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论76亿实际146亿,深陷俄乌冲突

人口问题是世界性问题,也是让不少国家头疼的问题。

这问题,在俄乌冲突旷日持久后,让冲突双方本就严重的人口问题,凸显了出来。

原本万人口的乌克兰,在冲突持续一年多后人口流失近半。

这其中有逃难欧洲的万难民,逃到俄罗斯的00万难民,还有居住在原乌东四州的万人。

如此叠加后,欧洲大国乌克兰有了大国空巢气质,征兵都难。

那么冲突另一方,俄罗斯情况如何?

其实也不好,大量青壮年伤亡(数据不详)不说,不少富人也在冲突爆发后选择离开。

这数据预估有万左右。(官方说法55.5万人)

战争,就是这么破坏力惊人的事情,任何对战争的鼓吹,都是有悖人性的。

双方都不好受,就放大了人口问题。

乌克兰人口问题,估计在冲突结束后还会一直延续,甚至难以扭转。

可俄罗斯的问题就会好过吗?

不好过,而且积重难返,尾大不掉后,难办到令人唏嘘。

唏嘘啥?

唏嘘一个峰值人口承载力高达7.6亿的世界第一大国,一路发展上千年,人口却从来没有平稳增长过。

反而一直不温不火,每况愈下,长此以往都要跌落世界主流国家行列。

说俄罗斯人口承载力高达7.6亿,也是有科学数据支撑的。

俄罗斯领土总面积高达.82万平方公里,人口却只有1.46亿。

地广人稀真因为土地质量问题吗?

看地形,俄罗斯领土以平原和高原为主,呈现东高西低,南高北低走势。

西欧核心区几乎都属东欧平原,穿过欧亚分界线乌拉尔山脉后,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北西伯利亚低地、东西伯利亚山地、太平洋山地,一路排开,西南方则是高耸的大高加索山脉。

平原就是俄罗斯领土的特征。

可是这平原优势,却在气候环境影响下并不凸显,大部分领土处于北温带的俄罗斯以大陆气候为主,境内领土多样性明显,北极圈高纬度地区的存在,也让俄罗斯领土温差特别大。

1月平均温度是-18℃~-10℃,7月平均温度是11~27℃,年均降水量在~毫米之间,

这就让看上去广袤的多万平方公里领土,有85%以上是永久性冻土,不适合生产活动。

但即便如此,抛开这85%永久冻土,俄罗斯年的耕地面积还是高达万平方公里。

这面积折算下来就是1.26亿公顷,比养活14亿人的中国,还多了0.5亿公顷。

唯一不同的是,俄罗斯耕地面积虽跟中国相当,粮食产量却跟中国差距甚远。

中国年粮食产量是6.87亿吨,而俄罗斯的粮食产量只有1.4亿吨左右。

差距有多大大?同纬度农产区对比就懂!

跟俄罗斯维度差不多的我国黑龙江省,每公顷耕地产量约是公斤,反观俄罗斯,平均每公顷产量只有1公斤,足足四倍多的差距。

这背后的区别,跟化肥没关系,因为俄罗斯是化肥出口第一大国。

追根溯源,还是农业技术差别太大。

而且俄罗斯本就地广人稀,能养活所有人,还能出口,对亩产提高需要不明显。

那么如果俄罗斯通过提高农业技术,提高产量,在理论基础上,它的人口上限是多少?

看数据分析就知道了。

按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标准,一个人一年食用粮食的合适标准是公斤。

以公斤为基数,俄罗斯目前产量1.4亿吨可以养活.5亿人,也就是说,在增加2亿人问题也不大。

如果俄罗斯提高农业生产技术,达到同纬度中国黑龙江省一半多一点的产量水平(公斤水平),俄罗斯的土地上就足够养活7.6亿人。

如果俄罗斯人少吃一点,按世界粮食平均水平60公斤算的话,那人口承载力就更高了。

最后,如果俄罗斯人按照印度人的标准公斤算的话,超过中国和印度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也是可能的!

这一切数据,意味着俄罗斯如果提高农业技术,在保证人民生活水平不大幅度下降基础上,人口承载力轻轻松松能破7亿。

让7.6亿人维持高水平生活绝不是问题。

这意味着俄罗斯人口比今日翻五倍多,如果真如此,这样的俄罗斯,应该比美国更那啥……

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今日俄罗斯,经济数据跟中国广东省差不离,就连人口也跟广东差不多(1.45亿比1.27亿)。

换个说法就是,广东除了面积小一大截,放在世界上,是一个类比俄罗斯的存在。

这趋势,俄罗斯人担心吗?

其实他们很担心,这不普京总统任内就颁布了无数鼓励生育的政策。

俄罗斯人口专家也表达了。

按现在趋势走下去,如果不做改变,俄罗斯将在00年后将消亡的预言。一个顶尖大国,真啥都不做,就会在时间洪流中消失无踪,这未来,有点惊悚了。

而且这还是原来的预测,当这问题在今日俄乌冲突大背景下再次提及时,我们有理由相信,俄罗斯或将迎来历史上第四次人口危机。

为何咧?因为人口危机和战争冲突,几乎都是同步发生。

长久的中国史告诉我们,战争是触目惊心的事情。

东汉末年,汉朝人口万(汉桓帝永寿二年公元年),可经过一百多年三国纷争后,公元26人口只剩万(公元26),到公元年三国统一时,就算算了民间藏匿人口,西晋人口也才万。

这人口下降幅度,还是让人头皮发凉,后续的五胡乱华,跟这人口大幅下降,也息息相关。

同样的,一场安史之乱,也让唐朝人口从天宝十三年(年)的万,变成了动乱平息后的万,自那以后,大唐再也没有恢复元气。

清朝时的太平天国运动也是如此,东南几乎为之一空,不少学者说,一场动乱少了一亿人。

无数历史实践告诉我们,战争和动乱的恐怖和惨烈。

虽然这也有时代成因,医疗水平和瘟疫的影响,但深思总不是错。

战争对人口的影响,在俄罗斯也有历史数据为证。

这就是俄罗斯历史上的三次人口危机。

俄罗斯人口历史数据一直有缺失。

最早的一次人口普查,是年。

那年,俄国人口总数为1亿万,跟现在差距不算大。

大俄罗斯族占89.4万人,其中俄族.7万人,乌族.1万人,白俄族.6万人,其他族群万左右。

后续的十多年相对和平时期,俄罗斯也在经济发展之后,人口迅速增加,到一战爆发的年,俄罗斯人口增加到了1.7亿,已经超过了现在。

但一战的爆发,还有一战后持续到年的苏俄内战,却让俄罗斯遭遇了第一次人口危机。

饱受战乱之苦的俄罗斯,人口保守估计下降万左右,还以青壮年男性居多。

第一轮人口危机后,俄罗斯又在苏联时代的年到年经历了人口危机。

诉求快速工业化的苏联,为了发展经济所需的资金,为了发展重工业,用工农业剪刀差方式,挖掘国家潜力,最后过犹不及叠加天灾人祸出了大问题,再加上斯大林弄的大清洗。

这一来二去,又损失了不少人口,具体数据一直为保密资料,无法窥见。

随后时代来到了二战和第三次人口危机。

年苏德战争爆发,经过四年顽强战斗,到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为止,战胜国苏联付出了惨重代价。

苏军伤亡总数高达万人,平民伤亡数为万人,这让战后的苏联人口,又少了万。

换言之,在年这个时间节点上,苏联全国范围内几乎没有20-0岁青年男性。

按苏联人说法是。

不是一个村子没男人了,不是一个镇子没男人了,不是一个区域没男人了,不是一个民族没男人了,不是一个加盟共和国没男人了,而是苏联这一代人中的男性全部打没了。

持续三次的人口危机,俄国损失的人口都有快0多万了,几乎一个韩国没了。

这五千万人,如果都活着,今日俄罗斯人口再不济也不至于一个多亿。

所谓“草蛇灰线,伏脉千里”,历史的因果率,在持续危机后种下了。

我一直认为,惨烈的二战人口损失,埋下了苏联解体的诱因。

这诱因就是一代人损失后的人才断层。

人口断代有多么可怕?曾经强盛无比的苏联,就因为这而解体。

因为最优秀,最勇敢,信仰最坚定的年轻人大多数阵亡在了战场上。

这就造成了两个后果。

第一:原本不算人才的平庸之辈,因为人少了,走上了高位。

第二:人口错层断裂后,因为稀少而备受呵护的年轻人少了奋斗精神。

第三:一代人离去之后,长辈和晚辈之间的代沟失去了协调,互不认同成了常态,

平庸之人上台,备受呵护的失去奋斗精神,代沟太大无法互相理解,一轮因果联动下,是后辈不再珍惜前人的奋斗果实。

于是,苏联解体了。

俄罗斯民族用一次主动的战略溃退,诉求保住基本盘,重启时代!

为何我要这么说?

因为国家联盟体制的苏联,是用主体民族俄罗斯的奉献维系联盟的,用俄罗斯族创造的财富给中亚五国和不少加盟国财政补贴的。

这当然让俄族人不满啊?

这不满在争霸力不从心后越发凸显,进而有了与其如此不如单过的心思。

然后,苏联就这么解体了!

但单过了就好了吗?

诞生之初的俄罗斯用血的教训告诉我们:别信西方。

五百天计划,休克疗法一轮轮来之后,企业私有化了,寡头崛起了,通货膨胀了,经济萧条了,人均寿命下降了,人才外流了,出生率降低了,一切都变坏了。

这段历史虽然惨痛,但终究过去了。

可俄罗斯的人口问题,让我又不禁思考。

除了战争之外,和平时期的苏联,人口为何也增加不多?

后来的俄罗斯,在普京上台并解决了粮食问题之后,为何还负增长?

而这,是一个牵扯方方面面的问题。

首先:是气候影响,高纬度普遍生育率不高,北欧国家也是如此。

沙皇俄国的崛起和发展,跟一路征伐密不可分,但战斗民族打架,却专捏软柿子。

为了出海口,他们南征北战。

为了富饶土,他们侵袭四方。

看似收获无尽领土,却多是冰原冻土。

东边,遇见清朝后虽占了不少便宜,可核心本土没拿到,黄俄罗斯计划胎死腹中。

西边:一场降维打击的克里米亚战争,让俄罗斯止步黑海,苏联时代虽然深入东欧、中欧,也不过昙花一现。

南边:一直被英国狙击始终越不过中亚。

北边:顺利抵达北冰洋,因为哪里就没人。

扩张虽快,但土地质量堪忧,精华区域,依旧是乌拉尔山以西的东欧万平方公里领土。

至于面积高达上千万平方公里的西伯利亚冰原,谁愿意去?

不说别的。

要修房子?冻土打地基咋打?

要种粮食?冻土咋种?

要修路?一个西伯利亚铁路就折腾死俄罗斯,还是沿着低纬度修,根本不敢上高纬度。

人都没多少了,爱做的事都难得做,宝宝怎么出来?

其次:历史文化成因。

三次人口危机,让俄罗斯前前后后少了近万人,而且还多是男性。

男多女少,又不可能弄一夫多妻制,不少女性的命运就是孤独一生,再加上俄罗斯又没有多子多福传统,大家生娃意愿也不高。

除了这之外,俄罗斯还是个没有移民引进传统的国家,这又让人口来源少了。

相较于法国、德国的引进非洲移民,美国和加拿大五眼联盟国家的引进世界移民,俄罗斯族群一直很纯粹,就没了外来输入。

再次:不良生活习惯。

这习惯就是酗酒和大男子主义。

俄罗斯人酗酒天下闻名,没有伏特加就浑身不舒坦。

这跟天寒地冻需要取暖有关,却影响了俄罗斯让的生育率。

酒精杀精是其一,喝醉了冻毙街头是其二,喝多了打架离婚是其三,不都影响生育吗?

最后:最重要的经济因素。

这跟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经济状况有关。

苏联解体,让俄罗斯失去完整工业体系。

在苏联时代,俄罗斯是重工业中心,大量配套工业,轻工业需要其他加盟国配合。

比如乌克兰的乌东四州就是如此,产业上跟俄罗斯契合度特别高,经济互为依赖,也是他们亲俄的因由。

可失去了工业体系,加上诞生之初的经济危机,让俄罗斯困顿无比,连带的国民生活水平也下降了,这一困顿就是十多年,直到世纪之交,普京上台,清算寡头,解决车臣问题,借力伊拉克战争后的高油价时代,才稳住阵脚,进入了黄金十年。

黄金十年中,俄罗斯制定了一系列补贴政策,鼓励人口生育,进而迎来了少有的人口正增长时代。

但后续接连而来的克里米亚危机和俄乌冲突,却让这一切变了。

在西方无数制裁下,俄罗斯经济停滞了。

经济出问题,民众收入预期就会走低。

收入预期走低,要娃意愿当然降低了。

因为养育一个娃的费用,让人望而生畏!

看似一场交流的结果,背后是十月怀胎的艰难,生下来是各种费用的叠加。

娃儿,就是一个四角吞金兽。

经济问题无解,有些问题就无解。

而俄罗斯的经济问题,真的难解决,为何咧?还是出在人口上。

为何这么说?因为人口和经济有五维关系,而且环环相扣。

第一:足够的人口可以发展相对多的产业门类。

第二:有更多产业门类发展选择,或发展机会后,所属的国家就能有弹性的选择自己在国际贸易体系中的定位。

第三:在确定定位之后,通过鼓励发展产业政策,就有了吸引投资机会,或者说凭借自有资金,发展扩大产业门类的可能。

第四:在产业门类扩大后,无论外贸还是内需,都会产生经济交换,产业链条上下游产生的就业,也会让国民收入增加。

第五:收入增加的国民,拥有了消费力,就让产业发展进入正循环,同样,通过出口创汇也能获得收入。

那么以这五个角度在看俄罗斯,就懂为何它成了放大版沙特。

无论是曾经的苏联,还是现在的俄罗斯,都不是全产业门类国家,因为全产业链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

强大之前的苏联因为国防需要,在二战前通过三个五年计划,完成了重工业化建设,却因此陷入路径依赖之中,忽视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

二战后的苏联依托于《经互会》建全了华约体系内的全产业体系,但轻工业却分布在各个盟国和加盟共和国,这就让解体之后的俄罗斯,失去了产业链条。

那么失去了产业链条,为啥不捡起来?

因为捡不起来啊?因为人口少了啊。

一个产业体系上上下下就是几十上百万劳动力,俄罗斯才多少人?

看似发达日本,不也只有几个重点产业吗?日本人口不比俄罗斯少,两相对比就懂人多力量大到底什么意思了。

于是捡不起来的俄罗斯,开始矫正自己的产业定位和在国际贸易中的角色,将自己定位成了油气矿产资源出口国,部分工业机械和军火出口国。

这又是苏联时代路径依赖下的产物。

轻工业发展不起来,因为人不够,大规模产业升级和更新也不现实,因为钱不够。

一来二去,产业门类没扩大,外贸还是老三样(石油、天然气、军火)。这些东西确实好卖,但价格波动又太明显,出口品单一,又过渡依赖国际市场,结果就是俄罗斯GDP跟随油价的波动而变化。

俄罗斯的产业循环也就完全建立不起来。

能维持现有的工业体系都是极限,更不要说产业发展和产业升级了。

这个世界,终究不是农业社会,而是工业、科技和贸易社会。

俄罗斯人不愁吃喝,地足够大,可以养活很多人,但什么都不追求,光生娃,也不是文明社会的标签啊?

要想真的提高生育率,让国民知道人口和发展的重要关系很重要,但其他几项也很重要。

第一:未来可期的收入增长,让人有希望。

第二:健全的福利,让人没有后顾无忧。

第三:积极向上的国民性啊,饮酒行,但贪杯不行。

第四:和平稳定的发展环境。

一切的问题,归根结底还是经济发现问题,而不是打多少仗,占多少领土。

从这个角度看,跟人口问题比,俄乌冲突真不算啥!

因为没有了人,就没有了一切……

没人了,在大的国土,它也守不住啊。

止戈为武和谈吧。




转载请注明:http://www.adnwm.com/xkyf/1697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