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村全科助理医师

乡村全科助理医师

1.外科救治感染性休克时不正确的做法是

A.应用抗菌药物

B.补充血容量

C.待休克好转后手术处理感染灶

D.使用皮质激素

E.采用血管扩张药物治疗

2.治疗感染性休克时,纠正血容量不足的首选液体类型是

A.以平衡盐溶液为主,配合适量血浆或全血

B.以胶体溶液(代血浆)为主

C.以等渗生理盐水和代血浆为主

D.以等渗葡萄糖溶液和代血浆为主

E.以全血配合等渗葡萄糖溶液

3.心肌梗死最先出现和最突出的症状是

A.恶心、呕吐、腹痛

B.剧烈胸痛

C.心力衰竭

D.心律失常

E.发热

4.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最重要的治疗措施是

A.抗心绞痛

B.消除心律失常

C.补充血量

D.心肌再灌注

E.增加心肌营养

5.癫痫持续状态判断的标准之一,是指一次发作的时间至少超过

A.10分钟

B.15分钟

C.20分钟

D.25分钟

E.30分钟

6.休克患者应采取的体位是

A.平卧位

B.头和躯干抬高10°

C.头、躯干抬高10°~20°,下肢抬高20°~30。

D.躯干抬高20°~30°,下肢抬高15°~20°

E.下肢抬高60°

7.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首先静脉滴注的药物是

A.碳酸氢钠

B.甘露醇

C.胰岛素

D.抗生素

E.多巴胺

8.男性,40岁。高热、腹痛48小时,血压90/70mmHg,神志清楚,面色苍白,四肢湿冷,全腹压痛,肠鸣音消失,诊断为

A.出血性休克

B.感染性休克

C.创伤性休克

D.心源性休克

E.过敏性休克

9.男性,70岁。因腹主动脉瘤破裂,突然神志丧失,呼吸不规则,心音听不清,行心脏按压,判断其是否有效的主要方法是

A.摸颈动脉搏动

B.摸桡动脉搏动

C.摸股动脉搏动

D.测血压

E.观察末梢循环状态

10.男性,66岁。发作性胸痛1小时。在问病史过程中突然跌倒,对呼唤和推搡无反应。此时应立即采取的措施是

A.做超声心动图

B.送往抢救室

C.触诊大动脉

D.做心电图

E.查看瞳孔

下滑查看答案

1.外科救治感染性休克时不正确的做法是

A.应用抗菌药物

B.补充血容量

C.待休克好转后手术处理感染灶

D.使用皮质激素

E.采用血管扩张药物治疗

答案:C

解析:①感染性休克的外科救治:补充血容量;控制感染(应用抗菌药物);纠正酸碱失衡;使用皮质激素;采用血管扩张药物。②控制感染应与休克并行,而不能待休克好转后再手术处理(C错),故本题选C。

2.治疗感染性休克时,纠正血容量不足的首选液体类型是

A.以平衡盐溶液为主,配合适量血浆或全血

B.以胶体溶液(代血浆)为主

C.以等渗生理盐水和代血浆为主

D.以等渗葡萄糖溶液和代血浆为主

E.以全血配合等渗葡萄糖溶液

答案:A

解析:①有效循环血量不足是感染性休克的突出矛盾,故扩容治疗是抗休克的基本手段。②扩容所用液体应包括胶体和晶体,各种液体的合理组合才能维持机体内环境的恒定。胶体液有低分子右旋糖酐、血浆、白蛋白和全血等。晶体液中碳酸氢钠复方氯化钠液较好。平衡盐溶液的电解质含量与血浆内含量相仿,因此以平衡盐溶液为主,配合适量的血浆或全血(A对),故本题选A。

3.心肌梗死最先出现和最突出的症状是

A.恶心、呕吐、腹痛

B.剧烈胸痛

C.心力衰竭

D.心律失常

E.发热

答案:B

解析:①心肌梗死时发生心肌缺血坏死,由于缺血坏死局部多种炎性致痛物质的释放,最先出现的症状即是胸痛.且程度剧烈,难以缓解(B对),故本题选B。②部分患者疼痛部位不典型,可位于上腹部,由于迷走神经受刺激及组织灌注不足可出现频繁恶心、呕吐,但这些都见于部分患者,非最突出症状(不选A);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可在起病最初几天发生,但一般不是最早出现(不选C,D);发热一般出现在疼痛发生24~48h之后(不选E)。

4.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最重要的治疗措施是

A.抗心绞痛

B.消除心律失常

C.补充血量

D.心肌再灌注

E.增加心肌营养

答案:D

解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是在冠脉粥样斑块的基础上有血栓形成使管腔闭塞,受该血管供应的心肌发生坏死,故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最重要的治疗措施是心肌再灌注,以减少心肌的坏死(D对),故本题选D。

5.癫痫持续状态判断的标准之一,是指一次发作的时间至少超过

A.10分钟

B.15分钟

C.20分钟

D.25分钟

E.30分钟

答案:E

解析:癫痫持续状态是指癫痫部分或全身性发作在短时间内频繁发生或持续存在,全身性发作在两次发作之间意识不淸,全身或部分发作持续30分钟以上,是最危险的癫痫状态。治疗的关键是从速控制发作(E对),故本题选E。

6.休克患者应采取的体位是

A.平卧位

B.头和躯干抬高10°

C.头、躯干抬高10°~20°,下肢抬高20°~30。

D.躯干抬高20°~30°,下肢抬高15°~20°

E.下肢抬高60°

答案:D

解析:休克的患者应采取头、躯干抬高20°~30°,下肢抬高15°~20°(D对),故本题选D。

7.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首先静脉滴注的药物是

A.碳酸氢钠

B.甘露醇

C.胰岛素

D.抗生素

E.多巴胺

答案:C

解析: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首先静脉滴注的药物是胰岛素(C对),故本题选C。②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治疗主要是补液+小剂量胰岛素治疗:开始用等渗液或者0.9%氯化钠,如果经过扩容后,效果不理想,再输入低渗液体,如0.45%氯化钠;小剂量胰岛素为0.1U/(kg?h),首次负荷剂量为10~20U。

8.男性,40岁。高热、腹痛48小时,血压90/70mmHg,神志清楚,面色苍白,四肢湿冷,全腹压痛,肠鸣音消失,诊断为

A.出血性休克

B.感染性休克

C.创伤性休克

D.心源性休克

E.过敏性休克

答案:B

解析: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考虑诊断急性腹膜炎,属感染性休克的范畴(B对),故本题选B

9.男性,70岁。因腹主动脉瘤破裂,突然神志丧失,呼吸不规则,心音听不清,行心脏按压,判断其是否有效的主要方法是

A.摸颈动脉搏动

B.摸桡动脉搏动

C.摸股动脉搏动

D.测血压

E.观察末梢循环状态

答案:A

解析:颈、股动脉搏动消失是诊断心脏骤停的金标准(A对),故本题选A,听诊心音消失是银标准。

10.男性,66岁。发作性胸痛1小时。在问病史过程中突然跌倒,对呼唤和推搡无反应。此时应立即采取的措施是

A.做超声心动图

B.送往抢救室

C.触诊大动脉

D.做心电图

E.查看瞳孔

答案:C

解析:应先触摸大动脉搏动,诊断有无发生心脏骤停(C对),故本题选C。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dnwm.com/xkhl/1294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