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孢菌素类药物可与糖皮质激素联用吗?若联用的话,有哪些不良反应呢?本文从药物相互作用与配伍禁忌两方面进行分析。
作者:高丽丽
本文为作者授权医脉通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头孢菌素类药物是以天然头孢菌素C为原料,经半合成或全化学合成而得到的一类抗菌药物,是目前临床使用最广泛的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其根据抗菌谱、抗菌活性、对β-内酰胺酶的稳定性及肾毒性的不同,可分为五代,临床主要用于感染性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肾上腺皮质激素简称皮质激素,属于甾体类化合物,根据其分泌部位和主要作用可分为三类,即糖皮质激素、盐皮质激素、性激素。其中糖皮质激素有调节糖、脂肪、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与代谢的作用,还可抗炎、抗过敏、抗毒、抗休克、抑制免疫应答、抑制气道高反应性等作用,临床广泛用于过敏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休克、严重感染等的治疗。
药物相互作用是指同时或相继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药物时,其中一个药物的作用受到另一个药物的影响而发生明显改变的现象,根据发生机制可分为药动学相互作用与药效学相互作用。配伍禁忌是指合用的药物发生直接的物理或化学反应,致药物作用改变,可分为物理性配伍禁忌与化学性配伍禁忌。
01从药效学来看头孢菌素类药物与糖皮质激素的联用
头孢菌素类药物如一代头孢唑啉、头孢羟氨苄等,二代如头孢呋辛、头孢替安、头孢克洛、头孢呋辛酯、头孢丙烯等,三代如头孢哌酮、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头孢地尼等,四代如头孢吡肟等,五代如头孢比普等,有直接的抗菌活性,可用于治疗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等的感染。
糖皮质激素对病原微生物并无抑制作用,但其有抗毒作用,即可提高机体对有害刺激的应激能力或耐受力,减轻细菌内毒素对机体的损害,减轻中毒、组织破坏、渗出,进而迅速缓解严重症状,使机体度过危险期,并缓解毒血症症状,也可减少内热源的释放,对感染毒血症的高热有退热作用,临床可用于严重急性感染,如中毒性感染或同时伴有休克,包括中毒性菌痢、爆发型流行性脑膜炎、重症伤寒、中毒性肺炎、爆发型肝炎、猩红热、脓毒症等,一般感染不用。
注意若使用糖皮质激素应谨慎,需同用足量有效的抗菌药物治疗,在短期合用糖皮质激素后,及时迅速减量或停药。因而糖皮质激素与抗感染药物如头孢菌素类药物是可以联用的。
但是,糖皮质激素可抑制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降低机体防御功能,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反而有可能使潜在的感染病灶(如化脓性病灶)活动和扩散,即易感性增大,或加重现有的感染和诱发潜伏性感染,应特别注意与及时加以控制。此外,糖皮质激素的抗炎作用可掩盖症状直至感染发展至晚期,因而抗微生物治疗未能控制的细菌感染者禁用。
由上可知,头孢菌素类药物可以与糖皮质激素联用,但需注意联合用药的指征、用药疗程。此外,《浙江省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皮肤过敏试验指导意见》(年)中指出,使用全身性肾上腺皮质激素可能影响头孢菌素类药物的皮试结果,因此需注意接受皮试者是否存在合并用药的情况。因而糖皮质激素可能掩盖头孢菌素类药物的过敏反应,需注意。
02从配伍禁忌来看头孢菌素类药物与糖皮质激素的联用
头孢菌素类药物的母核7-氨基头孢烯酸(7-ACA)环的3位上有甲硫四氮唑侧链如头孢哌酮,可与辅酶I(NAD)竞争“乙醛脱氢酶”的活性中心,进而抑制“乙醛脱氢酶”的活性,使酒精初步代谢生成的乙醛积聚,而引起“双硫仑样反应”,表现为面部潮红、肿胀、眩晕、头痛、视物模糊、四肢麻木无力,严重者出现呼吸困难、胸闷、心悸、恶心呕吐、血压下降、烦躁,甚至休克。另外,若含有相似的结构如甲硫三嗪侧链如头孢曲松、氨基噻唑侧链如头孢噻肟,也可能发生“双硫仑样反应”。
国家药监局关于修订氢化可的松注射液、注射用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说明书的公告(年第35号)-氢化可的松注射液说明书修订要求中指出,氢化可的松注射液的辅料中含有乙醇,与有甲硫四氮唑侧链结构的药物如头孢哌酮、有甲硫三嗪侧链结构的药物如头孢曲松等抑制乙醛脱氢酶活性的药物联用,会引起双硫仑样反应,如潮红、皮疹、胸闷、气短、恶心、呕吐、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应避免与抑制乙醛脱氢酶活性的药物联用,禁用于已明确对乙醇过敏者。
另外,《种注射剂临床配伍禁忌应用检索手册》及《注射剂的配伍及合理使用》中指出,头孢呋辛与地塞米松有配伍禁忌。《头孢呋辛与地塞米松配伍存禁忌》中指出:
?从化学式看,头孢呋辛含有多个亚氨基和酰氨基,有一定的氧化性,而地塞米松含2个烯键,有一定的还原性,两者混合可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或聚合;
?从酸碱性来看,头孢呋辛钠加水制成溶液后的pH值为6.0-8.5,显弱酸性,而地塞米松磷酸钠在水中溶解后的pH值为7.5-10.5,显弱碱性,两者在同一水溶液中进行混合存在发生酸碱反应的可能性。
《注射剂的配伍及合理使用》中指出,头孢菌素类药物静脉输液配伍禁忌药物甚多,建议单独给药。
03分别使用,不得混用,特殊情况避免联用
头孢菌素类药物与糖皮质激素需分别使用,不得混合给药,有些糖皮质激素辅料或溶媒中含有乙醇(如氢化可的松注射液)时尽量避免联用。
参考文献:
1.等.陈新谦新编药物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49-50,-
2.依谆等.药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3.之玉.药理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4.志清等.临床不合理用药案例评析[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5-32
5.学专业知识(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6.大魁等译.马丁代尔药物大典第2版(原著第37版)[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7.江省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皮肤过敏试验指导意见[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35(12):-
8.治军.“药”想治病须谨慎[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9.家药监局关于修订氢化可的松注射液、注射用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说明书的公告(年第35号)
10.国药学会.注射剂的配伍及合理使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1.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8:增录2a-1-32
12.建平等.种注射剂临床配伍禁忌应用检索手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9,83
13.金淼.头孢呋辛与地塞米松配伍存禁忌[J].医药经济报,:1-2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