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接种新冠疫苗之后有哪些不良反应?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介绍,目前根据前期临床实验的结果和紧急使用接种的一些信息,在接种新冠疫苗后出现的常见的反应,和其他灭活疫苗相比没有太大的差别。 不良反应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局部有一些反应,还有就是出现全身反应。局部反应包括注射之后局部的疼痛、肿、痒等,这些都是一般反应;在全身反应方面,现在监测到的主要有发热,还有一些个别的接种者出现疼痛,也有乏力的情况发生。 局部的反应也好,一般反应也好,一般是不需要处理的。如果发热超过38.5℃,或者局部红肿特别厉害,这种情况就需要就医,可能还有一些其他的情况出现。根据疫苗接种后的各种表现,分为如下几种不良反应:轻微表现:接种后24小时内注射部位出现酸胀、疼痛、触痛、红肿和瘙痒症状。或发热、乏力、恶心、头痛、肌肉酸痛、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适当休息,2~3天内会自行消失。严重重度发热,采用物理降温及药物进行对症处理,以防高热惊厥。若高热不退或伴有并发症、局部反应加重或持续不退热,需及时就医。罕见局部无菌性化脓、过敏性紫癜、过敏性休克、喉头水肿等。过敏性休克、喉头水肿等在接种后的30分钟内出现。故,接种后要在接种点留观至少30分钟,遵守留观规定对不良反应的处置至关重要。一旦出现严重不良反应,需立刻报告医务人员,及时处理。心因性主要因受种者注射时的心理压力和焦虑等所致,与疫苗成分无关。常见的表现有呕吐、轻微头疼、头晕、口周和手部发麻等,严重者可能会出现短暂意识丧失。偶合症状常见感染等其他因素导致,不是由疫苗本身特性引起的。多见于疫苗接种者在接种时已经处于某种疾病的潜伏期或前驱期,只是接种疫苗后巧合发病。若发生了偶合症状,应及时就医,对本身感染因素进行诊治。接种疫苗产生的不良反应,不代表疫苗本身质量和安全性存在问题,这是由疫苗产品本身特性决定的。因此,为了保护自己和家人,符合接种条件的人群都应尽早接种新冠疫苗。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