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典型病例甘露醇引起的过敏性休克

如何治了白癜风 http://m.39.net/pf/bdfyy/

患者男,37岁,因偏头痛于-04-:34给予甘露醇mlivdripst,输注约10min后出现面部及四肢麻木,无胸闷及心慌,立即停用甘露醇,更换生理盐水,让患者平卧。查体:BP/63mmHg,神志清,下颌部可见散在皮疹,颈部皮肤潮红,双肺呼吸音请,心音有力,律齐,心率约68次/分。立即给予地塞米松5mg静推,异丙嗪25mg肌注。吸氧,心电监护,患者逐渐出现胸闷,心慌,自觉面部肿胀,心电监护示:窦性心律,偶有早搏,立即给予心电图检查,示:窦性心律,心率58次/分,复测血压52/37mmHg,诊断为过敏性休克,给予肾上腺素0.3mg皮下注射,5分钟后复测血压40/24mmHg,再次肾上腺素0.2mg皮下注射,患者仍觉心慌,复查心电图较前无明显变化,给予甲强龙40mg入液静点,患者心慌症状逐渐缓解。21:51复测血压61/34mmHg,患者自觉心慌症状缓解,之后多次测血压逐步上升,第二日02:00测血压/80mmHg,血压逐步恢复正常并离院。

相关性评价:可能

甘露醇是组织脱水药,经肾小球滤过后在肾小管内较少被重吸收,从而起到渗透利尿作用,常用于脑外伤、脑瘤和脑组织缺氧引起的脑水肿,降低颅内压,静脉注射后除极少部分在肝内转为糖原外,绝大部分经肾小球滤过,以原形排出体外,药理学上无活性,体内几乎不被代谢。

查询数据,共检索到例甘露醇注射液的不良反应报告,其中新的、严重报告例,新、严报告比例21.27%;甘露醇注射液引起的过敏性休克6例,占甘露醇报告总数的0.16%。

该药在临床使用中心极少出现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更是罕见。

查阅国内数据库,仅有5篇有关过敏性休克的个案报道。其致敏机制可能是甘露醇作为小分子抗原物质,与体内的组织胺、肥大细胞、嗜碱细胞的IgE抗体分子结合,使之释放具有药理活性的介质,组织胺、激肽、5-羟色胺和花生四烯酸衍生物等,从而导致I型变态反应发生。

目前存在风险

甘露醇注射液作为降低颅内压药物,临床应用广泛。该药引起的过敏性休克、过敏样反应累及心血管、呼吸系统、消化系统以及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等,包括憋喘、发声困难、、口唇发麻、胸闷、心慌,呼吸困难,恶心、呕吐等全身多器官功能损害,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应引起引临床医师的高度

使用建议

1、临床医务人员在应用甘露醇注射液时,应详细询问患者有药物过敏史,用药过程中严密观察,滴注速度和病情变化,增强防范意识,急救药物急救设备到位。

2、生产企业应进一步对甘露醇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及机制等的进行深入研究,加强其在临床使用过程中的风险监测,并做好安全用药宣传,降低患者用药风险。

        


转载请注明:http://www.adnwm.com/xkcs/1096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