列哪项代偿反应主要由肾脏引起

A.红细胞增多

B.血流重分布

C.紧张源性扩张

D.肌红蛋白增加

E.细胞线粒体数量增多

51.心功能不全时,下列哪项反应已失去代偿意义

A.心率加快

B.心肌肥大

C.肌源性扩张

D.红细胞增多

E.血流重分布

52.下列哪项属于心力衰竭时肺循环淤血的表现

A.肝颈静脉反流征阳性

B.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C.下肢水肿

D.肝肿大压痛、

E.颈静脉怒张

53.心力衰竭最具特征性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是

A.肺动脉循环充血

B.动脉血压下降

C.心输出量降低

D.毛细血管前阻力增大

E.体循环静脉淤血

54.下列哪个肌节长度收缩力最大

A.1.8μm

B.2.0μm

C.2.2μm

D.2.4μm

E.2.6μm

55.下列哪项不是心力衰竭时心输出量减少的表现

A.皮肤苍白

B.脉压变小

C.端坐呼吸

D.尿少

E.嗜睡

56.心力衰竭时心肌收缩性减弱与下列哪项因素无关

A.ATP供给不足

B.心肌细胞坏死

C.肌浆网Ca2+摄取能力下降

D.肌浆网Ca2+释放能力下降

E.肌钙蛋白活性下降

57.下列关于低张性缺氧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血氧容量可正常         

B.动脉血氧分压和氧含量降低   

C.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大于正常    

D.静脉血分流入动脉是病因之一   

E.可出现呼吸性碱中毒

58.循环性缺氧最具有特征性变化的指标为:

A.血氧容量正常

B.血氧分压正常

C.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升高

D.血氧含量正常

E.血氧饱和度正常

59.某患者血氧检查结果是:血氧容量20ml/dl,动脉血氧分压13.3Kpa,动脉血氧含量19ml/dl,静脉血氧含量16ml/dl,其缺氧类型是:

A.等张性的缺氧

B.低张性的缺氧

C.血液性的缺氧

D.组织性的缺氧

E.循环性的缺氧

60.缺氧初期心排血量增加的机制是:

A.心率加快

B.心肌收缩力加强

C.静脉回流增加

D.呼吸运动加强

E.以上全是

61.马拉松运动员与未经训练的普通人相比,对缺氧的耐力更强是因为马拉松运动员:

A.肺泡膜对氧气的通透性加强

B.通气/血流比例提高

C.线粒体的数量与活性提高

D.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提高

E.各组织血管密度降低,心脏负担减轻

62.发热时体温每升高1℃,物质代谢率一般可提高

A、1%

B、10%

C、13%

D、33%

E、66%

63.下列对发热机体物质代谢变化的叙述中哪项是错误的

A、物质代谢率增高

B、糖原分解加强

C、脂肪分解加强

D、蛋白质代谢出现负氮平衡

E、维生素消耗减少

64.热惊厥产生的机制是

A、大脑发育不全

B、先天性体温中枢性疾病

C、大脑皮质处于兴奋,皮质下中枢兴奋性降低

D、大脑皮质处于抑制,皮质下中枢兴奋性增强

E、大脑皮质处于抑制,皮质下中枢亦受抑制

65.关于紫绀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缺氧不一定有紫绀   

B.血液中脱氧血红蛋白超过5g/dl便可发生紫绀

C.出现紫绀不一定有缺氧   

D.严重贫血引起的缺氧,其紫绀一般较明显

E.肠源性紫绀不是真正的紫绀

66.通过吸入纯氧可显著提高PaO2的是

A、解剖分流

B、功能性分流

C、肺实变

D、肺不张

E、肺泡水肿

67.下列情况中属于发热的体温升高是流行性感冒

A、妇女月经前期

B、妇女妊娠期

C、中暑

D、饮大量热开水

68.发热中枢正调节介质不包括

A、精氨酸加压素

B、cAMP

C、NO

D、Na+/Ca2+ 比值

E、CRH

69.发热产生机制的基本环节有

A、发热激活物的作用

B、内生致热原的作用

C、通过中枢介质引起调定点上移

D、调温效应器的反应

E、以上都是

70.发热时动脉血压的变化为

A、在整个发热过程中无变化

B、在整个发热过程中持续升高

C、寒战时动脉血压可轻度降低

D、高峰期动脉血压明显升高

E、体温骤退时动脉血压可明显下降

71.低张性缺氧时,动脉血氧分压降至多少才会引起缺氧?

A.40mmHg

B.50mmHg

C.60mmHg

D.75mmHg

E.80mmHg

72.休克初期哪种血管活性物质增多与微循环血管收缩无关?

A.儿茶酚胺

B.血管紧张素Ⅱ

C.前列环素(PGI2)

D.内皮素

E.血管升压素

73.休克时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处于

A.强烈兴奋

B.强烈抑制

C.先兴奋后抑制,最后衰竭

D.先抑制后兴奋

E.改变不明显

74.休克微循环缺血性缺氧期组织微循环灌流的特点是

A.多灌少流,灌多于流

B.不灌不流,灌少于流

C.少灌少流,灌少于流

D.少灌少流,灌多于流

E.多灌多流,灌少于流

75.休克进展期(微循环淤血性缺氧期)微循环的灌流特点是

A.少灌少流,灌少于流

B.少灌多流,灌少于流

C.多灌少流,灌多于流

D.多灌多流,灌多于流

E.多灌多流,灌少于流

76.休克时正确的补液原则是

A.血压正常不必补液

B.“需多少,补多少”

C.补充丧失的部分液体

D.“失多少,补多少”

E.补液宁多勿少

77.休克初期发生的急性肾功能衰竭属

A.肾前性肾功能衰竭

B.肾后性肾功能衰竭

C.肾性肾功能衰竭

D.肾前性和肾性肾功能衰竭

E.器质性肾功能衰竭

78.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共同的发病环节是

A.肺内DIC形成

B.肺不张

C.肺泡内透明膜形成

D.肺淤血水肿

E.弥漫性肺泡毛细血管膜损伤

79.在休克早期临床表现中哪项是错误的:

A.面色苍白

B.四肢湿冷

C.尿量减少

D.脉压增大

E.脉搏细速

80.正常真毛细血管网血流的调节主要与

A.毛细血管的自身舒缩有关

B.交感神经末梢释放的递质有关

C.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收缩有关

D.局部体液因素有关

E.全身体液因素有关

81.失血性休克血压下降早期主要与

A.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抑制有关

B.低血容量引起回心血量不足,心输出量降低有关

C.血管紧张度下降,外周阻力降低有关

D.血液灌流不足,微循环血管大量扩张有关

E.细胞严重缺氧能量代谢障碍有关

82.休克的发生主要由于

A.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

B.血压下降

C.重要生命器官低灌流和细胞功能代谢严重障碍

D.交感-肾上腺系统衰竭

E.中心静脉压降低

83.下列哪项不是引起低血容量性休克的病因?

A.烧伤

B.肠梗阻

C.感染

D.腹泻

E.脱水

84.休克初期造成微循环缺血的主要机制是:

A.抗利尿激素的作用

B.血栓素A2的作用

C.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

D.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兴奋

E.内皮素的作用

85.心源性休克发病的中心环节是:

A.回心血量减少

B.心率过快

C.心输出量降低

3、简答题

1、高渗性脱水对机体的影响

2、脑死亡的诊断标准

3、疾病发生的一般规律

4、高血钾对心肌的影响

5、简述氨中毒学说中,血氨升高对脑的毒性作用

6、简述换气功能障碍的机制

7、简述肺性脑病的机制

8、急性肾衰竭少尿期最危险的并发症是什么,简述其发病机制

9、简述急性肾功能衰竭多尿期多尿的发生机制

10、慢性肾功能衰竭时钙磷代谢紊乱的机制

11、离心性肥大与向心性肥大的区别

12、为什么感染能诱发心力衰竭

13、劳力性呼吸困难的发生机制

14、心功能不全时心率加快的发生机制

15、心力衰竭时心脏本身的代偿机制有哪些

16、缺氧可分为几种类型?各型的血氧变化特点是什么

17、试述CO中毒引起缺氧的机制

18、简述发热三个时相体温与调定点的关系、机体的表现及热代谢的特点

19、简述发热时机体循环系统的变化

20、简述休克缺血性缺氧期微循环改变的机制及临床表现

21、试述休克淤血性缺氧期微循环及组织灌流变化的特点

22、休克的正确补液原则是什么?并简述其机理

23、试述休克代偿期微循环的改变及其机制

24、休克缺血性缺氧期机体自身代偿机制有哪些

四、论述题

1、代谢性酸中毒对机体的影响

2、试述肝性脑病的氨中毒学说中血氨增高的原因

3、心肌能量代谢障碍的发生机制

4、心肌兴奋收缩耦联障碍的发生机制

5、低张性缺氧时呼吸系统的代偿反应的机制和意义是什么

6、心肌能量代谢障碍的发生机制

7、心肌兴奋收缩耦联障碍的发生机制









































北京那个医院治疗白癜风好呢
儿童白癜风饮食



转载请注明:http://www.adnwm.com/xkzd/530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