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过敏性休克?
过敏性休克很多人对过敏的症状还不十分的清楚,认为一旦出现过敏症状,涂抹一些抗过敏的药膏就行了,其实过敏也会有很严重的症状,甚至有的时候也是可以危及生命的。过敏性休克就是其中的一种。过敏性休克
(anaphylaxis,anaphylacticshock)
是因为过敏性而引起休克状况的。
过敏性休克的表现与程度,依机体反应性、抗原进入量及途径等而有很大差别。
通常都突然发生且很剧烈,若不及时处理,常可危及生命。
所谓的过敏性休克是一种严重威胁生命的全身多系统速发过敏反应。典型的临床症状为用药或进食后迅速出现手心、足心、头皮瘙痒、全身皮肤潮红、风团样皮疹及口舌麻木感,继而出现呼吸困难、哮喘、喉头水肿、窒息、血压下降、心律失常、意识丧失、休克。
过敏性休克诱因
日前,医院首次发布的中国过敏性休克诱因研究表明,在所有的过敏性休克诱因中,食物占77%、药物占7%、昆虫占0.6%、剩余15%为不明原因的“特发性”休克。
PhotoviaVisualhunt
在诱发过敏性休克的食物清单里,小麦为元凶,占到总诱因的37%,水果/蔬菜占20%,豆类/花生占7%、坚果/种子占5%,其中最常见的致敏水果为桃子,最常见的坚果为腰果。
从发病严重程度看,小麦诱发了57%的重度过敏反应,而水果蔬菜类倾向于轻中度。
过敏性休克首要原因不同年龄段发生过敏性休克的首要原因不同。
0至3岁的婴幼儿有62%是因为牛奶致敏,4至9岁的儿童有59%因为水果/蔬菜致敏。10岁之后的青少年及成人组,小麦诱发过敏性休克的情况跃升首位。
另外,运动也是诱发过敏性休克的“帮凶”。研究表明,有39%的过敏性休克发生在运动过程中。
过敏性休克容易与一些疾病混淆,应除外如下情况。
(一)迷走血管性昏厥(或称迷走血管性虚脱)多发生在注射后,尤其是病人有发热、失水或低血糖倾向时。患者常呈面色苍白、恶心、出冷汗,继而可昏厥,很易被误诊为过敏性休克。
但此症无瘙痒或皮疹,昏厥经平卧后立即好转,血压虽低但脉搏缓慢,这些与过敏性休克不同。迷走血管性昏厥可用阿托品类药物治疗。
(二)遗传性血管性水肿症这是一种由常染色体遗传的缺乏补体C1酯酶抑制物的疾病。患者可在一些非特异性因素(例如感染、创伤等)刺激下突然发病,表现为皮肤和呼吸道粘膜的血管性水肿。
由于气道的阻塞,患者也常有喘鸣、气急和极度呼吸困难等,与过敏性休克颇为相似。但本症起病较慢,不少病人有家族史或自幼发作史,发病时通常无血压下降、也无荨麻疹等,据此可与过敏性休克相鉴别。
#嚼益嚼大豆营养棒#
我们是利用精选配方和特殊工艺,
最大程度保留大豆的营养。
当大豆与天然水果的精华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营养价值高、含高蛋白和丰富膳食纤维,
这就是维维嚼益嚼SOYJOY,
口感细腻营养“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