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0-24时,深圳新增1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在社区筛查中发现。
相关情况如下:
病例1
男,7岁,居住在南山区粤海街道海阔天空雅居,在社区筛查中发现,现已医院应急院区隔离治疗,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轻型),情况稳定。
经初步流调,该病例此前14天内未离开深圳或到过国内中高风险地区,其近日主要活动轨迹为:
?南山区
南头街道:华中医院
粤海街道:天怡兴百年饺子(万豪店),爱挑社区生鲜店(彩虹之岸店),钱大妈(滨福广场店)
该病例的密接人员均已排查到位并落实管控措施,目前,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其居住地已实施管控,活动过的重点场所正在进行终末消毒。流调溯源、隔离管控、核酸检测、医疗救治等相关处置工作正在有序开展。
请市民继续履行个人防控责任,做好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勤消毒、保持社交距离等防护措施,主动配合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
国内多地相继发生新冠疫情
奥密克戎变异株具有
传播速度快
病毒载量高
传播能力强
的特点
对防控工作提出了更大挑战
截自:
央视网“敌人”越来越“狡猾”
我们也要用更强的装备
“武装”自己
4月6日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
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
王华庆介绍——
此前,导致感染者重症和死亡的两个风险因素,一个是高龄,一个是有基础性疾病。现在又增加了一个因素,那就是没有接种疫苗。
保护好家中老年人
别忘了给他们披上一层“铠甲”
——带他们去打新冠疫苗!
01
老年人为啥要积极打新冠疫苗?
因为,从各国监测新冠肺炎发病、重症、死亡的情况分析,60岁以上人群是重症和死亡的高风险人群,也是新冠疫情流行期间对医疗资源占用最多的人群。
最近在我国香港地区发生的奥密克戎变异株疫情暴发,死亡病例多数为年长者,没有接种新冠疫苗者病死率要远远高于接种新冠疫苗者的病死率。两者有十多倍的差距。
在病毒持续流行的国家或地区,老年人、有基础疾病的人群是优先接种的人群。世界卫生组织也是这样建议。
目前,我国一些地区老年人群的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率仍然相对较低。对于还未接种疫苗或未接种“加强针”的老年人,如果没有疫苗的绝对禁忌症,建议要尽快主动接种疫苗。
02
长期呆在家或不外出就不用打新冠疫苗?
不是!
现代社会发展快速,交通更加便利、人员流动更加频繁,任何地方都不是一个与病毒隔绝的地方。
当前部分地区输入的变异病毒传染性很强,且一些病例临床表现不典型甚至还存在无症状感染者。老年人即使在家中不出门,或者居住在农村偏远地区,依然有可能感染病毒。
尤其是如果家里其他人有在外工作、学习,与其他人接触机会较多的情况,就有可能把病毒带回家,造成老年人感染。
03
老年人该怎么打新冠疫苗?
老年人的疫苗接种程序与18岁以上成人的接种程序相同,具体为:
新冠病毒灭活疫苗(Vero细胞)接种2剂;
2剂之间的接种间隔建议≥3周,第2剂在8周内尽早完成。
在完成接种最后1剂满6个月,还应尽早接种1剂加强免疫。
重组新冠病毒疫苗(5型腺病毒载体)接种1剂。
在完成接种最后1剂满6个月,还应尽早接种1剂加强免疫。
重组新冠病毒疫苗(CHO细胞)接种3剂;
相邻2剂之间的接种间隔建议≥4周。第2剂尽量在接种第1剂次后8周内完成,第3剂尽量在接种第1剂次后6个月内完成。
具体的疫苗选择和接种程序,可以咨询当地的疫苗接种门诊。
图源:有来医生
04
老年人要不要打“加强针”?
要打!
老年人不仅要尽快完成全程基础免疫接种,对于使用灭活疫苗和腺病毒载体疫苗完成基础免疫接种6个月后的,还要打“加强针”,以获得更好的保护效果。
有研究显示,老年人在打完“加强针”后,对于新冠病毒感染后导致重症和死亡的风险可降低90%以上。
05
“加强针”怎么选?
两种均可!
目前,国家推荐两种加强免疫接种策略:
一是同源“加强针”接种,即用原来基础免疫所用技术路线相同的疫苗完成加强接种;
另一种是序贯免疫加强接种,即用与原来基础免疫所用疫苗技术路线不同的疫苗完成加强接种。
两种都能起到有效降低重症、死亡风险的作用。可根据当地疫苗的供应情况,尽快完成加强免疫接种。
06
老年人打新冠疫苗要注意哪些?
接种前:
①了解自己是否在慢性病稳定期。处于稳定期的,才能打疫苗;处于不平稳的,应该暂缓,等到状态平稳时再接种;不确定的,需要提前咨询主治医生或接种医生;
②提前做好预约;
③穿宽松的衣服;
接种时:
①带相关证件,如实提供本人健康状况和接种禁忌等信息;
②必要时,要有亲属陪伴,避免摔倒等意外发生;
打完疫苗后:
①现场留观30分钟;
②保持一个平稳生活状态;
个别受种者会出现发热、乏力、头疼、全身酸疼等一般反应,通常不需要特殊处置。
如果受种者感觉到较重不适、持续时间较长,要尽快联系接种单位或医生,需要时及时就医。
07
老年人打新冠疫苗有年纪限制吗?
目前,新冠病毒疫苗只有年龄下限的要求,而没有年龄上限的规定。
3岁及以上都可以打。
08
哪种情况暂缓或不能打新冠疫苗?
不能接种或不能马上接种的,主要有4种情况:
①对新冠病毒疫苗的活性成分、任何一种非活性成分、生产工艺中使用的物质过敏者,或以前接种同类疫苗时出现过敏者的;
②既往发生过疫苗严重过敏反应者(如急性过敏反应、血管神经性水肿、呼吸困难等);
③患有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严重神经系统疾病者(如横贯性脊髓炎、格林巴利综合症、脱髓鞘疾病等);
④正在发热者,或患急性疾病,或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或未控制的严重慢性病患者。
09
老年人打新冠疫苗或“加强针”
是不是更容易有副作用?
不是。
目前,我国在持续进行新冠病毒疫苗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工作,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新冠病毒疫苗不良反应总体报告发生率略低于60岁以下人群报告水平。
绝大多数是一般反应,少数人属于异常反应,个别受种者发生了过敏性休克等严重异常反应。
但严重异常反应的报告发生率低于百万分之一,提示接种疫苗可能带来的风险非常低。
10
因身体状况而无法打新冠疫苗的人
该怎么做好防护?
非疫苗的防护措施包括5个方面:
尽量不去人群密集的场所、密闭的空间,减少与外来人员的密切接触。
与陌生人接触或去室内公共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戴好口罩。
要继续保持手卫生,包括勤洗手或手消毒,尽量不用手触摸眼、鼻、口等部位。
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与老年人接触的家人或工作人员也要接种疫苗,做好个人防护。
11
老年人打新冠疫苗该怎样防止偶合症?
延缓接种可以避免一些偶合症的发生,但无法完全避免。
偶合症(偶合反应)是指疫苗接种过程中,受种者正好处在一个疾病的潜伏期或发病的前期,疫苗接种后巧合发病。
因此,偶合症不是由疫苗接种引起的,只是在发生的时间上有重合。偶合症的发生与接种疫苗没有关系,也不属于接种后的不良反应。
所以,在打疫苗前,老年人应仔细阅读注意事项,避免一些偶合症的出现。
延缓接种的对象是:
正在发热的病人、
患有未控制的癫痫病患者、
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等。
待症状消失或渡过慢性病急性发作期后,再考虑及时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老人不会用手机预约咋办?
在深圳,手机预约新冠疫苗方便到爆,内地居民可在以下入口“4选1”!
港澳台同胞和外籍人士,可以通过“健康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