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同仁问“破伤风皮试是阳性时可以用的脱敏疗法,青霉素皮试为阳性时能用脱敏疗法吗?”青霉素脱敏疗法?估计很多同仁都不了解,今天我们共同探讨一下!
为什么青霉素会过敏?
从药物角度看,青霉素本身不是过敏物,只是青霉素在制造过程中,工艺不高,生产青霉素过程中产生的杂质(青霉噻唑、青霉素烯酸、青霉唑胺等高聚物)等进入才导致过敏或是本身有过敏的体质等才会出现过敏现象;如青霉素噻唑酸可与人体组织内的γ-球蛋白和白蛋白结合成青霉噻唑蛋白。这种青霉噻唑蛋白即是引起青霉素过敏反应的主要致敏物质。在我国香港或欧美地区因使用的的青霉素纯度高,几乎没有过敏的风险,所以在使用青霉素是不需要做皮试的。
青霉素皮试为阳性时能用脱敏疗法吗?
青霉素(PG)用于临床已有70多年,其特定的抗菌作用至今仍不能被其他抗生素所完全取代(如治疗梅毒患者,迄今为止青霉素仍是该疾病的首选药物)。当青霉素被临床首选为治疗敏感性疾患时,患者又对青霉素过敏,在特定条件下,偶尔有必要对青霉素过敏者进行认真脱敏处理。若脱敏取得成功,则可进行青霉素有效治疗;所以青霉素皮试为阳性时能用脱敏疗法。
青霉素皮试为阳性时脱敏原理
最小剂量特异性变应原(PG)分别逐次进入机体后,与有限数量的致敏靶细胞作用后,使其所释放的生物活性介质数量逐渐减少,不足以引起明显的过敏性临床症状;同时介质作用时间也较短暂,而并无积累效应因此,在短时间内以微小剂量变应原多次注射,可使机体内致敏靶细胞分期分批脱敏,直至最后全部解除机体的致敏状态而取得的脱敏成功。
青霉素皮试为阳性时脱敏方法
1、徐叔云教授(我国著名药理学家)建议:从最小青霉素量开始每隔1h逐渐逐次增加青霉素剂量,直至用到治疗剂量青霉素,仍无任何不良反应时,即为脱敏成功。可在严密监护下用治疗剂量青霉素注射。具体青霉素剂量:1U,5U,10U和50U均为皮内注射,无不良反应时再以U和0U皮下注射,继而以1万U和10万U肌肉注射,直至万U肌肉注射后,患者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即表明脱敏成功。可开始用治疗剂量青霉素注射。在进行脱敏操作前10min和30min各注射肾上腺素和口服赛庚啶8mg即可。
2、采用口服(青霉素G)的方法进行脱敏治疗。从给予首次青霉素药剂计算起,整个过程在4小时内完成,口服脱敏时每剂溶于30ml水中后口服,首次剂量u,单倍阶梯式递增,每次间隔15min,共14次,全试验历时min,累积总剂量万。末次剂量结束后观察30min后方可进行青霉素治疗。治疗前15分钟静脉注射地塞米松5mg。经4小时脱敏处理后患者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即表示脱敏成功。
3、加拿大蒙医院研究了一种简单、快速的脱敏方法,用以治疗对青霉素过敏的感染性病人。方法是给病人静脉注射抗菌素。开始时,是给病人注射0.1单位的很低剂量,此后每间隔十五到二十分钟增加十倍剂量,经二个小时,就可达到很少引起反应的治疗目的的剂量。
使用青霉素脱敏注意事项
1、严格选择青霉素脱敏对象,必须有细菌学、免疫学和细菌药物敏感试验证据;
2、超敏反应者禁用;应改用其它不过敏的抗生素,不可采用脱敏后给药法。
3、告知患者脱敏处理的必要性和风险性,取得其同意,并签字认可,经科主任批准后执行;脱敏处理必须都在ICU内进行;脱敏处理不能作常规使用;
4、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脱敏治疗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由IgE介导的严重过敏反应,因此,进行脱敏治疗时应派人守护。床旁备齐急救药品及物品,安装并检查心电监护仪、中心供氧及吸引设备等,做好过敏性休克的抢救准备。并且在每一次注射或口服青霉素前均应监测血压、脉搏、呼吸;注射或服药后5min再次监测血压脉搏、呼吸,直至整个脱敏试验完成。密切观察有无荨麻疹、药物疹、血清样反应、皮肤瘙痒等迟发性过敏反应的发生。
5、脱敏成功后的青霉素治疗应在ICU内进行,仍需要严密监护,并做记录;对青霉素脱敏成功并不能代表对青霉素系列药品都已脱敏。
天使驿站:tsyz天使驿站是由在职护士----医院于苗苗创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