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碱类药物是临床最常用的一类平喘药物。适用于轻、中度和重度支气管哮喘的治疗。
茶碱类药物可以对支气管平滑肌起到松弛的作用,缓解支气管黏膜的水肿、充血的症状,同时该类药物还具备利尿、强心、冠状动脉扩张以及兴奋呼吸肌等作用[1]。
除此之外,该类药物还具备抗炎及支气管扩张的功效,虽然其抗炎功效不如吸入糖皮质激素,而支气管扩张功能又不如β2-受体激动剂,然两种效果联合使用,则可发挥较好的协同作用[2]。
茶碱类药物的禁忌证[3]对茶碱类药物过敏的患者:极少数患者对茶碱类药物过敏,即使应用1片氨茶碱也可引起速发性变态反应。如果不能及时抢救,可造成死亡。因此,用药前应常规询问有关的病史;
低血压和休克患者较大剂量地静脉注射茶碱类药物可使患者的血压进一步降低而影重要脏器的血流灌注;
心动过速和心律失常的患者茶碱类药物可能使患者的心率进一步加快,心律失常更加严重,加重原有病情;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此时应用茶碱类药物可增加心肌的耗氧量,加重心肌梗死的范围。并可诱发致命性心律失常;
甲亢、胃溃疡和癫痫患者中用茶碱类药物可能加重原有的病情。
茶碱类药物在哮喘治疗中的作用1.控制夜间发作性哮喘,能抑制夜间中性粒细胞的渗出及凌晨嗜酸性粒细胞的渗出。
2.补充糖皮质激素的抗炎效果。对于大剂量糖皮质激素不能控制的哮喘,茶碱类药物治疗效果理想。
3.持续发作性哮喘。
4.和β受体激动剂有协同作用。
5.可直接舒张痉挛的呼吸道平滑肌。
由于茶碱是非选择性磷酸二酯酶(PDE)抑制剂,对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胃肠道系统有不良反应(心动过速、心律失常、刺激呼吸中枢、恶心呕吐)。
因此,新一代选择性PDE4抑制剂具有用药安全范围宽、不良反应少、更大程度地改善肺功能、减少急性发作次数等优点。代表药物有西洛司特、罗氟司特、略利普兰等[4]。
茶碱类药物应用注意事项[3]1.应监测茶碱的血药浓度。由于茶碱类药物的治疗窗窄,影响茶碱代谢的影响因素多,个体差异大,有条件的单位均应作茶碱血药浓度的监测,尤其是抢救危重哮喘发作时。
急性发作哮喘患者血茶碱浓度应维持在10?20mg/L,而慢性哮喘患者的血药浓度则应维持在6~16mg/L。
2.无条件监测茶碱血药浓度时,应根据临床经验充分考虑到各种可能的影响因素调整茶碱的剂量。例如,既往经常服用较大剂量茶碱的男性青少年哮喘患者,每日可给予0.6?0.8g茶碱口服,而年老体弱的、肝肾功能不全的女性肺心病患者每日茶碱的剂量不宜超过0.4g。
当需要联合应用茶碱和大环内酯类、西咪替丁(甲氰咪胍)、喹诺酮类或七烯类抗真菌药、苯巴比妥等药物时,应酌情调整茶碱的用量。用药后患者有无颜面潮红、心率加快、失眠、恶心、呕吐等茶碱过量的表现也应给予重视。
3.婴幼儿对本品较为敏感,而茶碱能透过胎盘、进入乳汁,故孕妇慎用;哺乳期妇女应在哺乳后用药。
4.茶碱有抑制多核白细胞的黏附、化学毒性、吞噬和溶酶体释放的作用。因此,接受茶碱治疗的哮喘患者的多核白细胞的杀菌能力显著地低于对照组,且其作用的强弱与血中茶碱的浓度有关。
5.正在应用茶碱的患者,如果静脉注射氢化可的松,有可能使茶碱的血药浓度迅速升高,导致毒性反应。
6.本品与锂盐合用时,可加速肾脏对锂的排泄,使后者的疗效降低。
7.本品静脉输液时,应避免与维生素C、促皮质素、去甲肾上腺素配伍。
茶碱类药物的副作用[3]1.可能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胃部不适、焦虑、失眠、颜面潮红等不良反应。
一旦出现上述不良反应,应酌情减少用药量。如果出现心动过速、心律失常、发热、失水、谵妄、精神失常、惊厥或昏迷等中毒症状,应立即停药并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
2.肌内注射可引起局部疼痛,加用2%普鲁卡因注射液可减轻疼痛。现已较少应用。
3.静脉快速推注较大剂量的氨茶碱,可能引起心律失常,甚至心搏骤停。据推测可能与氨茶碱溶液是碱性液体有关。因此,必须正确掌握剂量,静脉推注的速度不可太快。对于心脏病患者更应注意。
4.偶见过敏性休克,与I型变态反应有关。因此,用药前应常规询问有关病史。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5.偶可引起尿潴留,可能与本品能增加平滑肌细胞内cAMP的浓度,抑制逼尿肌的收缩反应所致。因此,原有前列腺肥大的患者应慎用。
不宜与茶碱合用的药物茶碱为甲基黄嘌呤类衍生物,是一类常用的平喘药,因具有较强的气道平滑肌松弛和抗炎作用,抑制哮喘的迟发反应,促进黏液纤毛运动,改善呼吸功能,而广泛应用于临床。
但因有效血药浓度为10~20mg/L,治疗的安全范围窄,其生物利用度与在体内消除速率的个体差异较大,当血药浓度超过治疗水平(>20mg/L)时,易发生许多不良反应,严重者(血药浓度35mg/L)甚至造成死亡。
因此,在进行血药浓度监测的同时,还应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对血药浓度的影响。
1.红霉素:使茶碱的代谢受阻,血药浓度升高导致茶碱中毒。
2.氯霉素:抑制肝药酶的活性,而干扰茶碱的代谢转化,使茶碱的血药浓度增高,半衰期延长。
3.喹诺酮类[5]:依诺沙星、培氟沙星、环丙沙星等可抑制肝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使茶碱代谢降低,总清除率下降,血药浓度提高。
4.泼尼松[6]:使茶碱的生物利用度、半衰期均降低。长期使用泼尼松的患者停药后,短期内仍会对茶碱产生耐受性,影响疗效。
5.干扰素:抑制药物代谢相关的肝药酶,使茶碱体内消除速率变慢而蓄积,可能引起茶碱中毒。
6.西咪替丁:与肝药酶细胞色素科P结合,抑制对氨茶碱的代谢。使茶碱清除率减少39%,半衰期延长73%,血药浓度增加,易引起茶碱中毒。
7.异烟肼:抑制肝微粒体酶,使茶碱代谢减慢,长期合用,使茶碱血药浓度升高,甚至出现中毒症状。
8.利福平:有较强的酶促作用,与茶碱合用,使茶碱血药浓度降低,半衰期缩短。
9.巴比妥类药物:苯巴比妥、司可巴比妥钠(速可眠)等可诱导肝脏微粒体代谢酶,增加肝脏对茶碱的代谢,影响疗效。
10.口服避孕药:使茶碱消除减少。因此,服用口服避孕药的妇女应减少茶碱用量。
11.咖啡因:与茶碱竞争相同的酶系统和受体,增加茶減的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及胃肠道的副作用。所以,应用茶碱时应禁用咖啡因及其制剂。
12.毛花苷C:在有毛花苷C的输液中加入氨茶碱,输液呈碱性,强心苷水解析出配基导致药效降低。
13.其他:影响茶碱消除的药物还有:促进消除的如苯妥英钠、卡马西平、异丙肾上腺素、沙丁胺醇、酮康唑等;降低消除的如普萘洛尔、别嘌呤醇、竹桃霉素、钙通道阻滞剂等。
临床用药过程中应密切注意,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及时调整茶碱的用量以免中毒。
编辑:王妍
呼吸君氨茶碱副作用多不敢用?回复茶碱,呼吸君马上告诉你;回复「绑定」,还可获得5个丁当,下文献下PPT兑换各种奖品哦。参考文献
[1]王勍.茶碱类药物治疗哮喘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5(4):.
[2]陈卓昌,丁娟娟,钱皓瑜,等.吸入性糖皮质激素联合茶碱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疗效[J].中华医学杂志,,93(14):.
[3]李明华.哮喘病学(第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4]李灵君,韩尚河,陈国良.磷酸二酯酶-4抑制剂的研究进展[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30(7):-.
[5]吕向群.喹诺酮类与茶碱类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业,,21(6):88-89.
白癜风能治好么白癜风危害