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过敏性休克的流行病学

理论上,任何一种分子都可能产生过敏性休克。在围手术期,与过敏性休克有关的药物包括抗生素、血液制品、肌松药、多肽类(抑酶肽、鱼精蛋白、血管容量扩张剂)。

有报道认为,手术过程中过敏性休克的发生风险为1:~1:,死亡率为4%,另有2%患者出现严重脑损伤。新近数据表明,围手术期过敏性休克的发生率约为1:1万~1:2万。

值得警惕的是,大手术患者是过敏性休克高风险群体,多种血液制品、多肽类使用均能潜在影响心血管功能。

Merters对至年间例过敏反应患者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由IgE介导的过敏为例(66%),非免疫性途径介导的过敏为例(34%),最常见原因为肌松药(58.2%)、乳胶(16.7%)、抗生素(15.1%)。肌松药中,最常出现的是罗库溴铵(43%)和琥珀酰胆碱(22.6%)。此外,类胰蛋白酶对诊断过敏性休克阳性预测率为92.6%,阴性预测率为54.3%。

肌松药

肌松药(NMBA)中的特殊分子结构,使其成为潜在的过敏变应原。所有的NMBA均含有二价功能结构,可与细胞表面IgE横向连接,介导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细胞释放组胺。

来自法国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NMBA约占围手术期62%~81%的过敏反应,尤以罗库溴铵多见。皮内注射含氨基团复合物或苄基异喹啉时,会产生假阳性现象。因此,上述数据可能高估了罗库溴铵所致过敏反应的比例。

NMBA所致过敏反应发生率的不同,可能反映了临床医师对假阳性反应的判别能力不同。NMBA也可通过阻断钙离子通道直接舒张血管。

进行NMBA皮试时应予以稀释,但其稀释浓度仍不清楚。自从皮试可以成为评估药物潜在过敏的重要程序后,对可能引起直接血管舒张和假阳性反应的特殊药物均需进行皮试。

来源:新青年麻醉论坛

------------------------------

长按识别







































哪里白癜风医院较好
白癜风多久能治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adnwm.com/xkcs/12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