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每天有大量的治疗处置工作,这正是观察评估病情的好机会。
有一次,医院普外科查房时,遇到一病人突发心脏病,就是因为发现早,才救了他一命。
原来,这个病人住在一个六人间的病房里,一名护士给其中一名患者打针输液,完事后并没有马上离开,而是习惯性地问了一下其他人有没有不舒服的感觉。当时5个人都用不同方式回答说没事,只有一名病人侧卧不动,没有任何反应。该护士立刻绕到病人面前,发现他口唇颜色灰白,眼神萎靡不振,一摸脉搏,非常微弱。她忽然想起这名患者有心脏病史,于是立即为其输上氧气,帮助病人平卧,同时用呼叫器让另外一名护士汇报科主任。赶到现场的科主任,迅速找来同楼层的心脏内科医生。
就在科主任去找心脏内科医生的同时,护士搬来心电图检查设备。心脏内科医生查心电图,显示患者的ST段下降两个格,诊断为严重的心肌缺血。医生立即为病人口服和静脉输入硝酸甘油。用药后病人很快恢复。
这个病人当时为一级护理,按常规一个小时巡视一次。幸亏那位护士打完针没有迅速离开,而是顺便问问大家的情况。要是等到一小时后再去探望,他很可能已遭遇不测。
经过进一步了解得知,该护士一直保持随时询问病人的习惯,每次给病人做治疗处置时,总是顺便询问同病房的患者,“感觉好点了吗?”、“有什么不舒服吗?”等。提问的背后,就是在观察评估病情。
这个病人幸运获救,恰恰就因为护士在给别人打针输液完之后,没忘对其他病人的病情进行观察。至于观察的形式并不复杂,可以通过看或问,本案例就是因为问了一句话发现了线索。这位护士已经养成了随时观察和询问病人的习惯。这个习惯就是人本位整体护理的规范,应该成为所有护士的习惯。
教育指导病人护士在治疗处置时还可以顺便教育指导病人。
关于治疗处置的效果和副作用要对病人进行教育指导,目的是让病人配合你一起来观察。比如告诉病人,用过抗生素后,病变感染部位的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应该减轻。注射之后,病人如果感觉症状减轻,说明有效。若未缓解,就说明这种抗生素无效,需要报告医生,及时调整用药。
治疗的副作用也如此。如青霉素可能的副作用之一是过敏性休克,病人可能不懂什么叫过敏性休克,护士要告诉他一旦出现气短、胸闷、头昏等症状,要立刻按呼叫器叫人。
病人对自己的观察是最及时的,通过教育指导让病人学会配合护士自我观察,再加上护士巡视观察,才能使病人的疗效和安全最大化。
督导康复训练下肢不能动的病人要进行上肢锻炼,护士可以一边做输液准备一边问他:你今天练习了吗?练了多少次?你现在做给我看看等等。边询问边观察,既监督又辅导,这些内容其实无需占用额外时间,都可以在治疗处置的同时顺带进行。
实施心理护理治疗处置时还可通过转移病人的注意力来实施心理护理。
任何病人在穿刺的一瞬间,都会有紧张、恐惧的感觉,护士在进针前后,可以看似无意地提些问题来转移他的注意力,比如说早饭吃了没有?吃的什么饭?就在病人转念回忆自己早晨吃了什么的时候,针已经扎进去了。这样做虽然不能减少疼痛,却能减缓病人的紧张情绪。
总之,护士在给病人进行治疗处置时,不要将其看作单纯被动地执行医嘱,而应该将了解病情、教育指导、功能训练、心理护理等贯穿其中。这对于一名有经验的护士来说并非难事,也不必花费很长时间,但一定要多动脑。传统护理与现代优质护理体现在护士身上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前者只动手不动脑;后者既动手又动脑。作者简介医院管理专家,骨科专家,美国阿肯色州骨科研究所所长。自医院管理咨询、督导或内训,医院或科室已超百家。出版《唤醒医疗》、《唤醒护理》等著作。
点击以下文字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地址治白癜风沈阳哪家医院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