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张玉涛,中医执业医师,大学本科学历。
师从于唐山市名老中医贾文涛先生,临床擅于运用中医内治、外治方法治疗内外妇儿常见疾病及疑难杂症。尤其擅长皮肤病、脾胃病、呼吸病、男科、妇科疾病诊治。
摘要:
现代社会,受遗传、社会环境、生活习惯等诸多因素影响,身患过敏性疾病的患者越来越多。目前正值春季,是过敏性疾病的高发季节,本文医院张玉涛医师临床治疗过敏性荨麻疹的经验方剂,以期造福更多过敏患者。
过敏性疾病虽然具有遗传倾向,但也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常见的过敏性疾病包括皮肤过敏反应,呼吸道过敏反应,消化道过敏反应及过敏性休克等。现仅就临床常见的过敏性荨麻疹浅谈一下笔者的诊疗经验。
过敏性荨麻疹中医文献中称之为隐疹,俗称风疹块,每因肺卫不固,风寒或风热之邪搏于肌肤或内传脏腑所致,亦有因饮食不当或接触其他过敏要素而引起者。对于荨麻疹的辩证不外乎风寒和风热两端。风热证多症见皮疹发红灼热,奇痒难忍,伴口渴烦躁,便干溲赤,舌红脉数,每于温热环境下症状加重。风寒证多表现为皮疹淡红或白色,受凉后加重,遇暖缓解,舌淡苔白,脉浮紧或沉缓。
笔者在治疗此病过程中常以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为基本方,随证加减,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常用量为:生麻黄5-15克,连翘15-20克,赤小豆30-50克,桑白皮15克,杏仁10克。风寒证明显者酌加桂枝,荆芥,防风;风热证明显者酌加蝉蜕,浮萍等;若病程日久,迁延难愈者,考虑久病伤阴,阴虚血燥生风,酌加制首乌,当归,生地,苦参,紫草等。此外,现代药理证明地龙,蝉蜕,全虫,乌蛇等虫类药具有良好的“脱敏”作用,临床上也可以斟酌选用。
笔者体会该病的发生与饮食失当关系密切。现代人多食肥甘厚味,饮食无度,临床常可见脾虚食滞者。人之气血在向内供养脾胃以助消化之时,卫外之气必然不足,因此消化不良是诱发此证的重要原因之一。故而患者在服药期间应清淡饮食,医生也应视患者情况酌加消食导滞之品。此外,此病属于慢性难治性疾病,因此临床症状缓解后应继服5-20付,以期巩固疗效,铲除病根。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张玉涛原创,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
联系电话(公益中科北京中科医院亲身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