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雾化治疗适用于哪些儿科疾病

“孩子一咳嗽,家长们就急了,医院打针输液。其实这样对患儿并不好。”与口服、静脉相比,雾化吸入药物的副作用比较小,雾化的药物是直接作用于靶器官,也就是直接将药物输送到炎症部位。雾化治疗是用雾化装置将药液分散成细小的雾滴,经过患儿鼻或口吸入,提高药物的局部浓度,达到治疗效果。“毛细支气管炎、哮喘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急、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喉炎、急性肺炎等适用。”雾化治疗是哮喘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雾化吸入也是儿童呼吸道疾病的重要方法;很多人担心激素有叠加的副作用,雾化治疗也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方法,可以避免用大量的口服或静脉激素。肺部炎症产生大量痰液,使用局部激素雾化,可以有效减轻炎症,帮助恢复,如果痰液较多,还要增加支气管扩张剂,加速痰液的排出。

很多家长对于雾化治疗大多采取“过急”的态度,往往症状刚有所缓解,就停止雾化治疗,普遍存在使用率低、治疗时间不够等问题。而这些都将直接影响儿童喘息性疾病的治疗。只有坚持足够疗程,雾化治疗才能有效的控制宝宝的喘息性疾病。具体的疗程要咨询儿童呼吸专科医生。孩子第一次喘息发作,或者气道炎症持续3周以上,建议雾化治疗,并且有条件的情况下“家庭雾化”治疗更利于孩子的病情的恢复。

雾化吸入疗法是临床上较好的物理与化学治疗相结合的祛痰、消炎手段,以空气压缩泵或氧气为动力,更利于药物吸入肺内,操作时无需技术配合,患儿只要保持轻松直立的坐姿即可。

通常哮喘患儿可选择空气压缩泵做雾化动力,不宜选择超声波雾化器。雾化罐的口器分面罩式和口含式两种,面罩式喷头可使药物到达呼吸系统所有区域,而口含式喷头可使药物更多地沉积在呼吸道深部。对于配合较佳的年长儿,可选用口含式喷头,并嘱其将口腔内分泌物吐出或咽下,以免反流至雾化罐内而影响药液浓度。而年幼患儿或病情较重的年长儿,则需选择面罩式喷头。

操作方法:

1.将药液(至少2ml,不足时用生理盐水补充至2ml)加入雾化罐中,接通雾化泵开关。

2.开机后,患儿取轻松直立的坐姿,深慢吸气和自然呼气或经口自然呼吸,等雾化罐内药液用完(不再有气雾输出)时停机。每次约7~15分钟。

3.治疗结束后洗脸、年长儿用水漱咽部然后吐出漱口水,反复多次。

4.雾化罐用清水冲洗,晾干备用。

注意事项:

1.使用时尽量保持雾化罐与地面垂直,如倾斜会导致不出雾甚至药物外漏。

2.雾化过程中注意避免通过鼻道呼吸,经鼻吸入可使肺内药物沉积减少50%。

3.一次雾化时间不宜过长,超过15分钟,患儿易疲劳。

4.雾化杯使用后需注意清洗、定期消毒。

5.雾化时患儿哭闹不安的,可选择在其睡眠时操作,哭吵时的短浅呼吸会减少药物的气道沉积。

基本知识点常用雾化吸入药物有哪些?

目前常用雾化吸入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β2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能药物、黏液溶解剂、抗菌药物等。

糖皮质激素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是当前治疗支气管哮喘最有效的抗炎药物。

布地奈德:有雾化吸入剂型

丙酸氟替卡松:同布地奈德的大致等效剂量见下表1。

地塞米松:不推荐使用。地塞米松进入体内后须经肝脏转化后在全身起作用。其结构上无亲脂性基团,水溶性较大,难以通过细胞膜与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而发挥治疗作用。

由于雾化吸入的地塞米松与气道黏膜组织结合较少,导致肺内沉积率低,气道内滞留时间短,难以通过吸入而发挥局部抗炎作用。另外,由于其生物半衰期较长,在体内容易蓄积,对丘脑下部-垂体-肾上腺轴的抑制作用也增强。

支气管舒张剂

支气管舒张剂是哮喘和COPD患者预防或缓解症状所必需的药物,而吸入治疗为首选的给药方式。反复给予吸入速效支气管舒张剂是缓解哮喘急性发作最主要的治疗措施之一,同时也是AECOPD的有效治疗方法。

速效β2受体激动剂(简称SABA):常用药物有沙丁胺醇(salbutamol)和特布他林(terbutaline),前者松弛气道平滑肌作用强,通常在5min内起效,疗效可维持4~6h,是缓解哮喘急性发作症状的首选药物,也可用于运动性哮喘。

后者起效慢于沙丁胺醇,且其支气管舒张作用也相对较弱。

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非选择性β受体激动剂,对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大,一般除过敏性休克外,不推荐用于哮喘和COPD的治疗。

短效抗胆碱能药物(简称SAMA):常用药物如异丙托溴铵,其舒张支气管的作用比β2受体激动剂弱,起效也较慢,但持续时间更为长久。

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雾化溶液:同时应用β2受体激动剂和抗胆碱能药物,其支气管舒张疗效有叠加效应。

黏液溶解剂

尽管少数COPD患者使用黏液溶解剂雾化吸入可获益,但整体而言,疗效并不显著,因此当前未被推荐为COPD常规用药。吸入给药有可能加重气道高反应性。

α-糜蛋白酶:没有证据表明可以吸入中小气道产生治疗作用,此外也没有配伍相关的药理学研究数据,禁用超声方式进行雾化治疗。

盐酸氨溴索:该药产品说明书未推荐雾化吸入使用,但在我国已有较多的临床应用静脉制剂进行雾化治疗的经验报道。目前国外已有雾化吸入剂型。鉴于超声雾化可使雾化液体加热至蛋白酶变性,不推荐用超声雾化给药方式。

抗菌药物

迄今为止,我国尚无专供雾化吸入的制剂,临床以及大多数研究均以静脉制剂替代。而静脉制剂并不完全适用于雾化给药,静脉制剂中含有防腐剂,如酚、亚硫酸盐等,可诱发支气管哮喘。

庆大霉素:其疗效及安全性尚缺乏充分的循证医学证据。

两性霉素B:气溶吸入时成人每次5~10mg,用灭菌注射用水溶解成0.2%~0.3%溶液应用;超声雾化吸入时本品浓度为0.01%~0.02%,每日吸入2~3次,每次吸入5~10mL。

目前,除妥布霉素(Novartis:TOBI)被FDA批准用于雾化吸入治疗囊性纤维化疾病,其余药物的安全性均未获得确认。

其他

茶碱:不推荐使用。茶碱对气道上皮有刺激作用,故临床上不推荐用于雾化吸入治疗。

中成药注射液:不推荐使用。雾化吸入的临床应用经验以及研究均不足,疗效的可靠性以及安全性均有待验证。

常用雾化吸入药物推荐剂量(表2)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生
偏方治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dnwm.com/xkzz/746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