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过敏疾病高发,但公众对过敏疾病的认知薄弱,存在着很多“隐形”的过敏患者。
过敏疾病危害大,“大题小做”后患多
近年来,全球过敏性疾病发病率逐年递增,患者群体达世界总人口的两至三成。仅在中国,就有约2.7亿人受到过敏性疾病的困扰。但大部分国民对过敏性疾病缺乏认知,对过敏病症的判断和诊治意识皆较为薄弱——在47%患有过敏性疾病的人群中,仅有13%的民众对病症进行过确诊。
相关调研显示,多数患者不了解或不重视自身的过敏情况,常有“误把过敏当感冒”或“不把过敏当病治”等判断误区。对此,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常建民教授表示:“很多患者不能准确分辨过敏性疾病的症状,自我诊断往往耽误有效治疗,甚至导致病情加重。”此情况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更有患者认为过敏不是病,“忍一忍”就过去了,不需要寻求医生的专业意见,有时会导致原本的疾病恶化,甚至诱发其他并发疾病,影响个人健康。
过敏成因多且杂,及时就医是关键
诱发过敏反应的物质称为过敏原,以吸入式(如花粉、螨虫等)和食入式(海鲜、牛奶等)为主。但过敏成因复杂,除常见外界因素外,遗传因素亦不容忽视,医院进行特定的检测才能进行更具针对性的治疗。常建民教授指出:“一些患者的过敏性疾病是由遗传、免疫等因素导致,发病原因较复杂,医院进行专业检查,才能够保证治疗效果。”
确认自己的过敏原并避免与之接触是避免过敏反复发作的第一步。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建议,并进行有效专业的治疗亦是抵抗过敏的关键所在。常教授还提醒:“过敏性疾病要根据病情不同针对性地进行规范治疗。”。
同时过敏性医院的医生建议,采用不同的治疗方式处理。倘若没有针对病因胡乱使用药物,不仅无法治疗疾病,还会加重病情。由此可见,千万不要把过敏当小病,而是要及时寻求专业治疗和建议。
常见过敏性疾病1.荨麻疹
为过敏的皮肤表现,以发作性皮肤瘙痒及出现充血性风团为特征。多由于变应原(多为某食物及添加剂、吸入物、药物、微生物及寄生虫、昆虫毒素等)与患者皮肤、黏膜接触进入体内所引起。临床上分为两大类:其一是非特异性免疫球蛋白IgE介导的Ⅰ型变态反应性荨麻疹,其二是非变态反应性荨麻疹,包括物理性、寒冷性、热性、日光性及胆碱能性荨麻疹。此外物理因素、精神因素以及全身性疾病也可引发荨麻疹。过敏的其他皮肤表现还可有血管性水肿、皮炎、湿疹、多形性红斑、剥脱性皮炎等。
临床表现:皮肤突然出现大小不等的粉红色风团,多为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可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开始时孤立或散在,后逐渐扩大并可融合成片。荨麻疹多来得快去得快,此起彼伏,且新的风团会陆续发生,甚至在旧的风团上叠加发生。部分患者可累及胃肠道,造成该部位黏膜水肿,临床可出现腹痛及腹泻。如累及喉头黏膜,可出现呼吸困难。重症患者可伴有心慌、烦躁、恶心呕吐、呼吸困难、喉头水肿,甚至出现血压降低等过敏性休克表现。
2.过敏性鼻炎
多为吸入性变应原与患者鼻黏膜相互作用的结果,患者多为过敏体质,且具有遗传性。临床大致可分为季节性鼻炎和常年性鼻炎两种,前者多为吸入花粉造成,后者多为吸入屋内尘土、螨、霉菌及动物的毛、皮屑及禽类的羽毛等导致的。
临床表现:突发鼻痒、连续打喷嚏(多超过5个)和大量清水样浆液性鼻分泌物,每次发作症状多持续1小时以上,常反复发作。
3.过敏性休克
是最严重的过敏反应,导致该病的最常见的变应原是青霉素,其他药物如内酰胺类抗生素、链霉素、普鲁卡因、板蓝根注射液、右旋糖酐、含碘造影剂等,此外还有某些昆虫蛰伤等。普通人群的过敏性休克的发病率约为0.08%。发病后患者发生广泛的毛细血管通透性急剧增高,微动脉扩张、造成周围血流量下降,心输出量减少及循环血量骤减,同时导致多器官多系统组织水肿及平滑肌痉挛等。严重者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致命,有20%的过敏死亡者是在过敏发生半小时内死亡的。
临床表现:患者先出现皮肤黏膜潮红,周身皮痒,以手掌发痒较明显,口唇、舌部及四肢末端有麻木感,继而出现各种皮疹,多为大风团状,大片真皮及皮下血管性水肿。血压急剧下降,收缩压多降到80mmHg以下,脉压在20mmHg以内。严重者可发生循环衰竭,表现为意识模糊、冷汗、面包苍白、肢冷、脉细等。如未能及时控制病情,少数病例可于短时间内发生心搏骤停直至死亡。
4.花粉症
该病也称为枯草热,是患者对植物花粉过敏所引起的,主要累及眼及上呼吸道。绝大部分该病由风做传播媒体的花粉作为变应原而引起。我国的主要致病花粉有篙属花粉,还有向日葵、大麻、梧桐、蓖麻、苋属植物、葫属植物、杨树、榆树的花粉等。亦有少数患者是由真菌、尘螨或其他具有明显季节性的吸入物或食物所引起。
临床表现: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区性,主要表现为眼部发痒、流泪、眼睑红肿;鼻腔发痒,喷嚏连续发作,常一次多达十几个,喷嚏后水样分泌物增多,在发病时终日不止;咽部发痒、咽干、干咳等。部分患者听诊可闻哮鸣音。
5.过敏性哮喘
该病是支气管哮喘的主要类型,是因致敏原或其他过敏因素引起的广泛性气道超敏状态,造成以气道可逆性、痉挛性狭窄为特征的呼吸道阻塞综合征,病变主要累及支气管。导致该病发作的主要原因有吸入性变应原(室内尘土、屋尘螨和粉尘螨,还有真菌孢子、各种植物花粉、动物皮屑、羽毛、蚕丝、陈旧的织物、昆虫的肢体、残屑、粪便、蜕皮、虫卵等)、食物(如某些蛋类等)、药物(阿司匹林等)。并非所有的支气管哮喘都与变态反应有关。其他类型的支气管哮喘还有:感染导致的感染性哮喘,体力运动诱发的运动性哮喘,精神因素引起的精神性哮喘;由于职业接触某些非特异性刺激物引起的职业性哮喘;以及非致敏因素(如冷空气、月经、妊娠、分娩等)导致的哮喘等。
临床表现:多突然发作或加重,呈阵发性呼气性呼吸困难和哮鸣音,一般发作时间为数小时。发作前多有喷嚏、流涕、咳嗽等黏膜过敏的先兆,继而有胸部紧迫感,严重时发绀、出汗、端坐体位,直至意识丧失。用平喘药物后可缓解或自行缓解。待症状缓解时可咳出黏稠泡沫痰。体格检查所见的主要体征是呼气时有广泛的哮鸣音。
来源:工人日报、网络
巴南工会cqbngh长按识别左侧北京白癜风的治疗方法白癫疯 如何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