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就是通常所说的“消炎药”,是老百姓最熟悉,也是最容易被“滥用”的药物。所谓“滥用”,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不该用的用了”。凡是超时、超量、不对症使用或未严格规范使用抗生素,都属于滥用。抗生素一旦“滥用”,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还会带来严重的身体伤害。滥用抗生素可能带来“四大危害”:
第一重:毒副作用“是药三分毒”,应严格遵照医嘱服药,切不可盼复心切,擅自加大抗菌药物的药量,否则很可能损伤神经系统、肝脏、肾脏、血液系统。尤其是对肝肾功能出现异常的患者,更要慎重。特别需要强调的是,抗生素能够不用尽量不用,能够口服绝不输液。
第二重:过敏反应多发生在具有特异性体质的人身上,其表现以过敏性休克最为严重。青霉素、头孢霉素类都可能引发,其中青霉素最常见也更为严重,过敏反应严重时可能致命。还有一类情况也值得注意,在使用头孢类药物和甲硝唑期间如饮酒或饮用含有酒精的饮品(接触酒精)发生的双硫仑反应。
第三重:二重感染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的口腔、呼吸道、肠道都有细菌寄生,寄殖菌群在相互制约下维持着平衡状态,对人体不但无害反而有益。但如果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抑制或杀死敏感的细菌后,而一些不敏感菌(如真菌等)则乘机生长繁殖,产生新的感染的现象,这就是“二重感染”。这在长期滥用抗菌药物的病人中很多见。
第四重:诱发细菌耐药大量使用抗生素无疑是对致病菌抗药能力的“锻炼”,在绝大多数普通细菌被杀灭的同时,原先并不占优势的具有抗药性的致病菌却存留了下来,并大量繁衍。而且由于药物长期刺激,病菌也可能产生变异、成为耐药菌株。这种耐药性既会被其他细菌所获得,也会遗传给下一代,从而催生出“超级细菌”。如果这种情况继续恶化下去,很可能使人类面临感染时无药可用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