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5日,
河北将迎来一次大风降温过程,
中南部地区云量有所增多,
河北省最低气温下降4~6℃。
张家口、承德、保定西北部最低气温可达-10~-18℃,
其中坝上地区可达-19~-21℃,
南部地区最低气温可达-2~-4℃,
其他地区-4~-10℃。
冷空气一波接一波,
16-20日,
还有新一股中等强度冷空气影响我国,
届时气温普遍下降4~8℃,
18日前后,
受冷空气影响,
河北将出现小雪或雨夹雪天气,
17日、19日中北部风力可达5到6级。
打算去南方过年的河北小伙伴注意啦!15日除夕夜,无论南北方,气温均相对较低,因此在守岁的时候,还是要注意保暖。
大年初一起雨雪范围扩大随着冷空气来袭,雨雪范围也将有所扩大。中央气象台预计,16-20日新疆北部、西北地区东部、华北南部、黄淮及青藏高原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汉水下游、江淮、江南、华南北部、四川盆地东部及贵州有小到中雨,江南北部部分地区有大雨。由于预报时效较远,公众需注意临近天气预报,合理安排出行。
提醒春节旅游的小伙伴,
一定要注意天气变化,
选择适合的交通工具、及时增减衣物!
中南部地区有中度到重度污染天气16日、18-19日,中南部地区空气质量可达中度到重度污染,20日受较强冷空气影响,重污染过程结束。
2月14日邢台、邯郸多云,
其他地区晴间多云。
张家口、承德、唐山北部、秦皇岛北部,
有西北风4-5级,阵风6-7级。
气温:
中南部最高7到9度,
北部最高1到5度,
中南部最低-2到-6度,
北部最低-9到-13度。
2月15日全省晴间多云。
15日早晨,
全省各地最低气温普遍下降4~6℃。
气温:
中南部最高5到7度,
北部最高2到5度,
中南部最低-2到-3度,
北部最低-8到-11度。
2月16日全省多云间晴。
气温:
中南部最高7到10度,
北部最高1到5度,
中南部最低-1到-6度,
北部最低-8到-11度。
2月17日全省晴转阴,
南部地区有雨夹雪或零星小雪。
北部地区有西北风4-5级。
气温:
中南部最高5到7度,
北部最高2到6度,
中南部最低-1到-4度,
北部最低-5到-10度。
2月18日全省大部分地区,
阴有小雪或雨夹雪转多云。
气温:
中南部最高4到6度,
北部最高1到6度,
中南部最低0到-4度,
北部最低-5到-10度。
2月19日北部地区多云间阴有零星小雪,
其他地区多云转晴。
中北部地区有西北风5-6级,阵风7级。
气温:
中南部最高5到9度,
北部最高3到6度,
中南部最低-1到-5度,
北部最低-7到-9度。
2月20日北部地区多云,
其他地区晴间多云。
2月21日北部地区多云,
其他地区晴间多云。
温馨提醒,本周初为春运高峰期,雨雪天气下道路湿滑,公众需注意交通安全。此外,小布还为你备好了一份春节回家路上的健康指南,千万要收好↓↓↓
旅途中要防止“心”受伤
起早赶路防寒心
眼下正值一年当中最冷的时节,连相对较温暖的南方地区都遭受大雪侵袭。寒冷对心脏是个强烈的有害刺激,回家路上,千万要做好保暖。
与夏季相比,冬季人体血压会有所升高,当气温骤降时,血管快速收缩、血压急剧上升,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老年人,就可能出现心肌梗死、脑梗死、脑出血等心脑血管意外,甚至有猝死危险。因此,早起时要缓慢坐起,充分活动后再慢慢下床,不可迅速改变体位。出行要算好时间,打出提前量,避免因匆忙赶路造成的紧张、焦虑情绪进一步增加心脏负担。
长途久坐勤护心
临床上有一种病叫“经济舱综合征”,指的是坐飞机经济舱时,座位狭小,长时间保持坐姿、缺少运动,加上客舱内低湿度、低气压、相对低氧的特有环境,使人容易发生静脉栓塞症,这种情况严重时可致猝死。不仅是乘飞机,任何环境下的久坐都容易引起“经济舱综合征”。中老年人出门旅行,无论乘坐哪种交通工具,都要适时变换坐姿、活动双腿,即便在空间狭小的地方,也一定要起来多活动、多喝水,才能防止意外发生。
自驾回家的朋友尤其要提防旅途中的另一种“心”风险。春运期间车流量较大,拥堵、车行缓慢在所难免,人们少不了在车内等待,或是睡在车里。不过,座椅皮革、装修材料、皮革油、各种清洗剂等都会造成车内空气污染;长时间开启空调,车内外空气不能对流,可使一氧化碳等浊气聚集于车内,引发一氧化碳中毒,导致心脏病、中风,乃至猝死。当驾驶员或乘车人出现头晕、恶心、困倦、咳喘、打喷嚏等不适症状,尤其是儿童在车内休息、睡眠时,要格外警惕。
围巾勒颈压迫心
冬天,围巾或高领衣服是许多人出门时的保暖神器,尤其出门赶路,人们更会全副武装,围得严严实实。但如果衣物勒得太紧,压迫颈动脉窦时,其所承受的巨大压力,会反射性地引起心脏功能抑制或心脏功能衰竭,使人心率骤减、心力衰弱、血压迅速下降,很快诱发昏厥,甚至呼吸骤停。因此,着装上做到保暖颈部的同时,也要注意宽松透气。
别让腹泻扰乱心
春运路上,饮食不规律、卫生条件差等情况时常发生,易造成腹泻,严重时导致脱水,引发电解质紊乱。人体内水分重量约占体重的60%,当体液不足,也就是脱水时,病人会出现无泪、口腔干燥、砂纸样舌面、尿色深黄等现象,全天总尿量也会减少。电解质紊乱,如低钾血症可导致心律失常,严重者出现心跳加速、血压变化、休克甚至死亡。因此,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一旦发生腹泻,寻求救治的同时要尽可能多喝水。
拥堵动气别闹心
回家的路,“酸甜苦乐咸”皆有。有人性急,遇上买不到票、交通拥堵、人流密集等不舒心的事,就会动怒。闲气、怨气、闷气、赌气和怒气这5种气,会在身体里留下“不良记录”。生气时面色苍白、嘴唇发紫、手脚冰凉,久之导致免疫功能低下及脏器病变。特别是身体不好的老年人,生气时血压瞬间上升,很容易出现脑出血或心梗。
意外发生会救心
若是路遇突然倒地、心跳骤停的人,可利用心肺复苏术急救。首先,运用“一呼二翻三摸四观”判断是否有心跳骤停:“一呼”,呼叫无反应回声;“二翻”,翻开眼皮,眼球不动;“三摸”,触摸颈动脉无搏动;“四观”,观察到胸腹部无起伏,可简易判断为心跳呼吸骤停。心肺复苏术主要包括胸外按压法和人工呼吸法。前者做法是:双手重叠,掌根置于患者胸骨下半部,即两乳头连线中点,按压使其胸骨下陷5~6厘米,~次/分;后者做法是:捏紧患者鼻孔,用自己双唇包住患者口部并吹气,每次吹气1秒后停止,观察对方胸廓抬起,频率8~10次/分。
长途车上用餐不便,人们通常会用零食应付一下。但若有紧急刹车或受到惊吓,食物便可能落入气道引发窒息。周围如果发生了这种意外,切勿慌乱,可运用“海姆立克法”进行施救,核心动作就是压肚子。当有人发生窒息时,赶紧站到他背后,环抱住他的上腹部,并用拳头向内、向上顶,直至对方咳出异物。如果患者是婴幼儿,要赶紧将其抱起,使其头向下低于臀部,并拍其背部。如果患者已昏迷,就要让他平卧,压其腹部。自救时,自己往椅背上顶腹部,也能使异物排出。
酒药相遇易伤心
平安回到家中后,也不应放松对心脏的爱护。春节期间,与亲朋团聚时难免推杯换盏,但切记,某些药物会与酒精发生反应而伤及生命。特别是服过安眠药、镇静药、感冒药之后,最好不要喝酒。
喝酒会使药力更强,甚至导致药物中毒等情况的发生,如服用降压药后饮酒可使血管扩张,增强药物降压作用,引起低血压;服镇静药后饮酒会增强药物镇静作用,可能导致行为紊乱;服感冒药后喝酒会增加消化道出血风险;而一直服用抗凝血药的人,喝酒可能会导致难以止住的消化道出血。“双硫仑样反应”正是用药期间饮酒(或接触酒精)造成的,表现为胸闷、气短、喉头水肿、口唇发绀、呼吸困难、心率增快、血压下降、四肢乏力、面部潮红、多汗、失眠、头痛、恶心、呕吐、眼花、嗜睡,甚至发生过敏性休克,血压可下降至60/30毫米汞柱,并伴有意识丧失。
春节旅行,怎么带娃出行更舒适?
要带孩子出行的人们,大都面临如何让孩子在长途旅行中既舒适,又不给自己添累赘的挑战。澳大利亚的育儿专家莎伦·威特分享了几个建议↓↓↓
1.创造愉悦气氛。家长无需为孩子准备花哨的玩具,这些有可能在意外中成为危险物品。给孩子准备好头枕座,不仅能保证安全,还能让他们在旅途中用平板电脑舒适地看电影或玩游戏。还可以带一些涂色书或九宫格等,让孩子有事可干。
2.让孩子参与互动。与其让孩子一直耐心地坐在座位上,不如让他们积极参与旅行过程。例如让孩子看着行程图,随时掌握准备休息的时间和地点。
3.为意外做好准备。长途公路旅行过程中,难免会发生点意外状况。如果孩子晕车,他们可能会恶心呕吐;他们也有可能半途着急上卫生间。因此要提前准备好呕吐袋、急救箱和换洗衣服。
4.定时休息和饮水。大人和孩子都要在旅途中勤喝水,家长应当提前准备好足够的瓶装水。带年幼孩子出行的家长还需要每隔2~3个小时就停车休息一下,避免过度疲劳。
祝您出行平安、愉快,
欢欢喜喜过大年!
出处
河北发布综合自河北天气、中国天气网、人民网健康、河北发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