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安爆发出血热,经老鼠传播,得了需肾透析

西安发现出血热,听说发病急,进展快,症状重,花费大,病死率高!而且还是传染病,是从老鼠身上传过来的!会不会人传人?到底都有一些什么样的症状?别的地方也有吗?怎么治?怎么防?出血热不是今年才有的入冬以来,医院已经相继接诊了多例出血热患者。

刚开始的时候症状跟普通感冒差不多,所以很容易被大家忽略,但进展很快,有可能很快就进入发热、出血,急性的肾功能衰竭的状态,的确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首先不用恐慌,出血热不是今年才有的,它是世界范围内的一种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就是说它是在自然界中长期存在的。

从世界范围来看我国是流行性出血病主要的流行区域之一,上个世纪80年代,最高年报告发病数曾经超过10万例,近年来疫情显著下降,但仍然存在周期性的波动。

据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数据,年1-8月中国流行性出血热发病数量为例,死亡人数为21人;年发病数量为例,死亡人数为44人,平均死亡率0.4%。

=我国哪些地方有出血热?除了青海之外,其他的省份都有病例报告,东北、山东、陕西、河北、湖北等省发病较高。

春季和秋冬季节是发病高峰,秋冬季高峰(10月份到下一年1月份)远高于春季高峰(4-6月份)。

新闻当中提到的陕西的西安,是出血热的老疫区也是重点疫区,而且出血热在陕西呈现非常明确的区域性特征,每年的疫情主要集中在秦岭沿线的关中地区,而西安是重点中的重点。

什么是出血热?是鼠疫吗?流行性出血热,国际又称肾综合症出血热,是一种经老鼠传播、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临床上以发热、出血和肾损害为主要特征的严重的急性传染病。

一提到老鼠,很多人很紧张,是鼠疫吗?不是鼠疫!鼠疫是一种令人闻风丧胆的传染病,又被称为黑死病,是由鼠疫耶尔森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传染病,来势汹汹,几乎没有潜伏期,它的传染性、死亡率比出血热要高得多,现在很少见。

得了鼠疫会出现急性淋巴炎的特征,2~3天内病情会加剧,4~5天后,部分患者病情缓解,部分患者则会发展成败血症或者引发心力衰竭而死亡。

出血热会有什么症状?出血热有2~3周的潜伏期,症状也分为五个阶段,发病早期常表现为“三红三痛”。

“三红”指脸红、脖子红、前胸红,貌似醉酒;“三痛”指头痛、腰痛、眼眶疼,这个感觉就像我们刚才说的像感冒一样,是第1期的症状,是发热期。

后面4期分别是:少尿期、低血压休克期、多尿期和恢复期,都跟肾脏有关系了,所以又叫肾综合症出血热。

一旦进入重症,因为急性肾衰竭,就需要做透析了,这个时候病死率就高了,会达到10%。

所以强调的是“三早一就”,早发现,早诊断,早休息,发病后立即卧床休息,减少活动。

就近治疗,避免因为长途转送加重病情。

出血热是怎么传染的?要么是通过老鼠的唾液、尿液等这些含有病毒的排泄物、分泌物,比如说吃了老鼠爬过的食物和水;接触到老鼠血液、尿液、粪便等,再触摸自己的眼睛,鼻子,嘴巴等粘膜;或者直接被老鼠咬伤。

另外也不是所有的老鼠就都非常危险,西安市主要带病的老鼠是黑线姬鼠,是一种野鼠,鼠背有一条非常明显的黑线,个头也不大。

一般出现在郊区水源附近的田间、野地,它的带病率比较高,而城市里头出没的老鼠,也就是在家里头看到老鼠一般都是小家鼠,带病率相对是低的。

出血热会人传人吗?它不像非典和新冠,不是呼吸道传染病,不会在人与人间传染,所以一般是散发发病,很少有聚集发病,也不会出现大范围跨跃式感染。

导致出血热的这种病毒:汉坦病毒,对外界环境抵抗力低,加热,或者常用的含氯消毒剂就可以杀死它。

出血热的高发人群是:在野外工作的农民,或从事农业产业、粮食加工的工人以及学生等群体,同学们,宿舍的卫生要搞起来!不能养鼠为患!另外,我们在果园、菜园、养殖场等重点场所可长期实施灭鼠、防鼠措施;在野外尽量穿长裤长衫、不露脚趾的户外鞋,以防被鼠类咬伤;在杂草丛生或者有秸秆堆放的地方活动,有可能存在鼠尿鼠粪,建议戴上口罩,以防气溶胶污染。

出血热有疫苗吗?有!在我国,流行性出血热疫苗已经成功上市20年。

从年开始,我国将流行性出血热免疫接种纳入了扩大免疫规划,以高发省份中的高发乡镇作为目标人群,对16-60岁人群进行常规免疫接种。

说了这么多,大家有没有发现,病因查清楚了,疫苗也都有,可是为什么这个出血热始终没有办法根除呢?老鼠没有办法彻底根除,以西安为例,每年这个出血热是否严重,基本上都取决于当年的鼠患是否严重。

打疫苗虽然说年年都在宣传,但还是没有像新冠疫苗这样,基本上每个人都能引起高度的重视,还不能够做到全覆盖,早期症状跟感冒又很相似,人们又很容易忽略。

所以高发病区的朋友应积极到本地区疫苗接种点进行足程、规范接种疫苗,保护个人身体健康,在网上查一查您所在区县的疾控中心,打个电话咨询预约一下就可以了。

如果出现感冒、发烧一定警惕出医院进行救治,以免延误治疗!%2




转载请注明:http://www.adnwm.com/xkzz/164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