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行动,防治严重过敏反应’’八月第二周是中国过敏防治周。
严重过敏反应可危及生命,每位医生均应熟悉严重过敏反应的早期识别诊断并了解严重过敏反应的急救知识。
严重过敏反应最常见的诱因是药物和食物,其中成人以药物为主要诱因,儿童则以食物引起严重过敏反应为主。过敏反应的临床症状各异,个体差异较大,过敏原暴露后数分钟内,皮肤、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均可出现相应症状。
皮肤症状往往最先出现,如潮红、瘙痒和水肿,然后数分钟内可发展至窒息或循环系统衰竭。过敏反应的早期识别并及时治疗可以阻止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避免严重不良后果的出现。
肾上腺素是治疗过敏性休克首选的一线药物。
病例
基本信息
患者女,7岁,小学生(身高cm,体重25kg)年6月15日至我科过敏与免疫治疗中心就诊
主诉:过敏性鼻炎合并哮喘过敏原皮下注射免疫治疗复诊
现病史:患者自幼反复出现鼻塞、喷嚏、流鼻水,发作时伴眼痒、结膜红肿,无明显季节性,间有发作性喘息,运动及夜间发作为主。8月余前予广东省妇幼就诊,行肺功能测试(轻度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支气管舒张可疑阳性),诊断考虑过敏性鼻炎合并哮喘,予喷鼻激素(布地奈德、辅舒酮)及口服抗过组胺药(开瑞坦、扑尔敏),间断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治疗哮喘,症状控制欠佳(家属诉鼻炎发作时使用)。鼻炎和哮喘症状仍反复发作,且因哮喘急性发作需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及急诊就诊,7月余前遂至我院儿科就诊,完善过敏原(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检测及肺功能(支气管激发试验),诊断过敏性鼻炎合并哮喘(屋尘螨和粉尘螨敏感)。经药物(喷鼻和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症状仍反复发作,6月前经家属同意开始至本院过敏与免疫治疗中心行屋尘螨过敏原皮下注射免疫治疗,平素予孟鲁斯特钠片(5mgQN)治疗,鼻炎和哮喘症状较前逐渐减轻,本次按期至脱敏中心行屋尘螨变应原皮下注射治疗,近4周无明显鼻炎及哮喘症状发作。
既往史:婴幼儿时期有湿疹,近1年以上无再发
家族史:父母有过敏性鼻炎史
辅助检查
过敏原:屋尘螨、粉尘螨阳性,Der-p、Der-fsIgE4级(图1)。
图1血清过敏原sIgE检测
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38bbp
肺功能及支气管激发试验提示:小气道功能障碍,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图2)
图2肺通气功能支气管激发试验
治疗经过:年6月15日按期(第28周)至脱敏中心行屋尘螨过敏原皮下注射(第23次注射)治疗。当日鼻炎症状VAS评分0分,哮喘ACT评分25分,C-ACT评分26分。皮下注射前检测PEFL/min,注射前30分种口服开瑞坦10mg(预防性)。完善评估后11:07予右上臂皮下注射屋尘螨过敏原试剂(4号瓶,1ml),11:09患者出现喷嚏、眼痒、眼睑肿胀,随后伴全身多部位皮肤瘙痒,未见皮疹,右上臂皮下注射部位出现风团(直径25*25mm),伴红斑(直径50mm),风团直径逐渐扩大至45mm,图3。查体:指末端sPO2:90-93%,BP/60mmHg,HR/min,听诊双肺未闻及明显干湿啰音,PEFL/min。立即予鼻导管低流量吸氧,同时右上臂皮下注射部位周围肾上腺素0.3mg肌肉注射。患者血氧逐渐升至98%左右,皮疹及瘙痒逐渐消退。留观1小时后患者无不适,予出观。
图3注射部位红斑、风团及结膜水肿
李靖教授点评
过敏及过敏性疾病发病率不断升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而严重过敏反应甚至危及生命。吸入、食物过敏原及药物均可引起严重过敏反应。临床常见引起过敏的药物如青霉素;儿童多由食物引起过敏,可出现腹胀、绞痛症状,易与消化道疾病混淆而误诊漏诊。早期准确识别过敏反应,特别是严重过敏反应并及时救治可以挽救生命。
本例患者属于典型的过敏性鼻炎合并哮喘合并结膜炎患者,经过药物治疗症状控制欠佳,需要口服或静脉激素治疗并多次急性发作而急诊就诊。该患者适宜过敏原脱敏治疗,脱敏治疗分起始阶段和维持治疗阶段,该患者的起始阶段进行的相对较慢,推迟至第28周(如下表)进行起始阶段最高浓度试剂的最大剂量第一针注射,在药物剂量增加的过程中,此时容易出现过敏反应。患者皮下注射后即刻出现皮肤表现及眼部症状,伴全身瘙痒,不仅出现局部反应,此时已经出现全身不良反应,属于全身过敏反应的早期,随着外周血氧饱和度下降趋势,可以预见呼吸及循环系统不良反应将随后到来并可能迅速加重,此时立即给予肾上腺素(0.3mg,根据体重计算)肌肉注射,数秒至数分钟即可阻止严重不良反应进展,患者症状缓解。
我们可以看到虽然该患者过敏原皮下注射前口服了抗过敏药,仍然存在过敏反应,此时不宜再首选使用起效慢的抗组胺药和激素,而肾上腺素起效迅速,可以缓解气道痉挛,同时收缩血管,减轻水肿和渗出,维持循环稳定。肾上腺素是治疗过敏性休克的首选药物。
表1患者皮下注射情况登记表
作者介绍
朱政级PCCM学员
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
广州医院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变态反应科
研究方向:变应性鼻炎和哮喘气道高反应性及气道炎症
学术任职:广东省胸部疾病学会肺部过敏学专业委员会秘书、广东省预防医学会过敏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医院学会过敏医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
李靖教授
教授、主任医师
博士生导师
广州医院、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变态反应科主任
美国LomaLinda大学特聘教授
世界过敏学会(WAO)成人哮喘委员会委员
中华医学会变态反应学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变态反应学分会常委
广东省医学会变态反应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副组长
广东省医学领军人才、广州市高层次人才、广州市“岭南英杰工程”后备人才承担多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和科技部重大项目
在呼吸与过敏免疫等世界杂志NatureBiotechnology、LancetRespiratory、JACI、Allergy、Chest等发表SCI论著90余篇
获多项国家和广东省科技进步奖
在过敏性与呼吸道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方面颇具造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